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1653题)


第1421题

PHC 桩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是什么?制成后如何养护?



参考答案:↓


解析:

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

(1)强度等级不小于 C80;

(2)胶凝材料用量 480~520kg/m3;

(3)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不大于 0.35;

(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 80~120mm;

(5)混凝土表观密度不小于 2500kg/m3;

(6)混凝土中总氯离子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 0.06%。

养护:宜采用常压蒸养,常压蒸养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从升温至降温的时间不得少于6h;当采用常压蒸养和高压蒸养结合养护时,高压蒸养应分为升温、恒温和降温三个阶段,且三阶段总时间不少于11h。



第1422题

试述:

(1)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2)海水环境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区域的划分;

(3)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制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1)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建筑物不同区域的混凝土技术条件、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有不同的规定;对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粗细骨料等有相应的要求和限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性能、结构构造均突出耐久性要求,对最大水灰比、最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最高限量、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有适应海洋环境特点的混凝土施工措施。

(2)海水环境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区域的划分如下:共分为四个区域。

大气区——设计高水位加 1.5m 以上的区域

浪溅区——设计高水位加 1.5m 到设计高水位减 1.0m 之间的区域

水位变动区——设计高水位减 1.0m 至设计低水位减 1.0m 之间的区域

水下区——设计低水位减 1.0m 以下的区域

(3)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制的基本要求是:所配制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所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施工操作要求;所配制的混凝土应经济合理。



第1423题

港口工程沉箱预制混凝土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5MPa,经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1.15∶2.68,水灰比为 0.40,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为水泥重的0.7%,AE 引气剂的掺量为水泥重的 0.08%,混凝土的含气量为 4.0%。

问题:

(1)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应是多少?

(2)该混凝土的砂率是多少?

(3)计算 1m3 该混凝土的材料用量(水泥、砂、碎石、水、高效减水剂、AE 引气剂)各为多少?

提示:水泥的相对密度3.1,砂 的 相 对 密 度 2.62,碎 石 的 相 对 密 度 2.65,σ 可 取5.5MPa。



参考答案:↓


解析:

(1)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45+1.645×5.5=54MPa(C45 的混凝土取σ=5.5MPa);

(2)混凝土的砂率=(1.15/2.62)/[1.15÷2.62 +(2.68/2.65)] = 29.1%;砂的相对密度取2.62,碎石的密度取 2.65;

(3)[(1/3.1)+(1.15/2.62)+(2.68/2.65)+ 0.40] = V·(1-0.04)V = 2.26

1m3 该混凝土水泥用量= 1000/2.26 = 442.5kg;

1m3 该混凝土砂用量= 442.5×1.15 = 508.9kg;

1m3 该混凝土碎石用量= 442.5×2.68 = 1186kg;

1m3 该混凝土拌合水用量= 442.5×0.4 = 177kg;

1m3 该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用量= 442.5×0.7% = 3.1kg;

1m3 该混凝土 AE 引气剂用量= 442.5×0.05% = 0.22kg。


第1424题

打设塑料排水板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解析:

塑料排水板宜采用套管式打设法,管靴的形式和结构应有利于塑料排水板的打设和留置板头。打入地基的塑料排水板宜为整板,需要接长时,每根塑料排水板不得多于1 个接头,接长时,芯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相邻的排水板不得同时出现接头,有接头排水板的总根数不得超过打设总根数的10%。塑料排水板打设后,至少露出砂垫层 500mm。



第1425题

(1)简述表面温度、内表温差的含义。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温控标准包括哪些?根据测温曲线,分析判断本次温控是否满足该标准;如不满足,分析其原因。

(3)根据测温曲线,评估温控施工措施的效果,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4)如对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在温控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解析:

(1)1)表面温度:是指距混凝土表面 50mm 处的混凝土温度。

2)内表温差:是指同一时间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值与表面温度最低值之差。

(2)根据《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程》JTS 202—1—2010 的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温控标准包括: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 30℃。

2)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高于 70℃。

3)混凝土内表温差不大于 25℃。

4)混凝土块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 2℃/d。

对照以上标准:

1)本次浇筑的混凝土入模温度未超过 30℃,满足要求。

2)实测最高温度 56℃,不高于 70℃,满足要求。

3)内表温差达到 26℃,大于 25℃的允许值,不满足要求。

4)块体的降温速率自第 60h55℃到第 156h41℃,四天降温 14℃,大于 8℃,即大于

2℃/d 的允许值,不满足。



第1426题 如何根据工程条件选择相应的重力式码头基槽开挖方式?



