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81题
当有机体做出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惩罚的概念。当有机体做出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为惩罚。故本题选C。
第1182题
小强很讨厌洗碗,也不喜欢吃蔬菜。于是妈妈规定小强如果吃饭时能做到多吃蔬菜不挑食,则饭后可以不用洗碗。妈妈运用的手段是( )。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代价
参考答案:C
解析:
负强化是指去掉一个不愉快刺激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正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洗碗对于小强来说是不愉快刺激,妈妈用取消洗碗来强化小强多吃蔬菜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第1183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儿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该孩子( )。
A.玩儿完游戏后做作业
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
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
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
参考答案:D
解析:
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属于普雷马克原理。正确的做法是用玩游戏这个高频活动来强化做作业这一低频活动。
第1184题
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教师的做法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排除C。强化法又称奖励强化法,是指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故强化法符合题意。
第1187题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它们都可以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和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本题中,教师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是为了学生以后继续表现良好,是增加学生日后表现良好反应发生的概率,所以属于强化,由于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多的作业),所以本例属于负强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188题
某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学校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消退
B.抑制
C.负强化
D.正强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负强化是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的概率。撤销处分是一种摆脱厌恶刺激的做法。故选C。
第1189题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
(1)强化是对一种行为频率的促进作用,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是撤销惩罚,并不是运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第1190题
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 )
A.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第1191题
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 )。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
第1192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参考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第1193题
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 )。
A.人本主义学观
B.行为主义学观
C.认知主义学观
D.建构主义学观
参考答案:B
解析:
用“奖励”激发学习动机,是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第1194题
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正强化是呈现愉快刺激,如给予表扬;负强化是消除厌恶刺激,如免做家务;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惩罚是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如犯错后关禁闭。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小伟做鬼脸,是对其不好行为的忽视,属于强化原理中的“消退”。
第1195题
正强化可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可以降低反应频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说法是错误的。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出现的概率。两者都可以增强反应的频率。
第1196题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正确。理由: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第1197题
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销惩罚,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
A.正强化
B.正弱化
C.负强化
D.负弱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撤销惩罚属于负强化。
第1198题 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参考答案:C
解析:
操作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后。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前。
第1199题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参考答案:A
解析:
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桑代克是尝试-错误说的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均属于联结学习理论。本题中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即为斯金纳。故本题选A。
第1200题
小红每次课上回答问题都结巴,面红耳赤。针对这一现象,周老师在课上多次鼓励她积极发言,每次回答问题都给予表扬。周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