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题库(5080题)


第541题 下列哪项因素可使血压值降低


A.寒冷环境

B.高热环境

C.兴奋

D.精神紧张

E.睡眠不佳


参考答案:B


解析:

理性变化

1)年龄:动脉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儿童血压比成人低。

2)性别:同龄女性血压比男性偏低,但更年期后,女性血压逐渐增高,与男性差别较小。

3)昼夜和睡眠:一天中,清晨血压一般最低,傍晚血压最高,夜间睡眠血压降低,如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血压稍有升高。

4)环境:在寒冷刺激下,血压可略升高;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5)部位:因左右肱动脉解剖位置的关系,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因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多,故下肢血压比上肢高。

6)其他: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均可致血压升高。此外,吸烟、饮酒、盐摄入过多及药物等也会影响血压值。


第542题 患者男性,64岁,高血压、冠心病史5年,入院血压195/135mmHg,经治疗后稍有下降,但时有波动,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护理中不妥的操作是


A.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保健知识

B.安慰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C.将血压计刻度面向患者以便患者观察

D.测后与原基础血压对照后作好解释

E.测得血压值偏高时应保持镇静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压计刻度应该面向护士,便于护士观察,而不是患者。


第543题

患者男性,29岁,持续高热3周,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发现患者体温降至36.6℃,患者神志清醒,请分析退热期的特点


A.产热多于散热

B.散热大而产热少

C.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

E.散热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


参考答案:D


解析:

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称为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体温逐渐升高,在数日内上升到最高点,称为渐升,如伤寒。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体温急剧下降称为骤退,如大叶性肺炎;体温逐渐下降称为渐退,如伤寒。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第544题 患者男性,45岁,多次测得血压均为125/85mmHg,应考虑患者为


A.高血压

B.脉压大

C.正常血压

D.临界高血压

E.低血压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压正常值:血压一般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收缩压为90~139mmHg(12~18.5kpE),舒张压为60~89mmHg(8~11.8kpE),脉压为30~40mmHg(4~5.3kpE)。


第545题 患者男性,50岁。腹泻,体温39~40℃,持续数日,诊断“细菌性痢疾”。此患者体温热型为


A.间歇热

B.弛张热

C.稽留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热


参考答案:C


解析: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第546题 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


A.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

B.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C.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1℃,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D.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1℃

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


参考答案:B


解析:

间歇热表现为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几天不等,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选项E、D是稽留热的表现;选项C是弛张热的表现;选项A是不规则热的表现。


第547题 患者男性,25岁。建筑工人,因烈日下工作导致中暑,测体温上升至40.5℃左右,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呼吸脉搏增快,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再次测量体温的时间是


A.20分钟后

B.30分钟后

C.4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5分钟后


参考答案:B


解析: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0℃,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乙醇拭浴、温水拭浴或做大动脉冷敷。行药物或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及交班。


第548题 患者男性,32岁,持续高热2周,体温40℃左右,日差超过1℃。脉搏108次/分,呼吸26次/分,患者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食欲差。此患者体温热型为


A.间歇热

B.弛张热

C.稽留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第549题 3病床,钱某,60岁,住院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医嘱护士小杨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A.使汞柱降到“0”点

B.稍等片刻后重测

C.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D.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E.将袖带内气体驱尽


参考答案:C


解析:

测血压时:

病人休息20~30分钟;

将袖带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B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戴好听诊器,在袖带下缘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强点(勿塞在袖带内);

松开气门,使水银柱缓慢下降,速度为4mmHg/s(0.533kPE/s)。

测血压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水银不足,可使测量血压偏低。

2.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以确保所测血压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3.测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

4.排除袖带因素干扰①根据所测部位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时测得的血压值偏高。②所缠袖带应松紧合适,过紧使血管在袖带未充气前已受压,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则使袖袋呈气球状,导致有效测量面积变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5.打气不可过猛、过高,以免水银溢出,影响测量结果及病人舒适度。水银柱出现气泡,应及时调节、检修。

6.当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测血压。注意应先将袖带内的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再进行测量。

7.为偏瘫病人测血压,应选择健侧。因患侧血液循环障碍,不能真实地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


第550题 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


A.桡动脉

B.肱动脉

C.足背动脉

D.颈动脉

E.颞动脉


参考答案:A


解析:

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桡动脉,其次为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股动脉等。


第551题 频发的间歇脉见于


A.窦性心律不齐

B.洋地黄中毒

C.心动过缓

D.心动过速

E.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B


解析:

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亦称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间歇脉多见于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病人,少数健康人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体位改变时也可出现。发生机制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出冲动,使心脏搏动提早出现。


第552题 一般体检测量脉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病人剧烈活动后立即测量

B.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脉率

C.测量部位只有桡动脉

D.测量前不必做解释工作

E.可用拇指诊脉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脉率,由测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计数1分钟。故答案为选项B。不可用拇指诊脉;剧烈活动后脉率加快,影响测量结果;测量部位常用的是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测量前应做好解释工作。


第553题 患者魏某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入院。患者心律极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护士为其测量心率和脉搏,方法是


A.一名护士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B.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

C.两名护士分别测脉率和心率,再取平均值

D.两名护士分别测量心率和脉率3次,求平均值

E.一名护士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参考答案:B


解析:

脉搏短绌的测量: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两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记录方法:心率/脉率。


第554题 脉压增大可见的疾病是


A.心包积液

B.缩窄性心肌炎

C.心力衰竭

D.心肌梗死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参考答案:E


解析:

脉压增大是指脉压>40mmHg,凡能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因素,都可影响脉压。常见引起脉压过大的疾病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


第555题 检查体温计准确性的正确方法是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放入40℃以下的温水内


A.1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0.1℃以上的不能使用

B.3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0.2℃以上的不能使用

C.3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0.1℃以上的不能使用

D.如用体温计检测仪,则一支一支检测,误差大于0.1℃的弃去

E.1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相差上下0.2℃以上的不能使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银体温计需定期检查,以保持准确性。方法: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经测试过的40℃以下的温水内,3分钟后取出检视。若读数相差0.2℃以上、玻璃管有裂隙、水银柱自动下降的体温计则取出,不再使用。


第556题 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可造成以下哪种结果


A.脉压加大

B.收缩压偏高

C.舒张压偏离

D.舒张压偏低

E.血压偏低


参考答案:E


解析:

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时,较小的充气压力即可阻断血流,因此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第557题

患者,男性,快递员。大雨时外出送货后感冒,1天后出现寒战、高热,痰液为铁锈色,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体温持续在39~40℃,患者的热型呈


A.间歇热

B.回归热

C.波状热

D.稽留热

E.弛张热


参考答案:D


解析:

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40.0℃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第558题 体温过低见于


A.大量失血性休克

B.组织破坏

C.恶性肿瘤

D.免疫反应

E.无菌性炎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体温低于正常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


第559题 患者,男性,43岁,3次不同的门诊时间,测得其血压142~150/92~96mmHg。预约患者下次门诊的时间应在


A.1个月内

B.1周后

C.6个月内

D.1年后

E.2周后


参考答案:B


解析:

1周后复查,以排除近期血压水平的其他影响因素。


第560题 为患者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高读数的原因可能是


A.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

B.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

C.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D.测量时,放气速度太快

E.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


参考答案:C


解析:

进餐后血压会短暂升高,因此出现假性高读数。其余选项会出现假性低读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