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第501题

制订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参考答案:A


解析:

制订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第502题

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这一社会关系准则的体现。


第503题

在某学段开始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选拔性评价


参考答案:B


解析: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第504题

简述评课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目的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多样化原则

(4)指导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


第505题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目标评价模式强调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课程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评价就是要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故被称为目标评价模式。


第506题

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的。主张把评价的中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第507题

下列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主线的是(  )。


A.科学知识

B.科学方法

C.科学探究

D.科学态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学科学课程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三条主线,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所以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主线的是科学方法。


第508题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的特征为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第509题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能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而且还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第510题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划分为九个范畴

1.语言智能

2.逻辑数学智能

3.空间智能

4.肢体运作智能

5.音乐智能

6.人际智能

7.内省智能

8.自然探索智能

9.存在智能


第511题 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A


解析: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做出的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它们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


第512题

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的。它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为“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


第513题

下列哪项不是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反思方法?(  )


A.反思日记

B.教学改革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参考答案:B


解析:

布鲁巴奇关于反思方法共提出了四种: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第514题 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参考答案:C


解析: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课程评价之父”。1944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即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题干所述体现的是“泰勒原理”的内容,故此题选C。


第515题

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的自我反省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过程,不属于教师的能力。


第516题

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受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问题:试分析这则案例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一】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3)老师并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功能的发挥,教育活动就会成为外在于学生的苦差事。【参考答案二】老师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1)老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但老师为此而不惜自己做假,当众隐瞒了自己完全知道的事实.这样做并不好。至少有了不讲诚信、欺骗学生之嫌。(2)学生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做不道德的事情,而老师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而忽略学生行为失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更大的危险。基本上只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表面的善良可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掏腰包的做法并不可取。(3)老师煞费苦心营造一种所谓的“人文环境”,其行为是否妥当,案例情节表明在“数年以后”才从学生的来信中得到肯定,这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这位学生在当时就产生了一种“占小便宜没事儿”的侥幸心理。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还是应该即时说清楚,再个别加以解决为好。


第517题

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参考答案:B


解析: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第518题

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就要看他能否: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第519题

教师(  )的流畅性与他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

B.思维

C.想像

D.观察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学的思维越流畅,教学效果越好。


第520题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