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生理学题库(504题)


第161题 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质游离Ca2+

D.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异长调节是指心肌被牵拉变长,此时心肌的弹性回缩力也相应增强,此为异常调节。选A。D是等长调节时增加心脏功能的因素


第162题 心室肌细胞电位各时期跨膜电位变化不包括


A.0期去极

B.1期复极

C.2期平台期

D.3期复极

E.4期自动除极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室肌细胞是工作细胞,不是自律细胞。只有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才有4期自动除极 


第163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0期去极时程长

B.1期复极时程长

C.2期复极时程长

D.3期复极时程长

E.4期复极时程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2期复极又称为平台期或缓慢复极化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区别的主要特征 


第164题

当细胞外Ca2+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


A.收缩力降低

B.舒张期延长

C.收缩力增强

D.舒张期缩短

E.传导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肌、骨骼肌的收缩都需要钙离子的参与,当钙离子浓度降低时,心肌收缩力下降。降压药其中有一类称为钙离子拮抗剂(CCB),其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钙是增加肌力、加快传导的 


第165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的离子基础是


A.Na+内流,K+外流

B.K+外流,Cl-内流

C.K+外流,Ca2+内流

D.Na+外流,K+内流

E.K+内流,Ca2+外流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即平台期,其形成机制是Ca2+内流抵消了钾外流,故形成了平台期(缓慢复极期)


第166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内Ca2+逆浓度梯度外运是由何提供能量的


A.Ca2+泵

B.Na+-K+泵

C.Na+-Ca2+

D.Cl-

E.H+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内Ca2+逆浓度梯度外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其利用钠钾泵储存的势能,在钠-钙交换体作为通道的前提下,钠和钙进行交换(反向转运)。还记得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吗,这里可以称钠-钙反向转运体(钠-钙交换体)


第167题 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窦房结细胞属慢反应电位的节律性活动细胞,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第168题 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处心肌激动时能自动地向周围扩布称为心肌的传导性。传导的实质是“穴-电源”这一对电偶不断地顺序向前移动。心肌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闰盘部位的联络进行,心肌各部分的传导速度并不相同。有一部分心肌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传导,加上起搏细胞群,构成了特殊的起搏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其分支、普肯野纤维。以普肯野纤维及束支传导速度最快(4000mm/s) , 房室结最慢(20~200mm/s) 


第169题 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处心肌激动时能自动地向周围扩布称为心肌的传导性。传导的实质是“穴-电源”这一对电偶不断地顺序向前移动。心肌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闰盘部位的联络进行,心肌各部分的传导速度并不相同。有一部分心肌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传导,加上起搏细胞群,构成了特殊的起搏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其分支、普肯野纤维。以普肯野纤维及束支传导速度最快(4000mm/s) , 房室结最慢(20~200mm/s) 


第170题 左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是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等容收缩期,心脏在收缩,但此时却无血液射出,故而腔内压力直线上升 


第171题 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快速射血期,血液快速从左室射出,左室容积也快速变小 


第172题 左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使收缩状态的心室肌一下处于放松状态,左室内压瞬间下降 


第173题 可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P波:心脏的兴奋发源于窦房结,最先传至心房,故心电图各波中最先出现的是代表左右两心房兴奋过程的P波。兴奋在向两心房传播过程中,其心电去极化的综合向量先指向左下肢,然后逐渐转向左上肢。如将各瞬间心房去极的综合向量连结起来,便形成一个代表心房去极的空间向量环,简称P环。P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即得出各导联上不同的P波。P波形小而圆钝,随各导联而稍有不同。P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11秒,电压(高度)不超过0.25毫伏。 
P-R间期: 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距离,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一般成人约为0.12~0.20秒,小儿稍短。超过0.21秒为房室传导时间延长。 
QRS复合波: 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由窦房结发生的兴奋波经传导系统首先到达室间隔的左侧面,以后按一定路线和方向,并由内层向外层依次传播。随着心室各部位先后去极化形成多个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在额面的导联轴上的投影,便是心电图肢体导联的QRS复合波。典型的QRS复合波包括三个相连的波动。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Q波后一个狭高向上的波为R波,与R波相连接的又一个向下的波为S波。由于这三个波紧密相连且总时间不超过0.10秒,故合称QRS复合波。QRS复合波所占时间代表心室肌兴奋传播所需时间,正常人在0.06~0.10秒之间。 
ST段: 由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平线,反映心室各部均在兴奋而各部处于去极化状态,故无电位差。正常时接近于等电位线,向下偏移不应超过0.05毫伏,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1毫伏,在单极心前导程中V1,V2,V3中可达0.2~0.3毫伏;V4,V5导联中很少高于0.1毫伏。任何正常心前导联中,ST段下降不应低于0.05毫伏。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围,便属异常心电图。 
T波: 是继QRS波群后的一个波幅较低而波宽较长的电波,反映心室兴奋后再极化过程。心室再极化的顺序与去极化过程相反,它缓慢地从外层向内层进行,在外层已去极化部分的负电位首先恢复到静息时的正电位,使外层为正,内层为负,因此与去极化时向量的方向基本相同。连接心室复极各瞬间向量所形成的轨迹,就是心室再极化心电向量环,简称T环。T环的投影即为T波。再极化过程同心肌代谢有关,因而较去极化过程缓慢,占时较长。T波与S-T段同样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U波: 在T波后0.02~0.04秒出现宽而低的波,波高多在0.05毫伏以下,波宽约0.20秒。一般认为可能由心舒张时各部产生的负后电位形成,也有人认为是浦肯野氏纤维再极化的结果。血钾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强心药洋地黄等都会使V波加大 


第174题 可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175题 可反映左右心室复极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176题 男,60岁,其发生右心衰时,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


A.毛细血管压力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淋巴回流受阻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组织液是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的,其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十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右心衰竭的病人,由于静脉血回流右心房受阻,引起毛细血管血压增高,其有效滤过压增高,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甚至下肢水肿。②低蛋白血症发生水肿的原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丝虫病引起水肿的原因为淋巴回流受阻。炎症、过敏反应引起水肿的原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第177题 下列哪项引起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A.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增大

B.心脏收缩力量增强

C.平卧体位

D.骨骼肌节律舒缩

E.呼气运动


参考答案:E


解析:

吸气时,胸膜腔内负压值增大,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由于容积增大,中心静脉压下降,促进静脉血回心,静脉回心血量增大;呼气时相反,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第178题 男,50岁。活动时喘憋渐加重,出现夜间憋醒。高血压病史10余年。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左心室扩大,LVEF35%。患者喘憋的机理为


A.左心室充盈压明显降低

B.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受损

C.左心室每搏功明显高于右心室每搏功

D.左心室心搏出量明显少于右心室心搏出量

E.心室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容积的百分比明显降低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血压患者出现喘憋,左房和左室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应诊断为左心衰竭。射血分数是指左心室搏出量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左心室射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第179题 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容量增多

B.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压力降低

E.颈动脉体压力降低


参考答案:D


解析:

减压反射是通过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刺激而引起的。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阻断了颈动脉窦血流,颈动脉窦压力降低,减弱了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通过减压反
射调节后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升高。颈动脉体为调节呼吸的化学感受器,感受的是缺氧、CO2分压及H+浓度,而不是血管壁的被动扩张程度。 


第180题 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l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者的射血分数


A.相等

B.甲高于乙

C.乙高于甲

D.均低于正常

E.均高于正常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140-56再除以140=0.6
乙:160-64再除以160=0.6 
射血分数,一般5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故两者相等,选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