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病理学题库(526题)


第421题 甲状腺癌预后最好的病理类型是


A.未分化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鳞状细胞癌

E.滤泡状癌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状腺癌


临床相关可考点

1.乳头状癌

A.最常见。
C.生长缓慢,易早期淋巴结转移,但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2.滤泡性腺癌

生长较慢,易浸润周围组织,早期即可血行转移。

3.髓样癌

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降钙素)。

4.未分化癌

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浸润广泛,早期即可发生血道或淋巴道转移,预后极差。


第422题 甲亢光镜下


A.滤泡上皮鳞状增生

B.有小滤泡形成

C.滤泡腔内胶质稠厚

D.滤泡周边出现许多大小均等的吸收空泡

E.间质血管稀少,淋巴组织萎缩


参考答案:B


解析:

光镜下:①滤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状,有的呈乳头样增生,并有小滤泡形成;②滤泡腔内胶质稀薄,滤泡周边胶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所以选项D错误)上皮细胞的吸收空泡:③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第423题 原发性糖尿病可分为


A.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B.A型和B型

C.α型和β型

D.成年型和老年型

E.原发型和继发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原发性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表现为血糖缓慢增高,尿糖丢失和脂肪分解过度,严重者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原发性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2类。前者是由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降低引起,后者是胰岛素正常,但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反应降低引起代谢紊乱。大量研究表明,原发性糖尿病由多种遗传因子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发生。胰岛素基因和其它一些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多基因遗传基础的主要因子。 


第424题 糖尿病是


A.可并发苯丙酮尿症

B.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

C.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升高

D.胰岛素本身存在生物活性缺陷

E.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增大


参考答案:B


解析:

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2型糖尿病。
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1型糖尿病。 


第425题 “甲亢”指


A.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B.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腺瘤

D.地方性甲状腺肿

E.大脖子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亢”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第426题 以下不符合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病理表现的是


A.分为增生期、胶质贮积期、结节期三期

B.增生期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非对称重度增大

C.胶质贮积期光镜下部分上皮增生,可有小滤泡或假乳头形成

D.病程后期滤泡上皮局灶性增生

E.肉眼观切面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


参考答案:B


解析:

弥漫增生性甲状腺肿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增大,一般不超过150g,表面光滑;镜下: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低柱状,伴小滤泡或小假乳头形成,胶质较少,间质充血。 
所以选项B错误。 


第427题 以下哪种不是成人胰岛内分泌细胞


A.A细胞

B.B细胞

C.C细胞

D.D细胞

E.PP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电镜下可见A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内的致密核芯常偏于一侧,膜与核芯之间在可见一新月形的帽样间隙,内含密度较低的无定形物。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glucagon),故又称高血糖素细胞。高血糖是小分子多肽,它的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故使血糖升高。
B细胞: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部。B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大小不一,其结构因动物种属而异,人和鼠等的B细胞颗粒内常见杆状或不规则形晶状致密核芯,核芯与膜之间有较宽的清亮间隙。B细胞分泌胰岛素(insulin),故又称胰岛素细胞。胰岛素是含51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吸收血液内的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促进肝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故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若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若胰岛发生病变,B细胞退化,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致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即为糖尿病。胰岛B细胞肿瘤或细胞功能亢进,则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低血糖症。
D细胞:数量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D细胞散在于A、B细胞之间,并与A、B细胞紧密相贴细胞间有缝隙连接。D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内容物呈细颗粒状,电子密度低。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somato statin),它以旁分泌方式或经缝隙连接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生长抑素也可进入血循环对其他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
PP细胞:数量很少,除存在于胰岛内,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PP细胞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它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第428题 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极度肥胖

B.长期大量摄糖

C.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D.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E.老年


参考答案:D


解析:

