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第781题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马卡连柯


参考答案:D


解析: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


第782题

著名运动员姚明在球场上与其他球员相比,不会显得特别高,当姚明和一个 4250px 的主持人站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显得姚明特别高,主持人特别矮,这体现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恒常性

C.对比性

D.选择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知觉对比是指当两种具有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二者彼此影响,引起在知觉上差异特别明显的现象。因此选择 C。


第783题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A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并不能感受所有的刺激,而是仅仅能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部分刺激。用红笔划出重点,再阅读时便会引起注意,因此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第784题

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


第785题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们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作知觉的恒常性。从不同角度看门,知觉不变,所以选D。


第786题

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


第787题

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对某人、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是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


第788题

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第789题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主要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分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结合题干可知,学生把黑白两色字体进行区分,把白色字体作为知觉对象,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故选 B。


第790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蝴蝶效应

B.鲇鱼效应

C.马太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D选项,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会间接的影响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又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题干强调教师期望影响学生行为,符合罗森塔尔效应的概念,所以D选项正确。


第791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第792题 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参考答案:A


解析: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笼统、不够成熟、精确性比较差。


第793题

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知觉有四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选择性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因此,学生在阅读时画重点线是一种知觉的选择。


第794题

 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


A.思维

B.注意

C.感知觉

D.记忆


参考答案:C


解析:

 新生儿时,嗅觉、味觉已经有所发展,此时也有了听觉,之后,其他的感知觉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第795题

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A.感觉补偿

B.感觉后像

C.联觉

D.感觉对比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足,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

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足,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  提高,以取得弥补与代偿作用。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感觉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   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故选择C。


第796题 小明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时,联系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弄清楚三角形的意义,最后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记忆方法属于(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参考答案:D


解析: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第797题

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集中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


参考答案:D


解析: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第798题

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特性。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周老师用彩笔标出易错的笔画,是利用了知觉选择性。


第799题 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B


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第800题

呈现一个由许多小写字母 s 组成的一个大写字母 H,通常人们首先反映到大脑的是字母 H,然后才细辨它是由许多小写字母 s 组成的。这体现了知觉的()。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对比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部分或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关系。故选择 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