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一婴儿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胸透见双肺下叶散在分布着边界不清的阴影。最可能患的是
A.大叶性肺炎
B.干酪样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小叶性肺炎
E.肺脓肿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叶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术后患者。发病时可有高热、咳嗽、咳泡沫粘液痰,也可有呼吸困难和紫绀,体检时两肺有较广泛的干、湿性罗音。[影像学表现] 小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多样,大多数表现为两肺野下部中、内带沿支气管分布的不规则斑点状或小片状致密影,境界较模糊。病变密度不均匀,中心密度较高,多伴有肺纹理增粗。病变可以比较散在且较小,也可集中呈大片融合趋势,但不局限于一肺段或一肺叶。
第302题 老年男性患者,尸检见肺组织散在多个小实变区。小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管腔内有炎性渗出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小支气管周围肺泡腔内也见上述渗出物。病理诊断为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病毒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叶性肺炎病理改变:支气管炎症是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细胞从上呼吸道进入肺内,引起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液体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渗出,进一步累及呼吸细支气管和肺泡。病变以肺小叶位单位,呈多发性小叶实变,好发于两肺下叶,病灶可融合。可因细支气管不同程度的炎症阻塞导致小叶性肺气肿和小叶性肺不张,若有化脓性细胞感染,则可形成小脓肿。
第303题 一男性患者35岁,3天前受凉后头痛,畏寒,继而高热,咳嗽,咯铁锈色痰,左侧胸痛,气急不能平卧,X线检查:左肺下叶可见大片阴影。应诊断为:
A.肺转移瘤
B.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C.肺癌继发感染
D.大叶性肺炎
E.支气管扩张症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本病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多伴有寒战、高热。呈急性病容,呼吸频速,鼻翼扇动,咳嗽,但痰量不多,典型的呈铁锈色。病变累及胸膜时,可有剧烈胸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叶白细胞数明显增多。
体检在充血期时征象不多,可有呼吸音减弱,轻度叩诊浊音等;实变期则呈典型的肺炎表现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等;消散期,实变体征逐渐减少,啰音消失。
第304题 肺小细胞癌主要起源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约占肺癌的40%(亦有报道为20%~25%),肉眼多中央型,患者年龄偏轻,恶性度高。早期就有转移,手术切除常不适宜,但此型对化疗及放疗敏感。病理组织学:光镜下癌细胞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核深染,胞浆少,形似燕麦,故又叫燕麦细胞癌(oat cell carcinoma)。小细胞癌由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嗜银细胞发生,属于APUD瘤,电镜下,癌细胞内可见大量(Kulchitsky cell)神经内分泌颗粒。
第308题 青年男性患者,发热胸痛,咳红褐色痰,呼吸困难,X线检查:右肺上叶大片致密阴影,边界模糊。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病毒性肺炎
C.干酪样肺炎
D.大叶性肺炎
E.小叶性肺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叶性肺炎诊断:
1.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二季。 2.起病前多有诱因存在,约半数病例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前驱表现。 3.突然起病寒战、高热。 4.咳嗽、胸痛、呼吸急促,铁锈色痰。重症患者可伴休克。 5.肺实变体征。重症患者血压常降至10.5/6.5KPa(80/50mmHg)以下。 6.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达0.80以上,核左移,有中毒颗粒。 7.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 8.痰、血培养有肺炎球菌生长。 9.血清学检查阳性(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10.胸部X线检查显示段或叶性均匀一致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11.血气分析检查有PaO2及PaCO2下降,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PaCO2可上升。
第309题 中、重度慢性肝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普通型肝炎:细胞肿胀,甚至气球样变;肝细胞凋亡;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急性重型肝炎:多个小叶的坏死或大块坏死。
亚急性重型肝炎:明显的桥接坏死及片状融合性坏死。
轻度慢性肝炎:炎症限于汇管区。
重度慢性肝炎:严重时以明显的界面性肝炎为主,甚或以明显的桥接坏死。
第311题 急性重型肝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性脑病在Ⅱ度以上。黄疸急剧加深,胆酶分离,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PTA
<40%,血氨升高,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急性肾功能衰竭。即使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本病。病理显示肝细胞大片坏死。本型病死率高。 >
第312题 原发性肝癌是指
A.肝细胞发生的癌
B.胆管上皮发生的癌
C.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癌
D.肝细胞和胆管上皮发生的癌
E.枯否细胞的恶性肿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
第313题 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
A.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
B.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
C.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
D.升结肠、横结肠、盲肠、乙状结肠、直肠
E.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我国,左半结肠发病率高于右半结肠,而且大部分位于距离肛门25cm以内的范围内。直肠是大肠癌最易发的部位,占全部大肠癌的50%-60%,其中约3/4是距离肛缘10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其次为乙状结肠,与直肠癌相加约占总数的70%;以后依次为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
第314题 下列有关食道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鳞状细胞癌多见
B.可发生原位癌
C.与亚硝胺有关
D.食管上段最常见
E.早期食道癌可通过食道镜活检确诊
参考答案:D
解析:
食道癌是指好发生于食道颈、胸、腹段的恶性肿瘤。好发部位依次是中段>下>上段。
第315题 胃癌主要起源于
A.主细胞
B.幽门腺上皮细胞
C.腺颈部干细胞
D.壁细胞和主细胞
E.间质原始干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胃癌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原因就是在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最易发生癌变。
要完全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
1、在诸多因素作用下,相对于其它细胞如,壁细胞,主细胞,为什么干细胞最容易发生变异?干细胞在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上有哪些特点使得在面对同样因素作用下,首先发生了变异。
2、诸多因素是怎样使干细胞变异的?
这涉及到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和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机制内容。临床专业教学对此还保留在一个较浅的认识层次上,只是要求记住胃癌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多种基因改变的累积最终导致胃癌的形成。
胃癌很少从正常的胃粘膜上皮发生,而大多发生于原有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即癌前变化。包括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残胃;胃息肉,胃粘膜巨大皱襞症。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几个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在这个几个因素的协同作用下,部分个体发生胃粘膜萎缩和肠化。在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下,导致某些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和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这些分子改变事件的逐渐累积,使细胞异型性不断增加,最终发生胃癌。
第316题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肿块直径在2cm以下
B.只限于粘膜层
C.未侵袭肌层
D.无淋巴结转移
E.无远隔淋巴结转移
参考答案:C
解析:
早期胃癌:癌组织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称为早期胃癌。其分型简化为三型: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
第318题 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
A.表浅隆起型
B.表浅凹陷型
C.表浅平坦型
D.隆起型
E.凹陷型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早期胃癌中,隆起型最少见,约5.4%左右,凹陷型最常见,约占48.2%-65.5%,而表浅型居于二者之间。所以正确答案是E。
第319题 结肠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A.心
B.肺
C.肝
D.骨
E.脑
参考答案:C
解析:
结肠癌血行转移,经门静脉到肝,也可转移到肺、骨。临床观察发现,手术时已有10%-20%的病例发生肝转移。
第320题 目前认为下述哪种疾病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A.浅表性胃炎
B.糜烂性胃炎
C.疣状胃炎
D.萎缩性胃炎
E.肥厚性胃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广泛肠化生,有些合并异型增生,与胃癌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