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1570题)


第1261题

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是(  )。 


A.家长学校

B.宣传栏

C.家长委员会

D.家长学校、宣传栏、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簿


参考答案:C


解析:

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


第1262题

家长会属于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方式的(  )。


A.个人参与

B.群体参与

C.直接参与

D.间接参与


参考答案:D


解析:

家长间接参与是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而不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


第1263题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这样的机会,其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是(  )。


A.亲子活动

B.节日联欢

C.开放日

D.亲子运动会


参考答案:C


解析: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这样的机会,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节日联欢、开放日等,使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其中,开放日是最常采用的方式。


第1264题

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达成共识。这是运用了(  )。


A.家园共育法

B.游戏练习法

C.评价激励法

D.图示观察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是运用了家园共育法。


第1265题

对过生日儿童家访属于(  )。 


A.定期家访

B.情感性家访

C.新生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儿童生病、过生日或者是对一些特殊家长的访问,既能体现教师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也能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双方的情感得到沟通和交流。这属于情感性家访。


第1266题

(  )是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而不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


A.家长间接参与

B.家长学校

C.家长会

D.家访


参考答案:A


解析:

家长间接参与是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而不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


第1267题

楠楠今年5岁,已经上大班了。在家里,妈妈对他百依百顺,爸爸却很粗暴。在幼儿园里,楠楠总是和小朋友争抢玩具,还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一开始,老师很耐心地教育楠楠,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谁也不去管他,楠楠妈妈为此很烦恼。 

结合案例,分析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内容和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家园合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本案例中,妈妈对楠楠的溺爱,爸爸的粗暴,造成了楠楠我行我素的习惯,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等,幼儿园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同培养幼儿。

家园合作的主要方法:(1)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包括: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夏令营活动。(2)家长间接参与方面包括:家园联系、家访、家园联系簿、个别谈话、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


第1268题

针对上述现象,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和家长有效沟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应秉承以下原则:

1.尊重家长的原则

尊重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一视同仁,同样尊重。家长对自己孩子在行为、个性、习惯等方面的观察和了解要比教师详细得多、深刻得多,对孩子的期望比教师要高得多。如果教师能够虚心倾听家长的建议,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效果。幼儿园还要维护家长的威信,切忌在孩子面前议论家长之短或变相地训斥家长等。教师只有真诚地尊重家长,家长才会乐于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宣传,才能积极配合改进家庭教育。

2.要求适度的原则

由于家长的文化教养、职业状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应帮助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协调一致,使家长更好地履行父母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儿童的发展,增进家庭的幸福。幼儿园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应当切合实际,是家长能力和物力所能达到的,不能苛求;同时,要体谅家长的困难,在解除后顾之忧方面尽力给予帮助,以加深彼此之间的融洽感情。

3.双向反馈的原则

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既要向家长输出科学育儿的信息,也要努力收集家长反映的信息,对来自家长的反馈,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都要认真分析处理。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时,应讲究有效策略

1.换位思考,尊重家长

2.客观评价,取得信任

3.讲究方法,艺术沟通

(1)从孩子角度出发

幼儿园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让家长明白,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2)有技巧地拒绝

孩子到幼儿园后,家长会发现幼儿园的生活与家庭生活有很大差别,有些家长会以自己家庭的标准来要求教师。面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教师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在拒绝时一定要注意技巧。

(3)避免“兴师问罪”

对于犯错的孩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把握好语言的“度”。有时孩子一个小缺点经教师渲染后,家长会觉得孩子不争气。

教师的语言引导直接关系到家长的心理感受,教师不当的语言和态度会不同程度地伤害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使家长在今后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产生隔阂。因此,教师在评价孩子的缺点时,要分次、逐项地告诉家长,不要一次性说出来。俗话说:“物极必反。”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的关心,但当家长第一时间听到孩子的诸多缺点时,会觉得焦虑、反感,认为教师在给孩子挑刺,误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和近期的进步,再慢慢引入孩子不足之处或需改正的地方,这样更易于家长接受。