参考答案:↓


解析:

码头基槽的开挖方式应根据工程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建设要求来进行选择。地基为岩基且开挖不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时,可视岩石风化程度,采用水下爆破,然后用抓斗式挖泥船清渣,或直接用抓扬式挖泥船挖除;地基为非岩基时多采用挖泥船开挖。

选择挖泥船时,要对风浪、水流、地质以及邻近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情况等工程环境条件;工程量、进度、允许超深、允许超宽、平整度等建设要求;以及挖泥船的吃水、适宜土质、最大、最小挖深、抗风、浪、流的能力、可能控制的超挖和平整度、挖泥效率等技术性能作综合分析,选择能满足工程要求的、可作业的且挖泥性价比高的挖泥船。由于基槽一般面积较小、开挖工程量不大,对非岩基基槽,也较多选用抓斗(铲斗)挖泥船开挖,砂质及淤泥质土也可选用绞吸式挖泥船开挖,对黏性土或松散岩石也可选用链斗式挖泥船开挖。此外,在外海进行基槽开挖作业时,应选用抗风浪能力强的挖泥船。



第1427题

试述:

(1)高桩码头施工沉桩平面定位方法;

(2)锤击沉桩控制标准;

(3)预制构件安装要求;

(4)沉降位移观测点的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答案:

1)高桩码头施工沉桩平面定位方法有:采用 23 台经纬仪用前方任意角或直角交会法进行直桩定位;用23 台经纬仪的任意角交会法(水准仪配合)进行斜桩定位;采GPS 仪器定位法。

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规定,锤击沉桩控制应根据地质情况、设计承载力、锤型、桩型和桩长综合考虑,并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桩端土层为黏性土时,应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作校核。

2)设计桩端土层为砾石、密实砂土或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作校核。

3)预制构件安装要求:搁置面要平整,预制构件与搁置面间应接触紧密;应逐层控

制标高;当露出的钢筋影响安装时,不得随意割除,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安装后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构件倾倒或坠落。

4)沉降位移观测点的要求:施工期间对正在施工部位及附近受影响的建筑物或岸坡定期进行位移观测,并做好记录;在浇筑码头面层时,埋置固定的沉降位移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固定的沉降位移观测点,应在竣工平面图上注明,交工验收时一并交付使用单位。




第1429题

如何进行基槽抛石施工的质量控制?



参考答案:↓


解析:

(1)抛石前要对基槽断面尺寸、标高及回淤沉积物进行检查,查明有无回淤及塌坡情况。对回淤严重的港区,要有防淤措施,重度大于12.6kN/m3 的回淤沉积物厚度不应超过300mm,超过时应用泥泵清淤。

(2)抛石前应进行试抛,通过试抛,掌握块石漂流与水深、流速、水位的关系,当用开底驳和倾卸驳时,掌握块石堆扩散情况,以选定始点位置和移船距离。

(3)用导标定位时,导标标位要正确。要勤对标、对准标、勤测量水深,以确保基床平面位置和尺度,避免漏抛或抛高,特别是基床顶宽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基床顶面不得超过施工规定的高程,且不得低于0.5m。

(4)粗抛和细抛相结合,顶层面以下 0.5~0.8m 范围应细抛,顶层 0.5~0.8m 以下和以下各层可粗抛;抛填控制高差,一般粗抛为±300mm,细抛为 0~300mm,细抛应趁平潮时进行。

(5)作夯实处理的基床应预留沉降量,其数值应按当地经验或试夯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取抛石层厚的10%~12%。



第1430题

某海港拟建两个5 万 t 级泊位重力式沉箱顺岸式结构码头,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该项目,并组建了项目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问题:

(1)港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何时编写?

(2)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报送的程序如何?



参考答案:↓


解析:

(1)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宣布中标后,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经理部的人员分工协作进行编写,由项目总工程师统一汇总、协调,以保证各项内容的正确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性。

(2)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的组织管理机构;4)施工总体部署和主要的施工方案;5)施工进度计划;6)各项资源的需求、供应计划;7)施工总平面布置;8)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和保证措施;9)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附图。

(3)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审查后,应报企业审定,在工程开工之前,将经企业法人代表签发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送业主和工程监理单位。所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才能正式批准开工。



第1431题

某海港拟建两个5 万 t 级泊位重力式沉箱顺岸式结构码头。

问题:

(1)重力式码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重力式码头施工顺序如何?

(3)对用于基床抛石的石料质量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1)重力式码头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墙身、基础、墙后回填和码头设备。

(2)重力式码头施工顺序如下:基础开挖、抛石、夯实、整平、墙身制安、上部结构和附属设施安装等。

(3)对用于基床抛石的石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床块石宜用 10~100kg 的块石,对不大于1m 的薄基床宜采用较小的块石。石料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风化、不成片状,无严重裂纹。

2)饱水抗压强度:对夯实基床不低于 50MPa,对不夯实基床不低于 30MPa。



第1432题

某项目部承建的两个5 万 t 级泊位重力式沉箱顺岸式结构码头施工中,对抛石基床进行了夯实处理。

问题:

(1)有什么夯实施工方法?

(2)其工艺上有什么要求?

(3)质量上如何控制?



