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1题
成人生命体征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的一组是
A.T38℃P98次/分R24次/分EP15/9kPa
B.T37℃P88次/分R20次/分EP17/11kPa
C.T35.8℃P58次/分R15次/分EP14/8.5kPa
D.T36.5℃P70次/分R18次/分EP19/13kPa
E.T37℃P102次/分R22次/分EP16/10kPa
参考答案:B
解析:
成人体温(腋温)正常值为36.5℃(范围在36.0~37.0℃),脉率为60~100次/分,呼吸为16~20次/分,血压为12.0~18.5/8.0~11.8kPa。故答案为选项B。
第562题 护士小郑为新住院患者测量血压,其中操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血压计零点、肱动脉平第3肋间
B.袖带平整缠于病人上臂
C.袖带下缘距肘窝2~3Bm
D.以每秒4mmHg速度放气
E.测量前嘱病人休息20~30分钟
参考答案:A
解析:
测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
第563题 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B.支气管哮喘患者
C.呼吸中枢衰竭患者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E.喉头水肿患者
参考答案:E
解析:
1)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时间,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明显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进入肺部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所致。见于喉头水肿、喉头有异物的病人。
2)呼气性呼吸困难:病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时间。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呼出肺部不畅所致。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人。
3)混合性呼吸困难:病人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的频率加快而表浅。多见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第564题 患者,女性,自感心悸、头晕就医。护士检测其心率为64次/分,脉搏52次/分,而且心律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该护士判断该患者的脉搏类型是
A.脉搏过速
B.脉搏短绌
C.间歇脉
D.水冲脉
E.二联律
参考答案:B
解析:
脉搏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第565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A.吸气时间缩短
B.指甲发绀
C.鼻翼扇动
D.胸闷、烦躁
E.三凹征
参考答案:A
解析: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出现用力呼吸、张口耸肩、鼻翼扇动、发绀,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运动,在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上出现异常改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时间,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明显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进入肺部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所致。见于喉头水肿、喉头有异物的病人。
2)呼气性呼吸困难:病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时间。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呼出肺部不畅所致。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人。
3)混合性呼吸困难:病人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的频率加快而表浅。多见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第566题 丁先生,入院7天,体温均在39.5~40℃,其热型是
A.弛张热
B.波浪热
C.稽留热
D.不规则热
E.间歇热
参考答案:C
解析: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第567题 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为
A.皮肤灼热、脉快、出汗
B.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快、脉快
C.皮肤苍白、出汗、易出现虚脱
D.体温上升、出汗、易出现虚脱
E.畏寒、皮肤苍白、脉快
参考答案:B
解析:
1)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病人畏寒、无汗、皮肤苍白,有时伴有寒战。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称为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体温逐渐升高,在数日内上升到最高点,称为渐升,如伤寒。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临床表现:病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脉搏加快,尿量减少。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因疾病及治疗效果而异。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临床表现:病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体温急剧下降称为骤退,如大叶性肺炎;体温逐渐下降称为渐退,如伤寒。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第568题 患者男性,40岁。诊断为“疟疾”。发热时体温可骤升到39℃以上,然后很快降至正常,2天后再次发作,属于
A.稽留热
B.间歇热
C.不规则热
D.中等度热
E.弛张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热型:热型是根据绘制在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波动的特点所分的类型。临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1)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第569题 超过100次每分钟的脉搏常见于以下哪类患者
A.动脉硬化患者
B.颅内压增高患者
C.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D.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E.休克患者
参考答案:E
解析:
速脉:在安静状体下,成人脉搏超过100次每分钟,称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第570题
以下哪种患者适宜测量口腔温度
A.躁狂者
B.呼吸困难者
C.极度消瘦者
D.口鼻手术者
E.幼儿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体温的方法:①凡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以及呼吸困难、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测口腔温度;②凡消瘦不能夹紧体温计、腋下出汗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创伤或手术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测温法;③凡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肠测温法。
第571题 使血压测量值相对准确的措施不包括
A.缠袖带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
B.重测血压必须使汞柱降至“0”
C.偏瘫患者在健侧肢体测量
D.须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固定测量者
E.被测者坐位时,肱动脉平第4肋软骨
参考答案:D
解析:
须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并不必须固定测量者。其余选项均正确。
第572题
患者女性,69岁。连续3天测血压85/50mmHg,属于
A.正常血压
B.临界低血压
C.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正常
E.低血压
参考答案:E
解析:
低血压:成人血压低于90/60mmHg(12/8kpa)称为低血压。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第573题 患者男性,66岁,因心房纤维颤动入院,护士在测脉搏前推断患者的脉搏最可能为
A.二联律
B.三联律
C.绌脉
D.洪脉
E.间歇脉
参考答案:C
解析:
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房颤病人。
第574题 高热病人经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是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E.15分钟
参考答案:B
解析:
病人进食、饮水,或进行蒸汽吸入、面颊冷热敷等,须隔30分钟后测口腔温度;腋窝局部冷热敷应隔30分钟再测量腋温;灌肠、坐浴后须隔30分钟,方可经直肠测温。
第575题 患者,女性,68岁。长期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查体见患者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8秒钟后,重复上述过程,有明显周期性。判断该患者的呼吸是
A.毕奥呼吸
B.鼾声呼吸
C.蝉鸣样呼吸
D.深大呼吸
E.潮式呼吸
参考答案:E
解析:
潮式呼吸又称为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特点是开始呼吸浅慢,以后逐渐加快,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呼吸暂停5~30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颅内压增高、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的患者。
第577题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脉搏特征是
A.绌脉
B.奇脉
C.洪脉
D.丝脉
E.间歇脉
参考答案:D
解析:
丝脉:又称细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脉搏细弱无力时,扪之如细丝,称丝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第578题
患儿,男,8岁。课间不慎将笔帽吸入气管,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A.呼气费力
B.吸气时间长于呼气
C.胸骨上窝凹陷
D.鼻翼煽动
E.锁骨上窝凹陷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儿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进入肺部不畅,应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时间,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明显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
第579题 节律改变的呼吸是
A.呼吸缓慢
B.蝉鸣样呼吸
C.深度呼吸
D.鼾声呼吸
E.潮式呼吸
参考答案:E
解析: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节律异常,特点是开始呼吸浅慢,以后逐渐加深加快,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呼吸暂停5~30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选项A属于呼吸频率改变;选项B、D属于呼吸音响异常;选项C属于呼吸深浅度异常。
第580题 高热是指口腔温度在
A.36.3~37.3℃
B.38.1~39.0℃
C.39.1~41℃
D.41℃以上
E.37.3~38.0℃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热(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37.3~38.0℃;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