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题库(5080题)


第641题

患者,男性,长期卧床,自理困难,最近护理时发现骶尾皮肤发红,除去压力无法恢复原来肤色,根据患者的情况,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定时用50%乙醇按摩受压部位

B.定时变换体位

C.温水擦浴,刺激皮肤血液循环

D.保持床铺无渣屑

E.防止床褥潮湿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变换体位后,对局部受压部位进行适当按摩。需要注意的是,对因受压已经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不主张按摩,因此时皮肤组织已经有损伤,按摩可造成深部组织损伤。


第642题 去除口臭选用的漱口液是


A.0.1%醋酸溶液

B.2%~3%硼酸溶液

C.1%~2%碳酸氯钠溶液

D.朵贝尔液(复方硼酸溶液)

E.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D


解析:

常用漱口溶液

  (1)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口腔pH为中性时适用。

  (2)朵贝尔溶液(复方硼酸溶液):轻微抑菌,消除口臭。口腔pH为中性时适用。

  (3)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有广谱抗菌作用。口腔pH为中性时适用。

  (4)1%~3%过氧化氢溶液: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有抗菌、防臭作用。口腔pH偏酸性时适用。

  (5)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口腔pH偏酸性时适用。

  (6)2%~3%硼酸溶液:属酸性防腐剂,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菌作用。口腔pH偏碱性时适用。

  (7)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口腔pH偏碱性时适用。


第643题 需加0.5%亚硝酸钠防锈的化学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

B.戊二醛

C.氯己定

D.碘伏

E.乙醇


参考答案:B


解析:

戊二醛溶液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片等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第644题 防止交叉感染针对性最强的措施是


A.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1份无菌物品仅供1位患者使用

C.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钳

D.操作者衣帽要清洁干燥

E.操作时环境要清洁


参考答案:B


解析:

防止交叉感染针对性最强的措施是1份无菌物品仅供1位患者使用。


第645题 应给予保护性隔离的患儿是


A.肾小球肾炎婴儿

B.上呼吸道感染婴儿

C.缺铁性贫血患儿

D.腹泻婴儿

E.早产儿


参考答案:E


解析:

保护性隔离用于抵抗力特别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肝硬化、血液病、严重烧伤、早产儿、脏器移植、艾滋病等。


第646题 采取昆虫隔离的疾病中由螨传播的是


A.疟疾

B.乙型脑炎

C.回归热

D.流行性出血热

E.斑疹伤寒


参考答案:D


解析:

 疟疾、乙型脑炎主要由蚊子传播,斑疹伤寒、回归热由虱子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由螨传播。 


第647题 未使用的无菌包受潮后,正确的处理是


A.晾干后使用

B.烘干后使用

C.4小时内用完

D.2小时内用完

E.重新灭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进行灭菌。


第648题 为检验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目前常用的方法是


A.温度计监测

B.灭菌包中试纸变色

C.灭菌包中明矾熔化

D.术后病人是否有切口感染

E.灭菌后物品细菌培养


参考答案:B


解析:

化学监测法: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常规监测手段,利用化学指示卡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的改变来进行,一般在121℃经20分钟或135℃经4分钟即可出现颜色或性状的改变。因此答案为选项B。


第649题 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可加入


A.氯化钠

B.硫酸镁

C.稀盐酸

D.碳酸氢钠

E.亚硝酸钠


参考答案:D


解析:

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可加入碳酸氢钠。此题为记忆性题。


第650题

无菌包打开后,如有未用完的物品,必须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其有效期为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第651题 煮沸消毒时为提高沸点,可加入


A.氯化铵

B.亚硝酸钠

C.碳酸钠

D.碳酸氢钠

E.碳酸铵


参考答案:D


解析:

水中放入碳酸氢钠(浓度1%~2%)可使沸点达到105℃,提高消毒灭菌效果,同时还有去污防锈的作用。


第652题 浸泡纤维胃镜的消毒液宜用


A.0.1%苯扎溴铵

B.0.2%过氧乙酸

C.70%乙醇

D.2%戊二醛

E.碘伏


参考答案:D


解析:

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可采用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a.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b.0.02%溶液用于黏膜冲洗消毒;c.浸泡消毒用0.2%~1%溶液,时间30~60分钟;d.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乙醇:为中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医疗器械的消毒。a.擦拭法:7%乙醇用于消毒皮肤或物品表面;b.浸泡法:75%乙醇用于浸泡消毒,时间5分钟以上。

戊二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浸泡法。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

碘附:为中效消毒剂。

  ①使用方法: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a.浸泡法:0.05%~0.1%碘附溶液用于浸泡清洗并晾干后的物品,时间30分钟;b.擦拭法:0.5%~2%碘附溶液用于擦拭消毒部位,擦2遍,作用时间2~3分钟;c.冲洗法:0.05%碘附溶液用于冲洗伤口黏膜和阴道黏膜,时间3~5分钟,可达到消毒作用。


第653题 流行性脑膜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


A.呼吸道隔离

B.昆虫隔离

C.血液-体液隔离

D.严密隔离

E.接触隔离


参考答案:A


解析:

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等。


第654题

患者,男性,32岁。因细菌性痢疾住院治疗。护士应釆用的隔离方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第655题

患儿,男性,6岁。不慎被烧伤,三度烧伤面积达50%,宜采用隔离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早产儿、严重烧伤、白血病、脏器移植、免疫缺欠等病人。


第656题 护士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正确方法是


A.换药时,用于夹取无菌物品、油纱条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

C.手术室、换药室的无菌钳,每周消毒1次

D.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的无菌物品,未使用时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

E.使用持物钳时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参考答案:B


解析:

取放无菌持物钳应闭合钳端;使用中应始终保持钳端向下;到远处夹取物品时,应将无菌持物钳和容器一同搬移;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油纱条;无菌持物钳及容器一般每周更换1次,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手术室、换药室)应每日更换1次。


第657题 使用无菌持物钳,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

B.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

C.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

D.取钳应将钳端闭合

E.可用于夹取消毒的油纱布


参考答案:E


解析:

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消毒的油纱布,以防油粘于钳端影响消毒的效果。


第658题 下列疾病需要严密隔离的是


A.霍乱

B.艾滋病

C.破伤风

D.疟疾

E.斑疹伤寒


参考答案:A


解析: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艾滋病适用血液-体液隔离;破伤风适用接触隔离;疟疾、斑疹伤寒适用昆虫隔离。


第659题 对肝炎病人用过的票证最好的消毒方法是


A.氯胺喷雾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汽灭菌

D.甲醛小柜熏蒸

E.过氧乙酸浸泡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炎病人的物品消毒宜使用高效消毒方法,且票证属于易腐蚀、对湿热敏感、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因此可使用甲醛小柜熏蒸。


第660题 戴无菌手套练习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先洗手、戴口罩,然后戴无菌手套

B.手套大小合适,检查有效使用时间

C.戴好一只手套后,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

D.戴好手套的双手合掌置于胸前

E.脱手套时,捏住手套口的外面翻转脱下


参考答案:C


解析:

手套外面为无菌区,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己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的内面。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