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病理学题库(526题)


第481题

尸检发现患儿两肺密布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同时肝、脾、肾亦见同样病变,脑底脑膜渗出物呈毛玻璃样外观。指出结核杆菌从何处入血播散引起上述病变


A.无名静脉

B.肺原发灶

C.上腔静脉

D.颈内静脉

E.下腔静脉


参考答案:B


解析:

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肺外结核包括脑膜、肾、骨、肠部位的结核感染。大都是肺部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所致。故本题选B。 


第482题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仅发生于儿童

B.常见的死因是结核性脑膜炎

C.主要经支气管播散

D.不经治疗难以痊愈

E.不包括支气管淋巴结核


参考答案:B


解析: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仅发生于儿童 (多见于儿童或少年)B.常见的死因是结核性脑膜炎C.主要经支气管播散 (可由淋巴管传播肺门淋巴结)D.不经治疗难以痊愈 (病程一般呈良性,发病3~6个月后开始吸收或硬结,可在2年内吸收痊愈和钙化。通过纤维钙化而愈合)E.急性全身播散性结核病不如继发性结核病常见 (无此说法)。 


第483题 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感染方式是


A.消化道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皮肤感染

D.内源性再感染

E.泌尿道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中问“继发性肺结核”。教材中有如下描述: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重新活动和释放而发症,极少数可以为外源性再感染。 


第484题 下述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A.脑脊液中糖含量降低

B.血性脑脊液

C.脑膜刺激征

D.颅内压升高症状

E.皮肤粘膜淤点,淤斑


参考答案:B


解析:

轻型“流脑”只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咳嗽或轻度发热等症状。典型的“流脑”则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及血培养均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生长,是感染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 


第485题 女性童尸,尸检见双肺重量增加,充血,密布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微隆起于切面。病理诊断是


A.间质性肺炎

B.麻疹性肺炎

C.粟粒性肺结核

D.小叶性肺炎

E.葡萄球菌性肺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已经明确病理检查为密布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粟粒性肺结核可见两肺均匀、细小弥散的颗粒状病灶,接近肺门略为浓密,肺周围较为淡薄。


第486题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灶常位于


A.肺尖

B.上叶下部近胸膜处

C.肺门

D.肺膈面

E.胸膜面


参考答案:B


解析:

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tuberculosis),是小儿初次受结核菌感染在肺部发生的病变。由于机体尚缺乏对结核菌的免疫性和过敏性,常延至局部淋巴结。若肺部病灶和局部肿大淋巴结同时存在,称为原发综合征,其特点为原发病灶的位置多在上叶肺的底部或下叶肺的上部,往往近边缘,右侧多于左侧,约1~2cm范围,婴儿也有呈大片状病变者。约4/5 的患儿只有一块病灶,其累及的淋巴结也多在同侧,大者如肿瘤,小者不易查出,病变性质以渗出为主或干酪样坏死。 


第487题 患者发热、无力、食欲不振、腹痛,以左下腹明显,腹泻早期稀便,大便次数增多后转为粘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应诊断为


A.急性胃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肠伤寒

D.食物中毒

E.肠阿米巴痢疾


参考答案:B


解析:

细菌性痢疾指由一些病原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本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A.急性胃肠炎: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是无血便。
B.急性细菌性痢疾:如题中述。
C.肠伤寒:表情淡漠,缓冲脉等。
D.食物中毒:中毒史。
E.肠阿米巴痢疾:特殊腥臭味,暗红色大便。


第488题 有关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型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皮肤瘀点瘀斑迅速扩大并融合成片

B.突发高热、头痛、呕吐

C.口唇发绀、低血压

D.精神萎靡、意识障碍

E.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型多见于儿童。突起高热,常在短期内全身出现广泛瘀点、瘀斑,且迅速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大片坏死。面色苍灰,唇周及指端发绀,四肢厥冷,皮肤呈花纹,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液大多清亮,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常为阳性。 


第489题 提示原发性肺结核病变恶化的病理转归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原发病灶扩大,产生空洞

C.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

E.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合杆菌进入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粟粒状的结合病灶。
  2)肺粟粒性结核病 


