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81题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文化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本体性知识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包含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题干中的“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的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第582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其内容是() ①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②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③做学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 ④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⑤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C
解析:
C选项中提到的四点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
第584题
我们说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D.较强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个专门职业首先要求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对教师来说就是学科方面的专业素养。
第585题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是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参考答案:A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及相关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即是指教师首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
第589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
(1)强调以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倡导以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592题 做好老师应该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下列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专门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593题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概念,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热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学习启示我们树立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内外小学教育改期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594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师德为先就是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595题 简述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按研究的领域分类,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②按研究范围大小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③按研究的层次分类,可分为阐释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
④按研究功能分类,可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第596题
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第597题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
A.20%
B.40%
C.60%
D.80%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般来说如果回收率仅为30%,所得资料只能用作参考,回收率在50%,所得资料可以作为提出建议的依据,只有当回收率在70%以上的时候,所得资料方可作出研究结论,故最佳选项应为D。
第598题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599题
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
第600题
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为:
(1)标题。教育报告的标题要根据它的目的和具体内容拟定。
(2)前言。这部分要力求简洁,可有两种写法:第一,前言部分简单地介绍基本情况;第二,在前言中说明总结课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等。
(3)正文。这部分是教育报告的主体,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回顾、经验教训。可采用两种写法:第一,按时间顺序,步步深入地加以叙述;第二,可以分成若干个问题,逐一加以说明。
(4)结尾。这部分主要是找原因,明确经验和方向,提出今后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