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01题
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2)讲授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4)要组织学生听讲;(5)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第2002题 该教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原则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第2003题 结合本实例,谈谈如何贯彻该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做到: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第2004题
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系统性教学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是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 )。
A.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B.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C.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D.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答案:B
解析: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是量力性原则的要求之一。
第2005题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小博士工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
第2006题
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的发展。马老师从小军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体现了这点。
第2008题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在教学观念上。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2)将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3)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4)在教学过程上,要着力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2010题 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哪一原则( )。
A.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011题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参观法
B.练习法
C.读书指导法
D.讲授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即为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第2012题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2013题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张老师展示了大量动物脚印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通过题干关键信息“教师展示动物脚印图片”可以判断属于演示法。故本题选C。
第2014题 王老师在《两小儿辩日》教学开始时说道:“孔子是我国古代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呢?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就知道了。”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直接导入
C.经验导入
D.活动导入
参考答案:A
解析:设疑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导入方法。题干中,教师在讲授《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在正式授课之前就针对《两小儿辩日》的文章内容通过设疑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这种导入方式属于设疑导入。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第2015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下面正确的步骤是( )。
A.布置作业;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
B.引起动机;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
C.举例说明;引起动机;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
D.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学过程的步骤,一般来说,包括导入(引起动机)、新授(呈现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讲解教材内容)、巩固练习、小结(归纳总结)和布置作业几部分。
第2016题
在一个英语学习分化比较大的班级中,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适当放低要求以鼓励差生
B.满足优生需要,对其他学生适当放低要求
C.按全班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部分材料,其他部分则在以后适当进行补充
D.关注优生和差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优生的发展和差生的发展都应给予注重。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从而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王老师:要创造积极、活泼、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和教师,大胆质疑,敢于发言。(2)李老师:应掌握开发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如智力激励法(脑风暴法或脑轰炸法)、信息交合法、联想法、统摄法(任举其中两种即可)。(3)张老师:改革评价机制,评价方式多元化。具体做法:评价目的的激励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个别性。
第2019题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
第2020题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依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特点;(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