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2题 需要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是
A.吞咽功能障碍者
B.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
C.胃部手术空肠造瘘者
D.高热患者需补充高能量流质时
E.昏迷病人
参考答案:B
解析: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需要禁食,因此需要完全胃肠外营养,其他病人可以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第144题 关于肠内营养(EN),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
A.只要肠道有功能,尽量采取EN支持
B.昏迷病人不能用EN
C.营养液输入初始应缓慢、低浓度
D.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
E.EN符合生理、并发症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胃肠有一定功能的,需要营养疗法的病人均可采用肠内支持。
第145题 为防止胃肠道的并发症采取的预防方法中错误的是
A.输注速度从10ml/h开始
B.输注一日总液体量2000ml
C.营养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8℃
D.起初量为250~500ml/d
E.配制营养液的浓度一般由12%开始
参考答案:A
解析:
(1)配制营养液的浓度及渗透压:营养液浓度及渗透压过高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从低浓度开始,一般由12%开始逐渐增至25%,能量从2.09kJ/ml起,递增至4.18kJ/ml;(2)控制液量及输注速度:液量从少量开始,初起量为250~500ml/d,1周内逐渐达到全量。输注速度从20ml/h开始,逐渐增加到120ml/h,1日总液体量约2000ml;(3)控制营养液的温度:营养液的温度不可过高,以防引起胃肠黏膜烫伤,过低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可在喂养管的近端管外加热。一般温度控制在38℃左右。
第146题 以下有关肠内营养支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素饮食是有渣饮食
B.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便秘
C.液化饮食是人工合成的营养成分
D.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误吸
E.当不能采用肠外营养时采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营养支持应首选肠内途径,要素饮食通常为无渣饮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腹泻,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误吸,液化饮食通常是天然食品。
第147题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不包括
A.急性重症胰腺炎
B.骨髓移植
C.恶性肿瘤终末期
D.化疗病人
E.高代谢状态
参考答案:C
解析:
处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病人需要营养支持,但当病人处于体液失调、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休克时,暂不宜营养疗法,处于恶性肿瘤终末期病人通常不选择营养支持。
第149题 由周围静脉实行全胃肠外营养,只适用于短期营养供给,一般不超过
A.6天
B.10天
C.14天
D.20天
E.3天
参考答案:C
解析:
周围静脉输注途径,操作简单、相对安全,但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所给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周。
第150题 葡萄糖是非蛋白质能源之一,成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
A.2~3g/(kg•d)
B.3~4g/(kg•d)
C.4~5g/(kg•d)
D.5~6g/(kg•d)
E.1~2g/(kg•d)
参考答案:C
解析:
葡萄糖是非蛋白质能源之一,成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4~5g/(kg•d)。
第151题 患者女40岁。因胰腺癌入院,经中心静脉导管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下列对导管护理正确的是
A.每周消毒穿刺部位一次
B.可经中心静脉途径应用抗生素
C.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稀释液封管
D.可经中心静脉途径输血
E.可经中心静脉导管抽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肠外营养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应每天消毒穿刺部位,为专用的全胃肠外营养通道,禁止在中心静脉导管抽血、输血和输注其他药液等,输液结束后可用肝素稀释封管,保持管路通畅。故正确答案为C。
第152题 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营养液可暂存于4℃冰箱内
B.可存放48h以上
C.不可在此静脉处采血、给药等
D.穿刺插管部位每日消毒、更换辅料
E.一切操作必须严格无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营养液要在无菌环境下配置,放置于4℃以下的冰箱内暂存,并于24小时内用完。营养液中严禁添加其他治疗用药。避免输注过快引起并发症和造成营养液的浪费。肠外营养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高热,任何情况引起的高热需查明原因给予处理。穿刺插管部位应每日消毒、更换敷料,并观察和记录有无红肿感染现象。避免导管扭曲、挤压、输注结束时用肝素稀释液封管,防止血栓形成。
第153题 氨基酸作为氮源,合成人体的蛋白质,每日氨基酸用量为
A.1g/kg
B.1~1.5g/kg
C.2.0g/kg
D.2.5g/kg
E.0.5g/kg
参考答案:B
解析:
氨基酸作为氮源,合成人体的蛋白质,每日氨基酸用量为1~1.5g/kg,为供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
第154题 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病人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是
A.低钾血症
B.肝功能异常
C.高血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D.高氨血症
E.钾血症
参考答案:C
解析:
最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非酮性高渗性髙血糖性昏迷,常见原因:①单位时间内输入过量葡萄糖;②胰岛素相对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渗透性利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甚至昏迷。尤其在老年人,有糖尿病、尿毒症及严重应激状态下,TPN输液太快,糖浓度相对过高时易于发生。故选C。
第156题 经全胃肠外营养支持适宜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凡不能经口进食超过7 天者都是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当外科病人出现下列病症而胃肠道不能充分利用时,可考虑提供肠外营养支持: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障碍;因疾病或治疗限制不能经胃肠道摄食或摄入不足;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灼伤、创伤或大手术;抗肿瘤治疗期间。E 选项中病人长期禁食且有低钾血症,需要提供营养支持。但由于其不能经胃肠道摄入饮食,因此应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第157题 女性,40岁,短肠综合征,长期经中心静脉进行营养支持,下列护理方法错误的是
A.输注之前暂存4℃以下冰箱中
B.配制好的营养液必须在24h内用完
C.穿刺插管部位每2日换一次辅料
D.定期取少量营养液做细菌培养
E.营养液在无菌环境下配制
参考答案:C
解析:
营养液应在无菌环境下配置,输注之前暂存于4℃以下冰箱中。配置好的营养液必须在24小时内用完。穿刺插管部位应每日消毒、更换敷料。
第158题 患儿,11个月。腹腔感染后形成肠瘘,在治疗过程中为增加机体营养,提高抵抗力,使胃肠道休息,采用哪项最为适宜
A.要素饮食
B.采用动脉营养输入
C.采用锁骨下大静脉营养输入
D.因是婴幼儿以上都不妥,只需静脉输液
E.液化饮食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了让患儿的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不能对其使用肠内营养支持,因此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只能完全通过胃肠外营养途径供给。由于患儿在腹腔感染后形成肠瘘,康复时间往往大于2周,静脉输液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因此应采取锁骨下中心静脉营养摄入的方法。
第159题 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估计其接受营养支持的时间至少应为
A.2周
B.3周
C.4周
D.5周
E.1周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心静脉途径输注场外营养支持的时间可以大于2周,但在技术上和护理上比周围静脉营养复杂,并发症较多。周围静脉途径优点为操作简单,相对安全。但由于周围静脉较细,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超过10%浓度的葡萄糖容易引起静脉炎,而且一般输注时间不能超过2周。
第160题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是
A.脂肪肝
B.肝功能损害
C.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D.高血糖
E.低血糖
参考答案:C
解析:
五个选项均是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代谢并发症,以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最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