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复述法
B.呼应法
C.悬念法
D.比较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呼应法是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疑置惑,而在总结时释疑解惑。而悬念法是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的内容。二者易混淆,考生需注意区分。
第2022题
语文老师在讲述《静夜思》的时候,通过给大家播放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图片导入课程,这属于( )。
A.温故知新导入
B.直观导入
C.趣味导入
D.悬念导入
参考答案:B
解析:
播放图片导入属于直观导入中的视听导入方法.
第2023题 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参考答案:A
解析:张老师上课时直接问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吗,引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本节课内容。属于直接导入的方法。
第2024题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
A.暗示教学法
B.讲授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它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它不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2025题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问、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2026题
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讲授法的缺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讲授法的主要缺陷是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在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教师在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所采取的是一种集体教学的方式,因此很少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长,这就使得理解力和接受力强的优秀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课堂讲授,而对于基础不好、理解力不敏捷的学生,则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和讲授进度,学习效果较差。ABC选项为讲授法的优势,只有D选项为讲授法的主要缺陷。故本题选D。
第2027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选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演的方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应侧重选择直观的教学方法。
第2028题
课堂教学中,课桌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一般来说“秧田型”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讲授法
C.探究法
D.讨论法
参考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秧田型”的课桌椅摆放方式适合的教学方法即为讲授法。
第2029题 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陶冶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法有利于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2030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确定此项原则的依据不包括( )。
A.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媒体、策略的控制作用
B.教学内容、媒体、策略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
C.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D.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确定此项原则的依据包括:(1)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媒体、策略的控制作用;(2)教学内容、媒体、策略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3)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第2031题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指的是演示法。
第2032题
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一长征》诗,领略了红军长征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观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温故导入
C.情境导入
D.故事导入
参考答案:B
解析:
温故导入。
第2033题
“同学们,每到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下面这一课。”张老师所运用的导课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温故导入
C.释题导入
D.故事导入
参考答案:A
解析:
设疑导入法,就是教师上课前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题中教师提出疑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属于设疑导入。
第2036题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从而比较分析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优劣的评价方式被称为(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即常模参照评价的定义。
第2037题
在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需要学生不断练习来掌握技能,因此运用较多的是练习法。
第2038题
在学习两条直线“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
A.分类教学
B.使用变式教学
C.使用例子教学
D.使用比较教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所示符合“变式”的内涵。
第2039题 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杨老师通过故事导入法引导课程,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材料中杨老师采取的导入方式是故事导入法,所谓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本节课是数学课,若直接讲解分数的理论知识,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杨老师通过给猴子分饼的故事引导出课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起的。
第2040题 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导入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
①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种导入方法。
②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
③情景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④提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
⑤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⑥悬念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⑦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⑧游戏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