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01题
拿出写有“苹果”一词的卡片,明明能认识,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字分开,他就搞不清了,不知道哪个是“苹”字,哪个是“果”字。这说明小强处于识字的( )。
A.再现阶段
B.泛化阶段
C.情境阶段
D.识字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儿童识字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儿童识字主要在前两个阶段。当儿童感知觉不断发展,把字当做图谱时,儿童已经进入泛化阶段。题目中的幼儿对苹果二字的认识还处于把两个字当做图来认识,所以分开两个字之后就不认识了。
第1302题 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 )。
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参考答案:C
解析:2~7岁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让我们假装”游戏的阶段。儿童能以许多方式,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体力、社交能力。例如,儿童把一个物体假想成另外一个物体(如把一块长方形积木当做一把梳子,这块长方形积木属于象征性符号)。因此,根据题干所述,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象征性符号。
A.认识和命名更多的几何图形
B.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
C.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数10个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D.通过实物操作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幼儿目前还处于一一对应点数的状态,而且每次都是从头点数,所以下一个比较贴近的目标是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
第1304题
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
A.创造性游戏
B.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参考答案:B
解析:
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幼儿在一起,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幼儿中晚期经常开展的体育游戏、运动竞赛、智力竞赛等都属于规则游戏。
第1305题
被称为“塑造工程师的游戏”的是( )。
A.单独游戏
B.建构游戏
C.知觉游戏
D.规则游戏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案例中,幼儿教师没有理解游戏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这次教学游戏。在这过程中,游戏死板、被动,没有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游戏的特征包括: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成人控制。
(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追求某一结果,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
(4)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要做到:
(I)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幼儿是独立的人,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本案例中,幼儿说:“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没有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2)以间接指导为主,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本案例中,教师直接指定某几个幼儿扮演蝴蝶和花朵,扼杀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第1307题
下列游戏类型中,社会性行为水平最高的是(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参考答案:D
解析:
合作游戏是幼儿后期出现的较高级的游戏形式,是一种有着共同需要、共同计划、共同协商完成的游戏活动。
第1308题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重点是( )。
A.丰富游戏经验
B.如何使用游戏材料
C.培养规则意识
D.教师尽量不参与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重点在于如何使用游戏材料。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特点和社会经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种类少,但每种玩具的数量较多,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第1309题
游戏为什么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
(1)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
(2)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
(4)游戏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智能。
第1311题
小班同一个“娃娃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这反映了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
A.喜欢模仿
B.喜欢合作
C.协调能力差
D.角色意识弱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平行游戏的行为特点。幼儿在小班时会产生平行游戏的行为,在这阶段,儿童由于自己的交往能力差,所以并不会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但是在进行游戏之后会进行观察和模仿。所以儿童在进行角色类的平行游戏的时候会出现大家扮演同一角色的情況。
第1312题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B
解析:
主动协调处理玩伴关系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体现,同伴交往属于社会性交往的一种。
第1313题
儿童通过扮演妈妈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区别。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来进行的游戏。角色游戏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本题中儿童通过扮演妈妈而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属于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
第1314题
从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材料中莉莉和小娟想让娃娃睡觉,但是没有床,于是用小盒子代替,这是幼儿游戏中极具代表性的象征游戏。同时表明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因此,儿童学习和发展需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②游戏中莉莉和小娟,是在游戏的不断操作中感知大小概念,这表明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对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言,应该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同时如果没有相关游戏材料的提供,幼儿无法进行对应的探索,因此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游戏材料,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1315题
这次游戏后,教师应当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学习和发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指南》中明确指出,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因此幼儿园应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活动中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时间教育目的。
第1316题
在2~3岁孩子中常见的游戏是( )。
A.独自游戏
B.联合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
参考答案:C
解析:
独自游戏常见于两岁以前的孩子,联合游戏常见于3~4岁的孩子,合作游戏常见于5岁以上的孩子,2~3岁孩子中常见的是平行游戏。
第1318题
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
A.运用材料的水平
B.确定游戏主题的水平
C.社会性发展的水平
D.建构形式发展的水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能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游戏,说明其社会性有所发展。
第1319题
由多个儿童一起进行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没有分工,也没有按照任何具体目标或结果组织活动的游戏称为(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参考答案:C
解析:
联合游戏又称为分享游戏。它是由多个儿童一起进行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没有分工,也没有按照任何具体目标或结果组织活动。
第1320题
小明在积木角以积木搭建高速公路,小英则在一旁利用积木玩办家家酒的游戏。根据帕登的社会性游戏分类,小明和小英的游戏行为属于( )。
A.独立游戏
B.规则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明和小英各玩各的,所用玩具一样,但各自的游戏内容没有联系,也没有互动行为,属于平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