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941题
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
D.元认知体验
参考答案:B
解析:
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这些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并加以修改。题干中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元认知监视。
第942题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的学生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
第943题
简述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进行严厉批评时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
(2)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3)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第944题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根据气质的不同类型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比较稳定的动力特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能力、性格形成与发展的最初心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中的表现;气质具有稳定性且具有可塑性。这些气质特性是构成每个人心理独特性的最原始的成分,人的个性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气质不仅表现在人的情感活动(如体验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等)和意志行动(如言行的力量、速度等)上,而且也表现在认识(如思维的灵活性、感受性大小等)上。在这些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叫气质差异。由于气质特性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
应该注意的是,不应笼统地把一种气质类型评价为好的,把另一种评价为坏的。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每一种气质基础上都有可能发展起某些优良的品质或不良的品质。本案例中,肖扬同学“反应快、愿意表明自己看法”,属于“兴奋型”气质的人。对他要施行强刺激,使他“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对他“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做实验的能力”,就是根据他的气质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本案例中的教师对“抑郁型”“活泼型”“安静型”气质的学生因人而异、循循诱导是比较成功的,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945题 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参考答案:D
解析:现代的气质学说根据巴甫洛夫的气质类型分类,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情绪体验强烈、不易约束,而胆汁质即是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第946题
请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该同学属于哪种气质类型,这种气质类型有哪些优缺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该同学属于多血质类型。多血质的人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第947题
教育者应如何发扬其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第948题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参考答案:A
解析: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多血质的人反应迅速,有朝气,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粘液质的人稳重、踏实,但比较死板;抑郁质的人则比较敏感,故选A。
第949题
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描述的是抑郁质的表现,故选择D。此题有争议,不必太纠结,掌握相关知识点即可。
第950题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一平衡一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多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强一平衡一灵活”,胆汁质对应“强一不平衡”,黏液质对应“强一平衡一不灵活”,抑郁质对应“弱”。
第951题
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参考答案:B
解析: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主要的意志特征。
第952题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D.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参考答案:C
解析: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而勤奋、懒散等属于性格特征。因此,“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第953题
小明平时易受暗示,屈从权威,喜欢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应付紧急情况,他的这种性格类型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情感型
D.外倾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场依存型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
第954题 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评价意义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需要
参考答案:A
解析: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其中核心的评价内容是性格。
第956题
由于先前做了活动或受经验、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 )。
A.变式
B.定式
C.同化
D.原型启发
参考答案:B
解析:
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第958题 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①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一种是程序性知识。知识是能力基本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也是一种个体体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因而与知识有区别。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③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③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959题 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有效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有: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此,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地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地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第960题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