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第281题

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解析:

斯巴达和雅典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城邦,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第282题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


A.推动社会发展

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

D.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答案:D


解析: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第283题

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  )。


A.军事体育教育

B.体操训练教育

C.文雅教育

D.文法教育


参考答案:A


解析:

斯巴达重视军事体育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无条件服从、效忠国家的武士。


第284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推行回归教育

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

D.发展成人教育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这要求实施终身教育。


第285题

“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第286题

以下对小学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B.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升入初中做准备

C.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

D.小学教育对象为6~12岁的儿童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相关学科,打好读、写、算的基础。


第287题

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参考答案:A


解析: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清朝1862年,当时的北京京师同文馆是第一家;在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1903年的“癸卯学制”)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


第288题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  )。


A.全面性

B.全民性

C.基础性

D.义务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题干中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句话体现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第289题

以下属于家校合作的途径的是(   )。

①家长教育

②家长访校

③书面沟通

④家庭访问

⑤家长委员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解析:

以上五个方式均为家校合作的途径。


第290题

小学开始,我们学“北京—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下包含了词汇、语法、句子、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学习。这使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


A.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B.螺旋式教科书结构

C.按活动要求编制

D.按学生心理规律编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是指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第291题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终身性的特点。


第292题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义务教育的国民性,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普遍的无差别的公共教育服务。题干中的实现城乡、区域和校级的均衡发展正是公共性的体现,因此本题选A。


第293题

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参考答案:C


解析:

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第294题

关于学校文化,表述错误的是(  )。


A.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B.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C.学校硬件设备属于物质文化

D.学校文化并非成员天然形成,而是共同习得的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第295题

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活动的选题

(二)制订活动计划

(三)具体准备工作

(四)班级活动展示

(五)班级活动实施

(六)班级活动总结


第296题

教育(   )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A.全民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终身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第297题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体现了小学教育的()


A.义务性

B.基础性

C.全面性

D.全民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义务包括:

(1)国家有设立学校以及使人民享受教育的义务;

(2)父母或监护人有使学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就学的义务;

(3)全社会有排除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的种种不良影响和障碍的义务。


第298题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推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与应用,体现了(     )的特征。


A.教育的全民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D.教育的民主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指现代科学技术(包含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本题中对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即体现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299题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起纽带和中介作用的是(   )。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理论

D.教育影响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第300题 我国近现代小学改革始于(  )的建立。


A.上海正蒙书院

B.三等公学堂

C.南阳公学

D.小学堂


参考答案:A


解析: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小学。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