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题库(5080题)


第661题 下列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手持无菌镊的1/2处

B.持无菌容器时手指触及容器边缘

C.将无菌敷料伸进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

D.无菌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向上呈扇形折叠,内面向外

E.戴无菌手套的手触及另一手套反折部的外侧面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中,手应持无菌镊的上1/3;选项B中,手指不可触及容器边缘;选项C中,不可将无菌敷料伸进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选项E中,戴无菌手套的手触及另一手套反折部的内侧面。因此只有选项D正确。


第662题 煮沸消毒溶液高压蒸汽灭菌的正确操作是


A.瓶子密封完好

B.瓶塞应插入针头通气

C.瓶中液体必须装满

D.一周监测灭菌效果一次

E.液体中加入碳酸氢钠可增强灭菌效果


参考答案:B


解析:

煮沸消毒溶液高压蒸汽灭菌时瓶塞应插入针头通气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均描述有误,密封或者装满液体都不适合煮沸消毒,造成瓶内压力过大,出现瓶体破裂。每次都应监测灭菌效果,并不是在液体中加入碳酸氢钠增强杀菌效果。在水中加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第663题 胃管煮沸消毒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先将胃管刷洗干净

B.用纱布包裹胃管

C.放入冷水中

D.待水沸后开始计时

E.持续10分钟


参考答案:C


解析:

橡胶类物品煮沸消毒时用纱布包裹好,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为5~10分钟。


第664题 对该患者宜采用的隔离方法是


A.不需隔离,注意手卫生

B.血液与体液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昆虫媒介传染隔离

E.消化道隔离


参考答案:E


解析:

甲型肝炎患者采取消化道隔离。


第665题 采取的隔离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病种患者应分室居住

B.探视患者时须穿隔离衣

C.病室应设置有蚊帐、灭蝇器等防蝇设备

D.不同病种的患者间允许借阅书报

E.不同病种患者的食品不能混食


参考答案:D


解析:

病人接触过的用物,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递交,如病人的衣物、信件、票证、书籍等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交家属带回。不同病种的患者间禁止交换接触过的个人用品。


第666题 煮沸消毒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消毒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

B.将消毒物品全部浸没在水中

C.水沸后开始计算消毒时间

D.中间添加物品需重新计算时间

E.消毒的物品,待使用时再取出


参考答案:E


解析:

消毒后的物品应用无菌器械将其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


第667题 传染病患者出院时的终末消毒处理,错误的是


A.患者洗澡、换清洁衣裤

B.个人用物经消毒方可带出病区

C.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

D.室内空气可用喷洒消毒

E.病床、桌椅可用喷洒消毒


参考答案:C


解析:

传染病患者出院后,物品应按终末消毒的要求进行处理。患者出院前应沐浴,换上清洁衣服。个人物品须消毒后带出。被服类应先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室内空气可用消毒液熏蒸或用紫外线照射。病床、桌椅用消毒液擦拭。

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的病人和所在病室、用物及医疗器械进行的消毒处理。

  (1)病人的终末消毒处理:病人出院或转科前须经过沐浴,更换清洁衣服方可离开。个人用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带出。死亡的病人,需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消毒液浸湿的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门、阴道,伤口更换敷料,并用一次性尸单包裹,送传染科太平间。

  (2)病人单位的终末消毒:将被服放入污衣袋,注明隔离用物,先消毒再清洗;病室消毒时,摊开被褥、竖起床垫、关闭门窗、打开床头桌,用紫外线灯消毒或用消毒液熏蒸消毒,消毒后通风,用消毒溶液擦拭家具、地面、墙面。


第668题 目前测定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是


A.温度计监测

B.生物测试法

C.外科切口感染率

D.化学指示剂法

E.灭菌后物品细菌培养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物学测定法是高压蒸汽灭菌中检测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先将热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制成检测菌株,经灭菌后再取出培养,若全部菌片均无细菌生长则表示达到灭菌效果。


第669题 为破伤风患者换药后,污染敷料的正确处理是


A.焚烧

B.深埋

C.消毒液浸泡

D.煮沸

E.环氧乙烷熏蒸


参考答案:A


解析:

凡破伤风、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的布类、敷料、注射器及导管应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用后焚烧,以免交叉感染,用过的器械,应先灭菌,再分别清洁灭菌。


第670题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对物品煮沸消毒应注意


A.热水不宜加入过多

B.加压密闭

C.煮沸时间延长

D.煮沸时间缩短

E.反复煮沸


参考答案:C


解析:

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第671题 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方法是


A.清洁

B.消毒

C.抑菌

D.灭菌

E.抗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灭菌称为除去或杀灭物质中全部微生物,包括芽胞。此题选择D。


第672题 热力消毒灭菌法的原理是


A.干扰细菌酶的活性

B.破坏细菌膜的结构

C.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

D.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E.使菌体蛋白及酶变性凝固


参考答案:E


解析: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是通过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慢,因此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湿热法是通过水、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快,穿透力较强,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故答案为选项E。


第673题 使用和保管过氧乙酸的过程中方法不正确的是


A.易氧化分解,应现用现配

B.不可用于纺织品的消毒

C.5%溶液用于浸泡金属器械

D.0.2%溶液用于空气消毒

E.防高温引起爆炸


参考答案:C


解析: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第674题 臭氧灭菌灯适合消毒


A.橡胶导管

B.化验单据

C.医院污水

D.食品

E.被服


参考答案:C


解析:

臭氧灭菌灯具: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无有害残留物。

用途: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的消毒。


第675题 患者女,15岁,因麻疹入院治疗。护士长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同学探视较多,应对其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肠道隔离

E.保护性隔离


参考答案:C


解析:

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应采取呼吸道隔离,避免去人多拥挤处,减少传播。


第676题 不适合用煮沸消毒法消毒的是


A.灌肠筒

B.搪瓷药杯

C.玻璃量杯

D.纤维胃镜

E.橡胶管


参考答案:D


解析:

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

用途: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第677题

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时,操作错误的是


A.环氧乙烷应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及明火处

B.环氧乙烷可用于乙肝患者污染的光学仪器的消毒灭菌

C.储存温度应低于40℃

D.环氧乙烷可用于化纤织物的消毒灭菌

E.灭菌后的物品可直接使用


参考答案:E


解析:

(1)环氧乙烷消毒不损害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光学仪器、电子仪器、医疗器械、书本、皮毛、棉、化纤、塑料、金属、木、陶瓷、橡胶制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等。(2)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消毒灭菌需密闭进行;少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袋,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的灭菌容器,时间6小时,需专业培训上岗;(3)灭菌后的物品不能直接使用,须清除环氧乙烷残留量后方可使用;(4)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及明火处,储存温度应低于40℃,以防爆炸。


第678题 患者孙某,44岁,肾脏移植术后,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并发症,针对此患者应对其采取的隔离措施为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肠道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参考答案:D


解析:

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早产儿及严重烧伤、白血病、脏器移植、免疫缺陷等病人。


第679题 患者女,27岁,家中电器着火时不慎被烧伤。经判断为Ⅱ度烧伤,面积达45%。入院后应对其采取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保护性隔离


参考答案:E


解析:

保护性隔离亦称反向隔离,是指为防止易感者受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感染而设计的隔离,烧伤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


第680题 下列物品中,适合用环氧乙烷消毒的情况是


A.棉、毛、化纤织物

B.病床

C.床头柜

D.排泄物

E.医用滑石粉


参考答案:A


解析:

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皮毛、棉、塑料制品、书籍、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的消毒灭菌。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