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生理学题库(504题)


第101题 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其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


A.呈衰减性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可融合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慢

E.刺激越强,传导越快


参考答案:B


解析:

①动作电位是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传导的,由于受刺激部位膜上电位差为内正外负,而未兴奋处仍为安静时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因此局部电流是双向流动的,即动作电位呈双
向传导。②根据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的原理,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处产生后,其传导不衰减,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改变。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其幅度就达最大,与传导距离无关。刺激强度只要超过阈值,就可产生动作电位,也与传导距离无关。③多个动作电位不能总和,只有局部电位才可以总和。 


第102题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出胞


参考答案:E


解析:

①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内的神经递质是ACh,神经末梢对ACh的释放是以囊泡为单位,以出胞形式倾囊而出的。②单纯扩散是02、C02、NH3等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易化扩散是指物质跨膜转运时需要离子通道或载体的帮助。主动转运是指物质跨膜转运时需各种泵(钠泵、钙泵等)的参与。


第103题 在神经一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Ach产生终板动作电位的过程中,有何种通道参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神经一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Ach产生终板动作电位的过程中,在组成通道的蛋白质亚单位中有两个亚单位具有同Ach分子特异地相结合的能力,并能因此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而完成跨膜信号传递。因此,这种蛋白质应称为N-型(或烟碱型)Ach门控通道,属于化学门控通道。 


第104题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Na+通道开放有关,这种Na+通道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神经细胞接受域阈刺激使膜电位从-70mv上升至-30mv左右时,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该通道为电压门控通道。


第105题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当刺激达到阈刺激时,则产生动作电位


第106题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被视为动作电位的标志


第107题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阈电位当细胞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受激细胞膜上Na通道少量开放,出现Na+ 少量内流,使膜的静息电位值减小而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进行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Na通道的电压依从性,引起Na通道大量激活、开放,导致Na+迅速大量内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这个足以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任何刺激只要能使膜从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便能触发动作电位,引起兴奋 


第108题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纤维蛋白原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清(白)蛋白

E.γ-球蛋白


参考答案:D


解析:

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在血浆蛋白中,清(白)蛋白分子量小,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清(白)蛋白。球蛋白由于分子量大,分子数量少,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小。 


第109题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


A.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

B.凝血酶的形成

C.第Ⅻ因子被激活

D.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E.第X因子被激活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血管受损时,暴露出组织因子(即F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②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FⅫ结合到异物表面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第Ⅹ因子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激活因子。凝血酶形成为凝血过程的第二阶段。血小板第3 因子是血小板膜的磷脂成分之一,是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因子。 


第110题 下列凝血因子缺乏时可引起PT和APTT同时延长的是


A.Ⅶ

B.Ⅷ

C.Ⅸ

D.X

E.Ⅺ


参考答案:D


解析: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的指标;APlT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的指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都要经过激活FX来完成凝血过程。故选D。 


第111题 抗凝血酶Ⅲ抗凝的作用机制是


A.除去血浆中的Ca2+,实现体外抗凝

B.封闭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

C.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D.抑制X因子激活

E.增强其他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凝血酶Ⅲ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通过与凝血酶及凝血因子FⅨa、FXa、FⅪa、F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故选B。 


第112题 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


A.血液粘滞性

B.血细胞比容

C.血浆渗透压

D.血液比重

E.血红蛋白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故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在血浆中的相对浓度。 


第113题 血浆胶体渗透压决定于


A.血浆氯化钠含量

B.血浆总蛋白含量

C.红细胞数目

D.血浆白蛋白含量

E.血浆球蛋白含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浆胶体渗透压决定于血浆白蛋白含量。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75%~80%来自于白蛋白的含量 


第114题 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来自


A.糖的无氧酵解

B.糖的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

D.乳酸生成反应

E.2,3一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参考答案:A


解析:

因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糖的有氧氧化,而只能靠糖酵解提供能量。 


第115题 稳态是指内环境


A.化学组成不变

B.化学组成相对稳定

C.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E.各种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相对恒定


参考答案:E


解析:

稳态是内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在生理条件下,人体通过神经体液机制的调节,使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动态平衡,这一状态称为稳态


第116题 各体液中,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


A.胆汁

B.胰液

C.尿液

D.脑脊液

E.胃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ABE都是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C为含代谢终产物的废物,均不是细胞外液。脑脊液、胸腹水是属组织液,为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第117题 决定血浆PH值最主要的缓冲对是


A.KHCO3 / H2CO3

B.K2HCO3 / KH2CO3

C.NaHCO3 / H2CO3

D.Na2HPO3 / NaH2CO3

E.蛋白钠盐 / 蛋白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HCO3 -/ H2CO3为机体最重要的酸碱平衡缓冲对,请牢记 


第118题 反映血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


A.血液粘滞性

B.血细胞比容

C.血浆渗透压

D.血液比重

E.血红蛋白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细胞比容,约等于红细胞压积(HCT),是将血液离心,红细胞为主的血细胞沉在下面,其体积占整个血液的体积比,即为血细胞比容 


第119题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8%

B.15%

C.20%

D.60%

E.40%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 


第120题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有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从静脉中抽出,加入抗凝剂,离心后,下半部分沉淀的为血细胞,其上为血浆。若不加抗凝剂,待血液凝固,则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其结合血细胞,形成血凝块,沉在下方,上方析出白色清亮的液体,此即为血清,其与血浆的显著区别为其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