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生理学题库(504题)


第1题 唾液分泌调节不正确的叙述是


A.在安静情况下,唾液约以0.5ml/min的速度分泌

B.主要功能是湿润口腔

C.进食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多,完全属于神经调节

D.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可分为三期

E.唾液腺可受交感神经的支配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可分为两期为口腔期及食管胃小肠期


第2题 使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的刺激物是


A.Na+

B.Cl-

C.K+

D.HCl

E.内因子


参考答案:D


解析:

胃蛋白酶先是表达为酶原,即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的前体,其一级结构比胃蛋白酶多出了44个氨基酸。在胃中,胃粘膜主细胞释放出胃蛋白酶原。这一酶原在遇到胃酸(由胃壁细胞所释放)中的盐酸后被激活。当胃对食物进行消化时,在被称为胃泌素的一种激素和迷走神经作用下,启动胃蛋白酶原和盐酸从胃壁中释放。在盐酸所创造的酸性环境中,胃蛋白酶原发生去折叠,使得其可以以自催化方式对自身进行剪切,从而生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随后,生成的胃蛋白酶继续对胃蛋白酶原进行剪切,将44个氨基酸残基切去,产生更多的胃蛋白酶。这种在没有食物消化时保持酶原形式的机制,避免了过量的胃蛋白酶对胃壁自身进行消化,是一种保护机制 


第3题 人唾液中含有的酶是


A.脂肪酶和蛋白酶

B.脂肪酶和肽酶

C.淀粉酶和溶菌酶

D.淀粉酶和寡糖酶

E.脂肪酶和溶菌酶


参考答案:C


解析:

唾液腺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第4题 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由于它含有


A.胆固醇

B.胆红素

C.脂肪酶

D.胆盐

E.胆绿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胆盐是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可以乳化脂肪,降低脂肪表面张力,增加与胰脂肪酶的接触面积,促使脂肪分解消化。它还可以作为运载工具将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小肠黏膜,促使脂肪吸收 


第5题 通常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A.蛋白水解酶

B.肽酶

C.凝乳酶

D.麦芽糖酶

E.溶菌酶


参考答案:E


解析:

唾液中水分占99%,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还有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等 


第6题 下列激素中,能最显著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是


A.皮质醇

B.促胃液素

C.抑胃肽

D.生长素

E.促胰液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些胃肠道的激素,如GIP、促胃液素以及促胰液素等也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其中促进作用最强的是抑胃肽 


第7题 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关系密切的成分是


A.胆固醇

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C.胆色素

D.胆盐

E.脂肪酸


参考答案:D


解析: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第8题 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胆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B.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C.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消化期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参考答案:D


解析:

胆汁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生成后由胆管流出,经胆总管而至十二指肠或者经肝管转入胆囊管而储存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汁的成分很复杂,除水分和钠、钾、钙等无机成分外,其有机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脂肪酸和黏蛋白等,其中没有消化酶。胆盐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它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吸收


第9题 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小肠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胰液中所含的消化酶最多,生理作用最多。是所有消化液中最强的一种。缺少胰液,则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能完全消化,从而影响吸收 


第10题 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A.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E.神经调节


参考答案:A


解析:

进食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进食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乙酰胆碱、促胃液素和组胺)来调节胃液的分泌 


第11题 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A.盐酸

B.组胺

C.促胃液素

D.胆盐

E.乙酰胆碱


参考答案:A


解析:

胃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和一些消化酶,由胃黏膜分泌并抑制胃液的分泌;B、C、E均促进胃液的分泌;D为胆汁的主要成分,与胃液分泌无关


第12题 促使缩胆囊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分解产物

B.脂肪

C.脂酸钠

D.糖类

E.HCl


参考答案:A


解析:

引起CCK分泌的因子由强至弱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HCl、脂肪,糖类没有作用 


第13题 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可导致


A.唾液分泌增多

B.胃液分泌增多

C.胰液分泌增多

D.吞咽困难

E.胃肠运动减弱


参考答案:E


解析:

腺体:阿托品通过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抑制腺体的分泌,对唾液腺和汗腺作用最敏感。
眼:通过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出现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
平滑肌: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没有效果。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减低蠕动的幅度,用于缓解胃肠绞痛。
心脏:心率阿托品对心率的主要作用为加快心率但治疗剂量的阿托品(0.4-0.6mg)在部分病人可见心率短暂性轻度减慢一般每分钟减少4-8次.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量可轻度兴奋延髓及其高级中枢而引起弱的迷走神经兴奋作用,中毒剂量可见明显中枢中毒症状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发生昏迷与呼吸麻痹最后死于循环与呼吸衰竭。
血管与血压:大剂量阿托品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潮红温热等症状,尤其当微循环的血管痉挛时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可改善微循环 


第14题

抑制胃液分泌的重要因素


A.蛋白质

B.脂肪

C.低张溶液

D.促胰液素

E.碳水化合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胰泌素(S细胞):促进胰液(H2O/HCO3-)、胆汁、小肠液分泌;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胃液分泌。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盐酸、脂肪、高张溶液 


第15题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刺激胃酸的分泌

B.促进胃运动

C.刺激胰酶分泌

D.促进唾液分泌

E.促进胆汁分泌


参考答案:D


解析:

泌素(G细胞)促进胃液、胰液、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运动、胆囊收缩;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第16题 促使胰液中各种酶分泌的重要体液因素是


A.缩胆囊素

B.促胰液素

C.胆盐

D.HCl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CCK主要引起大量胰酶的分泌。 
CCK由小肠和空肠上段粘膜中的Ⅰ细胞分泌,引起CCK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依次是蛋白分解产物、脂肪酸、HCL、脂肪。糖类没有作用。CCK通过血液到达胰腺,主要引起大量胰酶的分泌。CCK的两个主要作用是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和促进胆囊强烈收缩而排出胆汁。CCK对胰腺组织还有营养作用,它能促进胰腺组织中蛋白质和DNA的合成 


第17题 下列哪项因素不参与胆囊收缩的调节


A.促胃液素

B.缩胆囊素

C.促胰液素

D.迷走神经

E.胆盐


参考答案:E


解析:

胃泌素(G细胞) 促进胃液、胰液、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运动、胆囊收缩;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胰泌素(S细胞) 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胃液分泌 
缩胆囊素 促进胃液、胰液(消化酶)、胆汁、小肠液分泌;加强胃肠运动;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
迷走兴奋也可促进胆囊收缩 


第18题 刺激促胰液素释放的最有效物质是


A.蛋白分解产物

B.葡萄糖

C.HCL

D.胆酸钠

E.淀粉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肠上部的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刺激促胰液素释放,其中以盐酸作用为主 


第19题

吸收胆盐,维生素B12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食管

D.回肠

E.结肠


参考答案:D


解析:

胆汁由肝脏分泌,在胆囊储存,胆盐的回吸收大部分是在回肠,然后再次进入肝脏被利用,形成胆盐的肝肠循环 


第20题 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和分泌的作用是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抑制消化腺分泌,使胃肠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胃肠平滑肌运动,消化腺分泌增加,胃肠括约肌舒张。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