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脂肪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A.15%~20%
B.20%~25%
C.20%~30%
D.30%~40%
E.10%~20%
参考答案:C
解析:
脂肪乳剂是由植物油、乳化剂和等渗剂组成,供给能量和必须脂肪酸,其供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
第162题 肠外营养病人的葡萄糖输注速度最多不超过每日
A.3mg/(kg•min)
B.4mg/(kg•min)
C.5mg/(kg•min)
D.6mg/(kg•min)
E.2mg/(kg•min)
参考答案:C
解析:
葡萄糖是非蛋白质能源之一,成年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4~5g/(kg•d),如供给过多过快,将有部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沉积于肝脏,为促进合成及葡萄糖的利用可加胰岛素。避免输注过快引起并发症和造成营养液的浪费,葡萄糖输注速度应控制在5mg/(kg•min)以下。
第163题 脂肪乳剂组成包括
A.乳化剂、等渗剂
B.植物油、等渗剂
C.脂肪酸、葡萄糖
D.植物油、乳化剂和等渗剂
E.植物油、乳化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脂肪乳剂是由植物油、乳化剂和等渗剂组成,供给能量和必须脂肪酸。
第164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A.低血糖
B.电解质紊乱
C.微量元素缺乏
D.气胸
E.切口难以愈合
参考答案:E
解析: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有:①与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气胸、血管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血栓性浅静脉炎;②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败血症、肠源性感染;③代谢性并发症: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休克、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肝胆系统损害、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紊乱。故选E。
第165题 不符合休克早期临床症状的是
A.四肢湿冷
B.尿量减少
C.血压不降低,脉压增大
D.收缩压稍升高
E.面色苍白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早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收缩压稍升高等症状。
第166题 休克最早出现的微循环变化是
A.微循环收缩期
B.微循环衰竭期
C.直捷通路开放
D.DIC
E.微循环扩张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微循环收缩期:当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时,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使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选择性地使外周和内脏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以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
第167题 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A.血压稍降低,脉搏、脉压正常
B.血压稍降低,脉搏快、脉压减小
C.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减小
D.血压稍升高,脉搏快、脉压基本不变
E.血压稍升高,脉搏、脉压正常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代偿期,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交感-肾上腺轴兴奋,病人表现为神志清醒,兴奋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呼吸增快,尿量正常或减少,舒张压可升高,脉压减小。
第168题 有效循环血量一般不依赖于
A.通畅的微循环
B.有效的心排出量
C.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D.正常的心功能
E.充足的血容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有效循环血量依赖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第169题 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急性肾衰竭(ARF)
B.心力衰竭
C.继发性脑水肿
D.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F)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参考答案:D
解析: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 or MODF),是休克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
第170题 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功能主要表现为
A.尿量有所恢复
B.肛温由下降开始回升
C.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D.以上都不对
E.神志清醒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期主要变现为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
第171题 关于休克代谢的变化最常出现的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蛋白质分解代谢减弱
D.血中尿素氮、肌酐、肌酸含量降低
E.代谢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休克代谢时体内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使丙酮酸和乳酸产生过多,加之肝脏因灌流量减少,处理乳酸的能力减弱,使乳酸在血液内含量增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休克时蛋白质分解加速,可使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含量增加。
A.微循环收缩期
B.中度休克抑制期
C.重度休克抑制期
D.DIC期
E.休克代偿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抑制期:病人表现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发绀,四肢湿冷,脉搏细速或摸不清;血压下降,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情发展至DIC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给予吸氧仍不能改善者,应警惕并发ARDS。
第173题 病人进入微循环衰竭期时会出现
A.皮肤苍白
B.尿量减少
C.血压下降
D.全身广泛出血
E.表情淡漠
参考答案:D
解析:
病人进入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表现特点为脉搏极弱或无脉、无血压、昏迷、无尿、全身出血倾向,有皮肤粘膜下的淤血点,并可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广泛出血,甚至可继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皮肤苍白和尿量减少出现在休克早期,也就是微循环痉挛期,表情淡漠和血压下降出现在休克期,也就是微循环扩张期。
第174题 各种休克的共同病理改变是
A.脉压缩小
B.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C.中心静脉压下降
D.血管张力降低
E.血压下降
参考答案:B
解析:
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第175题 患者有冠心病史,1小时前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继而出现休克的症状,其休克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休克症状应属于心源性休克。
第176题 患者男性,因打架后出现腹痛,继而出现一系列休克表现,其休克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打架后出现腹痛,应判断内脏损伤,一般会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及体液丢失,易导致低血容量休克。
第177题 根据症状体征,其休克类型属
A.心源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神经性休克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右上腹开始疼痛,后全腹痛并有髙热,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白细胞13×109/L,尿少,可判断患者为感染性休克。
第178题 治疗的主要任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纠正酸碱失调
B.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C.抗感染
D.大剂量滴注肾上腺素
E.补充血容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1)补充血容量:首先快速输入等渗盐溶液或平衡盐溶液;(2)控制感染:尽早处理原发感染病灶;(3)纠正酸碱失衡:轻度酸中毒,在补足血容量后即可缓解;(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经补充血容量休克未见好转时,可考虑使用扩血管药;也可联合使用α受体和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加间羟胺,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组织灌流。脓毒血症时,心功能受损而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可给予毛花苷丙、多巴酚丁胺等;(5)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体内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损害,缓解SIRS。故D是错误选项。
第179题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记录24小时出入量
B.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C.建立静脉通道,合理补液
D.迅速物理降温
E.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患者应首先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插管,可同时监测CVP。
第180题 患者男性,40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88/62mmHg,根据症状判断属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因车祸大面积撕脱伤,出现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等,脉搏快,血压低等症状,根据症状判断属创伤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