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生理学题库(504题)


第361题 可致肾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入球小动脉血压降低

B.交感神经活动降低

C.血Na+升高

D.血K+升高

E.致密斑活动降低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释放受多方面因素的调节,当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减少时,交感神经兴奋,致密斑感受器兴奋,入球小动脉的血压和血流量均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管壁的牵张感受器,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随肾血流量减少而减少,流过致密斑的钠离子浓度减少,致密斑被激活,转而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球旁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肾素释放 


第362题 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


A.致密斑

B.系膜细胞

C.间质细胞

D.颗粒细胞

E.感受器细胞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素由球旁细胞分泌,球旁细胞又叫颗粒细胞 


第363题 测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是


A.肌酐

B.PAH

C.碘锐特

D.肌酸

E.菊粉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对物质的排出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而完成的。因此,若某物质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该物质在肾小管既不被重吸收,也被不分泌,则该物质的清除率二肾小球滤过率。这种物质即为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物质,菊粉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物质。 


第364题 给家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毫升,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D.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E.血容量增多


参考答案:C


解析:

给家兔静脉内注人葡萄糖,血糖升高,当超过肾糖阈及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时,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


第365题 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饮水过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C.肾小管重吸收NaCl量减少

D.小管液溶质浓度过高

E.肾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


参考答案:D


解析: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当超过肾糖阈及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时,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因此,引起血糖增高的原因都可引起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 


第366题 关于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

B.经过通道的易化扩散方式进行

C.需要转运蛋白

D.葡萄糖的重吸收与Na+的转运密切相关

E.肾糖阈的正常值为10mmol/L


参考答案:B


解析:

以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方式被重吸收的,而不是经通道的易化扩散进行重吸收。 


第367题 在“ 尿生成影响因素” 实验中,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毫升,尿量将显著增多,其原因是


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醛固酮分泌增加

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E.小球有效率过压增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给家兔静脉内注人葡萄糖,血糖升高,当超过肾糖阈及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时,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 


第368题 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钠离子

B.氨基酸

C.甘露醇

D.葡萄糖

E.血浆白蛋白


参考答案:E


解析:

由于血浆白蛋白分子量大,且带负电荷,因此受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的阻碍,不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第369题 下列哪项可使肾小球滤过增大


A.肾盂结石

B.肿瘤压迫

C.口服磺胺药后

D.低白蛋白血症

E.患者休克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公式: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小,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第370题 人体在交感神经兴奋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肾素分泌减少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肾交感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α受体,可使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域压降低,尿量减少。 


第371题 某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患者血钾增高


A.肾小管K+-Na+交换减弱

B.肾小管H+-K+交换增强

C.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近端小管K+的吸收增加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对钾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钾的分泌量。当缺氧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钠泵活性降低,钾分泌减少 


第372题

某患者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后出现尿液NaCl、水、HCO3-排出增多,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分析该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是由于


A.肾小管K+-H+交换增加

B.肾小管H+-Na+交换减弱

C.近球小管K+的重吸收增加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乙酰唑胺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后,细胞内H+生成减少,H+-Na+交换减弱,可使K+-Na+交换增强,血中K+浓度下降。乙酰唑胺抑制近曲小管85%的HCO3-的重吸收,由于Na+近曲小管与HCO3-结合排出,因此可减少近曲小管内Na+的重吸收。但是,集合管内Na+重吸收机会增加,相应增加K+的分泌(Na+-K+交换增多)。因此,本药使尿中HCO3-、K+和水的排出增加。乙酰唑胺由于消耗了体内贮存的HCO3-可导致高氯性酸中毒 


第373题 某患者服用对髓袢升支粗段NaCl主动重吸收有抑制作用的速尿后,尿量增多,尿渗透压下降,该患者排低渗尿的原因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对Na+主动重吸收减少

B.对Cl-主动重吸收减少

C.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D.管腔外渗透压梯度降低

E.管腔内溶质浓度增加


参考答案:E


解析:

呋塞米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结果管腔液Na+、CI-浓度升高(选项E依据于此),而髓质间液Na+、CI-浓度降低,使渗透压梯度差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Na+、CI-排泄增多。由于Na+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Na+浓度升高,促进Na+-K+和、Na+-H+交换增加,K+和H+排出增多。呋塞米可能还能抑制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促进远端小管分泌K+ 


第374题 关于尿液的排放叙述错误的是


A.尿液是连续不断生成的

B.尿液在膀胱的储存达一定量时,即可引起反射性排尿

C.由集合管、肾盏、肾盂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D.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

E.排尿是一个反射过程,但受高位中枢的不随意控制


参考答案:E


解析:

排尿是一个反射过程,但受高位中枢的随意控制 


第375题 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


A.尿失禁

B.尿潴留

C.无尿

D.尿崩症

E.少尿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脊髓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排尿反射等。高位截瘫的病人,由于高位脊髓受损,骶部排尿中枢的活动不能得到高位中枢的控制,虽然脊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好,但仍可出现尿失禁。②骶段脊髓受损将引起盆神经(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尿潴留。无尿、少尿为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尿崩症为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或缺乏所致。


第376题 肾小球滤过率是


A.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B.一个肾生成的原尿量

C.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D.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E.一个肾生成的终尿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第377题

排尿反射的感受器是


A.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

B.尿道的感受器

C.盆神经

D.脊髓

E.骶髓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膀胱内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400~500ml)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到达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也上传至脑干和大脑皮层排尿反射的高位中枢,产生排尿欲。若条件允许,冲动沿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于是尿液进入后尿道。此时,尿液还可以刺激尿道的感受器,冲动再次传入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其活动,使尿道外括约肌开放,于是尿液被膀胱内压驱出。这是一个正反馈活动,直至膀胱内尿液排完为止 


第378题 可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Na+浓度增高

B.血Ca2+浓度降低

C.血糖浓度增高

D.循环血量增多

E.血K+浓度增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循环血量减少,使肾动脉压下降,流经致密斑的钠负荷减小,交感神经兴奋等,刺激肾素释放,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刺激醛固酮分泌,Na+动重吸收增加,Cl-和H2O随之等渗重吸收,使循环血量恢复,为负反馈调节。还有一种调节方式是血K+和血Na+浓度,血K+浓度升高或血Na+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网状带分泌醛固酮 


第379题 给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5ml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容量增多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E.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参考答案:E


解析:

小管液中的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小管液内未被吸收的溶质浓度增高,造成小管液的渗透压增大,将会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由此而引起的利尿作用,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本题中给兔子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后,肾小管不能将它们完全重吸收,因此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尿量增多


第380题 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参考答案:E


解析:

当人体剧烈运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肾脏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故导致尿量减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