“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护师 内科护理学(中级)题库(1152题)


第321题 导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A.心房纤颤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急性肺水肿

E.脑血栓


参考答案:B


解析:

导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并发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随着二尖瓣病变逐步加重,左心室功能也受到损害,内科治疗虽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不能解除二尖瓣和肺血管梗阻性病变。


第322题 风湿性心瓣膜疾病最常见侵犯的瓣膜是


A.肺动脉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人工瓣膜

E.动脉瓣


参考答案:B


解析:

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侵犯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


第323题 心脏瓣膜病变中,最多见的是


A.三尖瓣病变

B.主动脉瓣病变

C.肺动脉瓣病变

D.联合瓣膜病变

E.二尖瓣病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了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变中,最常受累者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第324题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


A.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的T波

B.ST段压低

C.高大的R波

D.T波低平

E.ST段弓背向上抬髙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见异常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及T波倒置。


第325题 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最有价值的一项是


A.心电图

B.血清心肌酶

C.超声心动图

D.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E.胸骨后疼痛史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使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显影,发现各支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一般认为,管腔直径减少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冠脉血供,50%~70%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并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极为重要。目前已成为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


第326题 患者男性,50岁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住院病情不稳定,20小时后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可能是


A.心室壁瘤

B.发热

C.心源性休克

D.心力衰竭

E.心律失常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约有75%~95%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327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缺血性心肌病

C.猝死

D.隐匿型冠心病

E.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第328题 控制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双嘧达莫

B.硝酸甘油

C.复方丹参

D.阿司匹林

E.地西泮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因其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


第329题 患者男性,64岁。突感心前区憋闷,有严重窒息感,伴恶心、呕吐及出冷汗,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最可能是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肌炎

E.急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绞痛呈憋闷或压迫感,常有明显的诱因,疼痛时限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而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更剧烈,亦称压榨性痛,无明显诱因,疼痛时限在20~30分钟以上,常数小时至数日。心绞痛对硝酸甘油效果明显,而急性心肌梗塞对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


第330题 心绞痛发作时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立即送医院

B.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C.吸氧

D.让病人立即停止活动、坐下休息

E.立即进行心电监护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较严重的发作,需选用作用快、疗效高的硝酸酯制剂。选项D更合适


第331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下列哪种心律失常外,均需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A.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B.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C.房性期前收缩

D.心室纤颤

E.室性期前收缩呈RonT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仍是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可出现的危险性心律失常。其中房性期前收缩不属于危险性心律失常。


第332题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的时间为急性心肌梗死后


A.1~3天

B.4~7天

C.2周以内

D.1个月以内

E.24小时内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内,尤以24小时内最多见。心室颤动是心肌梗死病人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第333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


A.高血压

B.吸烟

C.糖尿病

D.肥胖

E.脂质代谢异常


参考答案:E


解析:

目前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第334题 不属于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是


A.心绞痛型

B.肥厚型心肌病型

C.心肌梗死型

D.猝死型

E.隐匿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缺血程度,1979年WHO将本病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亦称隐匿型冠心病。病人无自觉症状,而静息或负荷试验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表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或心肌灌注不足的核素心肌显像表现。

(2)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可无组织形态改变或有纤维化改变。

(3)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闭塞以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症状严重,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4)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

(5)猝死: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第335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示:V1~V5导联出现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治疗,其作用在于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溶解冠脉内血栓

C.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D.减轻心脏前负荷

E.疏通心肌微循环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溶栓药物,其作用是以纤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UK):在30min内静脉滴注150~200万U;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应用链激酶须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如寒战、发热等。


第336题 动脉粥样硬化不可控制的病因是


A.血脂异常

B.糖尿病

C.高血压

D.肥胖

E.年龄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A.血脂异常B.糖尿病C.高血压D.肥胖这些都是人们可以预防的,但是年龄是没有预防的。


第337题 患者男性,50岁,因胸痛就诊,诊断为心绞痛。发生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心动过速

C.心动过缓

D.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

E.主动脉瓣狭窄


参考答案:D


解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腔狭窄和(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血流量减少,对心肌供血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脉不能响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或是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能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而产生心绞痛。


第338题 患者,女性,62岁。心前区剧烈疼痛2小时入院。患者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淋漓,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未见缓解。患者病情尚不稳定,提示可能发生心室颤动的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D.室性心动过速

E.窦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患者为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时,应高度警惕心室颤动的发生。心室颤动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尤其是24小时以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第339题 典型心绞痛不发生于


A.寒冷时

B.情绪激动时

C.饱餐时

D.吸烟时

E.卧床时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典型心绞痛发作的诱发因素,即多于体力劳动时或情绪激动、饱餐、受冷、吸烟、心动过速等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而诱发。睡眠时发生的心绞痛常是由于冠脉的痉挛等因素导致,非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第340题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室纤颤的先兆是


A.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B.房性期前收缩

C.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

E.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成对、多源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的、成对出现的、多源性或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以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