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41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陶行知的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第542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A.长期性
B.广延性
C.延续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的工作场所不止在教室,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是教师劳动特点广延性的体现。
第544题
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这是教师劳动连续性的体现。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第545题 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的效果。因此优秀运动员成功时往往能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第546题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第547题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即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特点。
第549题
结合材料,试着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培训老师分享的故事中,那位作家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的代表。作为 “好老师”应该有以下的特点。
1.一位好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好老师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断的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的老师,在了解这位同学胆小的性格后,没有放任、放弃,而是针对这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自己耐心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发生改变,最终促使这名学生成为了一位作家。
2.一位好老师也应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尊重、信任、鼓励学生。材料中这名老师面对胆小的孩子,用亲切的、温柔的声音去鼓励他,并提出合理建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用自身的行为诠释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理念。
3.作为一名好老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性和发展性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的老师,在学生读完了课文后,向学生表示感谢,并及时的鼓励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4.作为一位“好老师”还应该具备多重的知识素养,完善的能力素养,健康的心理等必备的职业素养等。
第550题
试述小学教师如何为儿童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要为小学生提供合适的、优质的教育,应该做到的是:
①教师应该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应该知晓小学生好奇、好动、活泼、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②教师应看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每个学生都是有无限的发展潜能的,要鼓励、支持、促进学生发展。
③教师也应看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于成人和其他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帮助学生利用优点克服缺点。
④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采用发展形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获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原因如下: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惩罚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第554题 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样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阶段。
A.关注学生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虚拟关注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关注生存阶段的老师一般都是新老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与学生、同事、领导的关系,因此,这位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故选B。
第555题
教师具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属于(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性知识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四方面的内容。其中,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知识等。
第557题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不属于教师的成长阶段的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第558题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之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施能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沟通合作能力其中的一个要求是:“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这种表述与题干相符合,故选A。
第559题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最终变为成熟的教师,熟练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第560题
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接受性
C.向师性
D.可塑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表现尤为明显。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