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生理学题库(504题)


第321题 从生理学角度出发,体温是


A.舌下温度

B.直肠温度

C.腋窝温度

D.机体表层平均温度

E.机体深部平均温度


参考答案:E


解析:

即指机体核心部位的平均体温 


第322题 安静时,下列哪一环境温度范围内能量代谢最稳定


A.10-14℃

B.15-19℃

C.20-30℃

D.31-350℃

E.36-40℃


参考答案:C


解析:

主要原因是骨骼肌保持在比较松弛的状态 


第323题 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B.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C.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h左右开始,延续7-8h,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有所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患者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充 


第324题 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值大于2℃

C.午后体温比清晨低

D.女子排卵后,体温下降

E.肌肉活动使体温增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变化幅度不超过1℃;排卵后升高0.3-0.6℃ 


第325题 在测量基础代谢率时,正确的做法是


A.室温不限高低,但要求恒定不变

B.测量前一天晚上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

C.测量可在24小时内任何时刻进行

D.受试者无精神紧张和肌肉活动

E.受试者应处于睡眠状态


参考答案:D


解析: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第326题 基础代谢率是以每小时下列哪一项为单位计算的产热量


A.体重

B.身高

C.年龄

D.体表面积

E.环境温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能量代谢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 


第327题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混合食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效应最大的食物从高到低:蛋白质、混合性食物、糖、脂肪 


第328题 下列有关基础代谢中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基础状态下测定

B.儿童高于成人

C.反映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

D.临床常用相对值表示

E.正常平均值相差±10%~±15%属于正常


参考答案:C


解析:

基础代谢率不是最低的,人在睡眠中时的能量代谢率更低 


第329题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


A.皮肤

B.呼吸道

C.泌尿道

D.消化道

E.肺循环


参考答案:A


解析:

皮肤面积最大,是主要的散热部位 


第330题

给高热病人进行酒精擦浴降温是利用下列哪项散热方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不感蒸发

E.蒸发


参考答案:E


解析:

人体发热时,酒精(液体)从皮肤接触吸收热量然后气化,是一个标准的蒸发过程。


第331题 某疟疾患者突然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的变化是由于


A.散热中枢兴奋

B.产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上调

D.皮肤血管扩张

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染发热时,机体的体温调定点上调,此时体温大于调定点设置的温度,会导致散热减少、产热增加 


第332题 某肠痉挛截瘫患者在炎热环境中服用阿托品后,出现发热副作用,将其转移至凉爽环境后,未做出其他处理,体温自行恢复正常,该患者最可能发热的原因是


A.散热中枢功能障碍

B.产热中枢功能障碍

C.调定点上移

D.发汗功能障碍

E.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

体温的调节分为调节性体温升高和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前者如细菌感染发热,是体温调定点的上调;后者如中暑,为环境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机体散热障碍所致的体温升高。该题给阿托品,阻断了M受体,抑制了汗腺的分泌,使机体不能散热,故体温升高 


第333题 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素

C.雌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甲状腺激素大量分泌,可使机体代谢率增加。甲亢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值高25%~80%。


第334题 某肺炎高热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关于此时患者体温调节过程的变化,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产热中枢抑制

B.散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D.皮肤血管扩张

E.发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恢复正常


参考答案:E


解析: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是由于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受致热源的作用而升高,固定点上移的结果 


第335题 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39℃,这主要是由于


A.皮肤血管扩张

B.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C.体温调定点上调

D.产热中枢抑制

E.散热中枢兴奋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体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来自外周和体核的温度感受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恒定。而当患者患有疟疾时,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中枢误认为39℃为正常体温,从而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体温上升 


第336题 常温安静状态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辐射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约有60%的热量是以此方式散热,是主要的散热形式。
辐射散热量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度差,一般体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两者温差越大,辐射散热量越多。机体有效辐射面积越大散热就越多。当然,如果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机体就会吸收辐射热。炼钢工人在炉前作业,炎热的夏季农民在日照下田间劳动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第337题 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液态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蒸发散热占总散热量的20%~30% 


第338题 给高热患者使用冰帽的散热方式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339题 用酒精给高热患者擦浴的散热方式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340题 通过游泳使机体散热的方式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①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导热性能较好,皮肤与冷水接触时因热传导带走的热量大,临床上常利用冰帽、冰袋给高热患者降温。②由于酒精容易蒸发,因此给高热患者进行酒精擦浴可增加蒸发散热。③游泳时,既可通过与冷水接触而进行传导散热,又可通过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热。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