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563题
试评析徐老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面对学生开小差的行为,徐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将这种行为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一个原本开小差的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之中。
第1564题 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以运用哪些教学策略?(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学内容因幽默而趣味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第二,教师可以采取巧妙的暗示,比如,用目光和学生对视;边讲解边走到学生的身旁,拍拍他的肩膀或抚摸一下他的脑袋;提高讲课的声音或加重语气;等等。
第三,妥善运用惩罚。如果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则需要采取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当然,惩罚必须适当,教师惩罚时一定要公正客观,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认清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
第1567题
吴老师最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班主任最初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而是坚持专制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支配性领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性的强制指导,或一味地斥责、威胁学生。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以及如何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从而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与抗议。
第1568题
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班主任后来成功是因为他改变了原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建立了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进行交流。“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增强双方沟通”体现了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作为教师,面对课堂吵闹现象应有的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威结构转变。
第1570题 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班主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班主任要构建良好的班级合作。第一,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第二,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领导核心。
(3)善于正确树立学习榜样的威信。
(4)班主任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第1571题
教室环境布置和教室座位的编排属于( )。
A.班级规范环境管理
B.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C.生活指导
D.个别教育
参考答案:B
解析:
班级物质环境管理主要包括教室环境布置和教室座位的编排。
第157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晨会活动的特点是简短、及时
B.班会活动分为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
C.班级活动包括晨会活动、班会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
D.少先队的组织机构是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
参考答案:C
解析:少先队活动不属于班级活动。
第1573题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参考答案:A
解析:
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
第1574题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1575题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 ( )。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参考答案:A
解析: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第1576题 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对于“漫画事件”,沈老师处理得当,值得我们学习。
(1)沈老师看到黑板上嘲弄他的漫画,没有生气,展示出了较好的心理素养。
(2)沈老师没有立即“揪出”画漫画的学生,而是以欣赏的态度对画作本身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漫画的“作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促进该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而且对全班学生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并通过努力使其充分发挥特长。沈老师的做法,充分挖掘出了“漫画事件”中的教育价值。
(3)沈老师用较为直接的语言,让学生们意识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保障了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进度。
(4)沈老师将要擦掉漫画时,漫画的“作者”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鞠躬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后来,这位学生的作品参加了全国美术展。这位学生的行为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说明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不仅快速产生了效果,而且有其延时价值。
第1577题 谈谈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出现突发事件后,教师应敏感洞悉学生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
(1)迅速判断所发生的事件是否为突发事件,沉着冷静地面对。
(2)迅速衡量处理与不处理的利弊关系。如果处理更有利,就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不处理,也应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巧妙过渡到课堂主体内容上。无论处理还是不处理,都要注意不能花费太多时间,要保障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3)迅速思考如何处理才能凸显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突发事件往往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应机智、果断地应对,不仅较好地处理突发事件,还能使突发事件展现出其教育价值。
第1578题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 )阶段。
A.成熟
B.组建
C.核心形成
D.自主活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形核阶段即形成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班级学生开始相互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
第1579题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进而提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这种观点说明实施班级活动的原则之一是( )。
A.针对性原则
B.自主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班队活动的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组织和开展班队活动时,要选择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