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81题
为什么说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其原因是: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 (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不佳。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第1282题
在家园合作中,( )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A.尊重家长
B.配合家长
C.明确规定
D.把握要求
参考答案:A
解析:
尊重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教师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一视同仁。教师还要维护家长的威信,切忌在幼儿面前议论家长之短或变相训斥家长。
教师只有真诚地尊重家长,才能使家长乐于接受幼儿园的教育科普宣传,才能更好地给予积极的配合。
第1283题
论述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育要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不仅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幼儿园教育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
(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文化无形地影响着幼儿园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影响着幼儿园教育。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都不错,社区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1284题
下列关于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B.适应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C.适应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D.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D
解析: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有: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1285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请进来的方式,即幼儿园根据自身教育的需要利用社区资源:请社区里的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利用社区的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和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儿童。
(2)走出去的方式,即幼儿园与社区携手,共同为社区提供便民教育和服务:建立儿童活动机构;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与社区联手,优化社区环境的活动。
第1286题
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1)“社区”是指比较完善的社会生活小区。
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2)教师应当利用好社区公共设施,同时,现在教育的特点是开放教育和大教育。社区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邻里和社区居民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3)社区的的自然环境扩大了幼儿园教育的教育空间。幼儿园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深入社区进行观察、探索,有助于幼儿的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
(4)为了保证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必须紧密结合,同心协力对儿童进行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
第1287题 简述家园合作的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率。
(2)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3)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儿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
(4)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家庭资源为学前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5)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第1288题
社区中的腰鼓队表演时,教师带领幼儿去观看,这发挥了( )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A.社区资源
B.社区文化
C.社区环境
D.社区习俗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区的文化环境包括社区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方式、工作和娱乐方式)和社区的精神生活方式。题干所描述的是社区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1289题 简述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内容:(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前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儿童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意义:1.家园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2.家园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第1290题 简述学前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
(1)家庭是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
(2)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不佳。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就将倍增。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幼儿有积极而持久的影响;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的配合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第1292题
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机能性游戏
参考答案:D
解析:机能性游戏也称实践游戏、练习游戏。0-2岁的儿童在游戏中,以肌肉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重复操作和自我模仿。儿童喜欢得到感官刺激,儿童重复自己行为的日的是获得乐趣,表现自己的能力。
第1293题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参考答案:B
解析:
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是把注意引到了小松鼠这一具体事物上。
第1294题 上述三幅画各反映出幼儿绘画的哪种表现方式(6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图1反映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想象的夸张性。幼儿害怕打针,通过夸大针筒的画法来表现自己内心对打针的恐惧感。
图2反映了幼儿绘画的稚拙性和求全性。稚拙性体现在幼儿绘画时物象简单粗糙,绘画形象和现实差别很大。求全性体现在幼儿在绘画时将不同角度的事物都画出来,各种有关或无关的东西都拼凑在一起。在聚餐这幅画中幼儿将很多人画在一起,没有层次感,表现力不足。
图3反映了幼儿绘画的符号性。幼儿在绘画中不会如实描写客观事物及其特征,仅保留最基本的形式,有时用符号代替。在吃饭这幅画中,幼儿认为吃完饭后人的肚子就应该是圆滚滚的,在线条的表现上符号性很明显。
第1295题 怎样理解幼儿的绘画(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区别于成年人,在情感表达和认识上与成年人也有所不同。成人对于幼儿的绘画应该以理解和尊重的眼光看待,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对幼儿要求千篇一律,以免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般学前儿童绘画经历涂鸦期(2—3岁左右)、象征期(3—4岁左右)和图式期(5—6岁左右)三个发展阶段。儿童绘画在实质上是儿童认知的过程,表现儿童的思维,想象和感情。幼儿绘画的个性特点鲜明:夸张、大胆、率真,形成了儿童绘画独有的稚拙,荒诞的特点。
第1296题 评价幼儿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评价幼儿绘画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评价要全面,评价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目的、过程等,不能太过于片面。
其次评价要客观,在评价幼儿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此时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因此要多角度客观的评价幼儿。
最后,评价的具体性,评价幼儿绘画时要从是否发挥幼儿的个性,是否表达幼儿的情感,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多角度具体评价。
第1297题
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
A.练习游戏
B.规则游戏
C.象征游戏
D.建构游戏
参考答案:A
解析: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游戏是以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他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把游戏分为三类:机能游戏(0~2 岁)、象征游戏(2~7 岁)、规则游戏(7~11 岁)。其中,机能游戏也称实践游戏、练习游戏,其特点是0~2 岁的儿童在游戏中,以肌肉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重复、操作和自我模仿,是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
第1298题
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 )。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把游戏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性游戏。
第1299题
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来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表演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规则游戏
参考答案:B
解析: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
第1300题
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
A.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B.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
C.会识别左右
D.会识别上下、中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注意,幼儿园大班儿童应学会的结构知识和技能有:会区别左右;在建造技能上,要求他们建造的物体比中、小班幼儿更加精确、整齐、匀称,物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和富有创造性;会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造物体;会合作建造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