(4)软化矛盾,冷静处理

幼儿天性活泼,在幼儿园时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而随着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时还会与小伙伴们发生一些小争执。有些家长爱子心切,难免会有些过激言行,但也有个别家长小题大做,大吵大闹。遇到这类家长,教师们一定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有时家长吵闹或投诉,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教师的不满一并发泄出来。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于反驳,与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着干”,反而应该专注、耐心地倾听,让家长觉得教师对他的意见非常用心与在意。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转移的办法,说说孩子在幼儿园的趣事,不经意间把孩子在园的可爱之处描述出来。而家长在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宣泄出来后心情也会平静下来。这时,教师采用上述方法,会令家长冷静地认识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教师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地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可能会转怒为喜,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解决矛盾。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教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日后更为细致地开展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材料中的李老师和家长沟通时,以兴师问罪的口吻怪罪、推卸责任,是激发矛盾的根源,在幼儿园工作,教师应有反思的意识,时刻从自身找问题。以幼儿为第一位,做好幼儿及家长工作。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常常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要主动反思,妥善处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使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深入而有效,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形成教育合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1269题

特别适用于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  )。 


A.家长园地

B.问卷调查表

C.宣传板

D.联系手册


参考答案:D


解析:

联系手册是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活动情况的中介方式。


第1270题

通过(  )可以使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A.家长学校

B.开放日制度

C.家访

D.家长会


参考答案:C


解析:

家访是教师上门了解儿童与家庭的情况,直接、近距离和家长、儿童进行沟通,而且在家庭这样的氛围下,容易让相互之间产生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


第1271题

(  )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家访

B.家长接待日

C.电话联系

D.开放日制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开放日制度是指让家长定期来参观或和幼儿一起活动(如运动会、生日会等),这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家园合作方法。


第1272题

教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一些机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使家长能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其中, (  )是最常采用的方式。


A.亲子活动

B.节日联欢

C.开放日

D.家长学校


参考答案:C


解析: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教师要经常给家长创造这样的机会,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节日联欢、开放日等。其中,开放日是最常采用的方式。


第1273题

(  )是一种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形式。


A.家长学校

B.家长委员会

C.家访

D.家园之窗


参考答案:A


解析:

家长学校是家长工作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形式。它主要是指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第1274题

简述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形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形式,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1)园所内参与。园所内参与是指家长亲自到园所主持一些教学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2)园所外参与。园所外参与是指家长间接地协助配合园所进行教育,包括:协助幼儿搜集资料,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回答幼儿的提问;带领幼儿做实地观察,增加幼儿生活经验,等等。  (3)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指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通过一些组织形式,使家长参与活动,了解园所的工作。增加家园互相了解的透明度,加强双向沟通。


第1275题 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分为(    )。


A.常规性家访和交流家访

B.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

C.普通家访和重点家访

D.交流家访和普通家访


参考答案:B


解析: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故选B。


第1276题 试述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1)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幼儿园在社区中发挥自身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优势,向社区辐射教育功能。①如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幼儿园,供社区的幼儿利用园内的设施;②举办幼儿教育讲座提高社区成员的教育水平;③辅导社区内的幼儿教育活动;④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等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事业结构调整,有的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也关、停、并、转,社区中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帮助和指导,等等。

(2)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幼儿园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①应以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为优化社区的文明质量作贡献。如美化幼儿园环境、提高幼儿园教师、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幼儿良好文明习惯等。一个好的幼儿园可以成为社区精神文明的标志,对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示范推动作用。②社区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在影响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地吸取优秀的社区文化,利用社区精神文明的成果,将之转变为幼儿园自身的无形资产,让社区成为幼儿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者。


第1277题

简述家庭教育、托幼机构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家庭教育的作用:(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肌体的正常生长发育;(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1)辐射作用,即对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幼儿教育的发展;(3)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的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社区教育的作用:(1)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第1278题

简述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第1279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  )关系。 


A.领导关系

B.伙伴关系

C.监督关系

D.从属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家庭与幼儿园是天然的伙伴关系。


第1280题

简述幼儿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 

(2)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人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不佳。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就将倍增。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的配合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