第490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具特征性的病变是


A.噬神经细胞现象

B.卫星现象

C.筛网状软化灶

D.淋巴细胞袖口状浸润

E.胶质结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就是C。
流行性乙型脑膜炎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其基本病变为: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第491题 一位病人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跳过缓、腹胀、腹泻并见出血,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泛发性腹膜炎、回肠末端见一穿孔、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结肿胀、坏死、溃疡。脾脏肿大,应诊断为


A.细菌性痢疾

B.阿米巴痢疾

C.肠伤寒

D.肠结核

E.急性坏死性肠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位病人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跳过缓、腹胀、腹泻并见出血,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泛发性腹膜炎、回肠末端见一穿孔、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结肿胀、坏死、溃疡。脾脏肿大,
A.细菌性痢疾:粪便中有大量白细胞。
B.阿米巴痢疾:果酱样,粪便中有大量红细胞。
C.肠伤寒:易出现肠出血、肠穿孔。淋巴系统受累。表情淡漠,玫瑰疹。可肝脾大。
D.肠结核:有结核病史,以腹痛腹泻为表现,很少出血。
E.急性坏死性肠炎:症状重,肠出血,可伴有急腹症表现。 


第492题 肉眼形态下肠结核溃疡的主要表现为


A.口小底大烧瓶状

B.火山喷口状

C.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D.不规则地图状

E.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参考答案:C


解析:

肠结核按病理类型分为:溃疡型肠结核和增生型肠结核 
1.溃疡型肠结核:感染性菌量多,毒力大,可有干酪样坏死,形成溃疡。就称为溃疡型,它的特点是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腹泻。 
2.增生型肠结核 特点:很少发生腹泻,容易出现便秘。病变多局限在回盲部,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肠壁增厚、僵硬,亦可见瘤样肿块突人肠腔,上述病变均可使肠腔变窄,容易引起梗阻。 
扩展知识: 
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溃疡型肠结核 
口小体大的烧瓶状:阿米巴 
肠道不规则的地图样:细菌性痢疾。 


第493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基底节

E.小脑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其基本病变为: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第494题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导致的


A.血道

B.支气管

C.淋巴道

D.沿组织间隙蔓延

E.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源播散性结核病由于肺内原发病灶或肺门干酪样坏死灶,及肺外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侵入血流或经淋巴管由胸导管入血,可引起血源播散性结核病。
类型:
1、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结核杆菌在短时间内一次或反复多次大量侵入肺静脉分支,经左心至大循环,播散到全身各器官如肺、肝、脾和脑膜等处,可引起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4、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第495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炎症性质是


A.化脓性炎

B.肉芽肿性炎

C.出血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变质性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性质为变质性炎症。
镜下所见: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轻者出现核偏位,尼氏小体消失,重者发生坏死。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称为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②软化灶形成: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浅的筛网状病灶,称为软化灶。③脑血管改变:脑实质血管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常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称为淋巴细胞套。④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布,如增生的小胶质细胞聚积成群则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肉眼观察,可见软脑膜及脑实质充血、水肿,严重者可有点状出血及粟粒大小、灰白色的软化灶。 


第496题 关于伤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结肠形成多发性不规则溃疡

B.盲肠形成多发性烧瓶状溃疡

C.回肠形成多数环形溃疡

D.回肠形成鹅口疮样溃疡

E.回肠形成多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参考答案:E


解析:

伤寒的回肠末段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是病变特点。 



第498题 关于血吸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出现多量类上皮细胞

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

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E.肺脏内无虫卵结节形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吸虫病的急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尾蚴仍存活,机体对其发生的反应主要是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内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 


第499题 在血吸虫发育各阶段中,引起人体主要病理改变的是


A.尾蚴

B.成虫

C.虫卵

D.幼虫

E.毛蚴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吸虫病
  简要生活史
  ①人接触疫水,尾蚴钻入人体皮肤或粘膜内发于为童虫。
  ②童虫进入小血管,经过肺循环及体循环达到全身。
  ③唯有到达肠系膜经脉的童虫才能在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④对人体造成伤害最严重的是虫卵。 


第500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为上述哪种炎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