2型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第429题 甲状腺癌主要组织类型包括,除了


A.鳞状复层上皮癌

B.乳头状癌

C.滤泡癌

D.髓样癌

E.未分化癌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状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的1/3。
1.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肉眼观:肿瘤一般呈圆形,直径约2-3cm,无包膜,质地较硬,切面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故称为乳头状囊腺癌。镜下:乳头分支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真乳头),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即砂粒体,有助于诊断。乳头状癌有时以微小癌出现,癌直径小于1cm,临床又称之为“隐匿性癌”。 
2.滤泡癌:一般比乳头状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肉眼观:结节状,包膜不完整,境界较清楚,切面灰白、质软。镜下: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少数病例由嗜酸性癌细胞构成,称为嗜酸性细胞癌。 
3.髓样癌:又称C细胞癌是由滤泡旁细胞(即C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AUPD瘤。肉眼观:单发或多发,可有假包膜,直径约1-11cm,切面灰白或黄褐色,质实而软。镜下:瘤细胞圆形或多角、梭形,核圆或卵圆,核仁不明显。瘤细胞呈实体片巢状或乳头状、滤泡状排列,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着(可能与降钙素分泌有关)。电镜:胞质内有大小较一致的神经分泌颗粒。 
4.未分化癌:又称间变性癌或肉瘤样癌,较少见。肉眼观:肿块较大,病变不规则,无包膜,广泛浸润、破坏,切面灰白,常有出血、坏死。镜下:癌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象多。 


第430题 以下不是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表现的是


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

B.一般无临床表现

C.绝大多数病人后期可引起压迫、窒息、吞咽和呼吸困难

D.少数患者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症状

E.极少数可癌变


参考答案:C


解析: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diffuse nontoxic goiter)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本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一般无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后期可引起压迫、窒息、吞咽和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症状,极少数可癌变。少数患者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其发生机理目前不是很清楚,请记忆。 


第431题 甲状腺腺瘤


A.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罕见肿瘤

B.为恶性肿瘤

C.肿瘤生长迅速

D.老年男性多见

E.多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常压迫周围组织


参考答案:E


解析:

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往往在无意中发现,中青年女性多见。肿瘤生长缓慢,所吞咽活动而上下移动。
所以选项ABCD都错误。


第432题 以下关于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正确的是


A.TSH分泌减低

B.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所致

C.也称桥本病

D.一般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E.广泛分布,无地域特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本型甲状腺肿常常是地方性分布,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为散发性。 


第433题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


A.复杂性甲状腺肿

B.桥本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甲状腺暖结节

E.甲状腺腺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分泌不足,促甲状腺分泌增多,常常是地方性分布,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


第434题 切除子宫做病理检查,光镜下见子宫壁深肌层内有大量异型的滋养层细胞浸润,并有绒毛结构,应诊断为


A.水泡状胎块

B.子宫内膜癌

C.侵蚀性葡萄胎

D.绒毛膜癌

E.子宫颈癌


参考答案:C


解析:

滋养层细胞异型性明显,侵及深肌层,并有绒毛结构的肿瘤为侵袭性葡萄胎。而滋养层细胞异型性明显,侵及深肌层,出血坏死明显,无绒毛结构时,应诊断为绒毛膜癌。


第435题 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哪项


A.湿疹样癌

B.鳞状细胞癌

C.浸润性小叶癌

D.浸润性导管癌

E.髓样癌


参考答案:D


解析: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乳腺癌的50%~80%。 


第436题 与EB病毒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A.鼻咽癌

B.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C.宫颈癌

D.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参考答案:C


解析:

排除法,其他几个选项都和EB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 HPV感染是其高危因素。 


第437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葡萄胎


A.绒毛间质水肿,血管消失

B.绒毛滋养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

C.无胎动及胎心音

D.子宫体积比正常妊娠月份大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葡萄胎hCG量远较正常值为高,且持续为高水平。在正常非孕妇女血清hCG量<75mIU/ml,β-hCG<20mIU/ml。正常妊娠妇女血清高峰值中位数在10万mIU/ml以下,最高值达21万mIU/ml,而葡萄胎患者血清hCG值远高于20万mIU/ml。 


第438题 子宫颈早期浸润癌浸润深度的标准是


A.不超过基底膜下1mm

B.不超过基底膜下5mm

C.不超过基底膜下2mm

D.不超过基底膜下3mm

E.不超过基底膜下4mm


参考答案:B


解析:

早期浸润癌或微小浸润型鳞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内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巢或条索,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者。 


第439题 浸润性子宫颈癌指肿瘤浸润深度至少要超过基底膜下


A.1mm

B.2mm

C.4mm

D.5mm

E.3mm


参考答案:D


解析:

早期浸润性子宫颈癌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而浸润性子宫颈癌的浸润深度业已超过了基底膜下5mm。 


第440题 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是指


A.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达基底膜

B.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已延伸至宫颈腺体

C.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累及宫体内膜腺体

D.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穿透基底膜,深度<5mm

E.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累及腺体穿透基底膜至浅肌层


参考答案:D


解析:

原位癌的部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在固有膜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称为早期浸润癌。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