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22题
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B.有意义学习
C.形成新的完形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参考答案:C
解析:
格式塔学派认为,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因此,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
第1223题
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其学习观主要有以下两点:(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他主张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获得了新知识后,还要对它们进行转化,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任务。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
第1224题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第1225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把新获取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或知识体系。
第1226题
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参考答案:A
解析: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第1227题
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说法是错误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而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既有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学习,关键看新旧知识之间能否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第1228题
奥苏伯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 )。
A.学习动机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学习迁移
参考答案:B
解析: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第1229题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非指导性学习
参考答案:A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最主要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第1230题
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当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合理地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接受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由此可见,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并不矛盾,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1231题
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
第1232题
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参考答案:C
解析:
接受学习是指教育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得到知识。发现学习是指教育者只提示有关的学习内容,学习者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发现的步骤获得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理解语言、文字所代表的知识,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意义学习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已有意义联系;另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并无意义联系,但学习者赋予某种外加的意义,这种学习就是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没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或学习者在学习中并未理解材料间的意义联系。故选C。
第1233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心理学后的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他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革新掉。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不同的情境下知识是不同的。所以,知识具有主观性、相对性和情境性。
第1234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参考答案:A
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学习。
第1235题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是下列哪一个理论( )
A.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所述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第1236题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包括:第一,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第二,知识并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第三,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学生观
第一,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第二,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4)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
第1237题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正确。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其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此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已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第1238题
下列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一致的是( )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C.学习是接受知识
D.学习者必须建构起自己的意义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习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建构起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但并不是必须建构。
第1239题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常常需要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组成的共同体合作互动来完成;知识不可能脱离情境而存在,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也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更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第1240题
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持这种基本观点的学习理论是( )。
A.完形—顿悟说
B.尝试—错误说
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要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