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61题
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 )行为改变法。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参考答案:C
解析:
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第1462题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参考答案:C
解析:
团体心理辅导不只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适应大部分人群。
第1463题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是( )。
A.示范法
B.系统脱敏法
C.惩罚法
D.行为塑造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题干所述为行为塑造法的定义。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出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惩罚法是通过施加一种厌恶刺激来消除某种不良行为的方法。
第1464题
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参考答案:C
解析:艾里斯的ABC理论中,A指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故选C。
第1466题
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行为
参考答案:D
解析:
儿童正常的强迫行为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等。强迫症的表现包括:(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手;(3)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4)强迫性自我检查。题干所述即为强迫性计数的表现。
第1467题
小学生由于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可采用( )来治疗。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心里产生的焦虑,选用肌肉松弛法能够治愈这一症状。
第1468题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
A.活动过多
B.冲动任性
C.注意障碍
D.学习困难
参考答案:C
解析:儿童多动综合症的主要特征有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等,但核心特征是注意障碍。
第1469题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应有的责任感
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
D.应有的道德面貌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第1470题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
A.全身松弛训练
B.强化法
C.肯定性训练
D.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D
解析: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引起敏感反应。也就是从焦虑或恐惧程度低的事物开始,逐渐让当事人适应,直到焦虑程度较高的事物为止。系统脱敏疗法适用于恐惧症和焦虑症的治疗。
第1472题
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埃利斯
参考答案:D
解析:
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观念导致了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惧症
D.抑郁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敏的心理问题就是强迫症。
第1475题
张老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属于( )。
A.系统脱敏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自我控制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第1476题
对小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冥想放松方法主要属于()。
A.行为疗法
B.艺术疗法
C.认知疗法
D.精神分析疗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冥想放松方法是把精神集中到一点,造成大脑里的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抑制其他部位,利用生物反馈的原理,控制机体的某些自动系统(所谓“自动系统”,就是指神经系统中不需要知觉控制,而能自行活动的那些部分,例如呼吸、心脏搏动和血压等),从而对身心加以控制。冥想放松方法属于精神分析疗法。但是本题时团体辅导中,这样情况下是行为疗法。
第1477题
下列不属于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的是( )。
A.心理换位法
B.情感疏导法
C.宣泄疏导法
D.认知疏导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第1479题
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1)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3)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纲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由班杜拉等人于l967年建立。其基本原理是: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第1480题
下面哪一条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智力超常
C.自我调控能力
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