参考答案:↓


解析:

(1)抛石基床进行夯实处理一般有重锤夯实法和爆炸夯实法两种。

(2)其工艺上,重锤夯实法一般用抓斗挖泥船或在方驳上安设起重机(或卷扬机)吊重锤的方法进行夯实作业。基床应分层、分段夯实,每层厚度大致相等,夯实后厚度不宜大于2m。分段夯实的搭接长度不少于 2m。夯锤底面压强可采用 40~60kPa,落距为2~3m。夯锤宜具有竖向泄水通道。夯实冲击能宜采用 150~200kJ/m2。夯击遍数由试夯确定,不进行试夯时,不宜少于八夯,并分两遍夯打。 采用爆夯法密实基床时,基床的分层厚度、药包的悬吊高度及重量、布药方式、爆夯遍数、一次爆夯的总药量等参数应经设计和试验确定。其夯沉量一般控制在抛石厚度的10%~20%。

(3)重锤夯实施工质量控制:基床夯实范围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如设计未规定,可按墙身底面各边加宽1m,若分层夯实时,可根据分层处的应力扩散线各边加宽 1m。抛石面层局部高差不宜大于300mm。每层抛石接近顶面时应勤测水深,控制超抛和欠抛。基床夯实后,应进行夯实检验。爆炸夯实法质量控制:水上布药时应取逆风或逆流向布药顺序。对夯实率进行检查,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1433题

(1)本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总量是多少?本承台混凝土的第一次浇筑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 位)

(2)何时开始承台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对赶潮施工最有利,并说明原因。

(3)通过计算第一次浇筑的底层和顶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及潮水涨落潮时间,判断所用拌合船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4)为完成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拌合船至少需要准备胶凝材料、砂、石子、水各多少?(材料的损耗率按5% 计,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2 位)

(5)写出提高承台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本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总量:10×10×4-9×3.14×0.62×2 = 379.65m3

本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量:10×10×1-9×3.14×0.62×1 = 89.83m3

(2)在落潮的过程中,5:00 时(或潮位落至+ 1.0m,承台底模板刚露出水面)。

原因:选择此时浇筑,可利用落潮时间,延长混凝土浇筑到被水淹没的时间。

(3)底层和顶层混凝土对应的顶面标高分别为+ 1.3m 和+ 2.0m。

当潮位落到+1.0m 的 5:00 钟开始浇筑混凝土:

潮水回涨到+1.30m 的时间是 7:30,需要的时间是:7.5-5.0 = 2.5h;潮水继续涨到+2.0m 需要的时间是:(8.5 + 0.5×9/27)-5.0 = 3.67h。用50m3/h 的混凝土拌合船赶潮浇筑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至各层需用时:浇筑完第一层300mm 混凝土耗用时间:89.83×0.30/50 = 0.54h,振捣本层混凝土的最终时间为5h + 0.54h = 5.54h,即 5:32,此时潮水低于 1.0m 的振捣标高,是在水位以上振捣。浇筑完第一次全部1.0m 混凝土耗用时间:89.83/50 = 1.80h,振捣本层混凝土的最终时间为5h + 1.8h = 6.8h,即 6:48,此时潮水低于 1.8m 的振捣标高,是在水位以上振捣。对于5:00 开始浇筑,初凝时间 1.5h 的混凝土:浇筑完的第一层 300mm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54 + 1.5 = 2.04h <潮水涨回的 2.5h。浇筑完的第一次1.0m 混凝土的初凝时为 1.80 + 1.5 = 3.30h。<潮水涨回的 3.67h。或潮水涨到对应的混凝土顶面的+1.3m 和+ 2.0m 标高,需要的时间是 2.5h 和 3.67h,晚于各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用有效生产能力为50m3/h 的混凝土拌合船赶潮第一次浇筑承台混凝土可行。

(4)备料量计算

1)胶凝材料:444×89.83×(1 + 5%)= 41.88t

2)砂:444×1.50×89.83×(1 + 5%)= 62.82t(或 41.88×1.50 = 62.82)

3)石子:444×2.50×89.83×(1 + 5%)= 104.7t(或 41.88×2.50 = 104.7)

4)水:444×0.40×89.83×(1 + 5%)= 16.75t(或 41.88×0.40 = 16.75)

(5)提高承台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选用优质的原材料;

2)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3)采用环氧涂层钢筋;

4)采用混凝土涂层保护。


第1434题

某项目部对承建的重力式方块码头进行安装施工。

问题:

(1)墩式或线型建筑物安装顺序有什么不同?

(2)安装施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为避免安装时,因反复起落而扰动基床的整平层,应如何安装首件方块?

(4)标准中对方块安装有什么强制性规定?



参考答案:↓


解析:

(1)重力式方块码头有墩式或线型建筑物,墩式建筑物以墩为单位,逐墩安装,每个墩由一边的一角开始,逐层安装。线型建筑物,一般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安装,当长度较大时,也可由中间附近开始向两端安装。在平面上,先安装外侧,后安装内侧。在立面上,有阶梯安装、分段分层安装和长段分层安装。

(2)吊运和安装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安装前,必须对基床和预制件进行检查,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应予修整和清理。

2)方块装驳前,应清除方块顶面的杂物和底面的粘底物,以免方块安放不平稳。

3)方块装驳和从驳船上吊取方块要对称地装和取,并且后安的先装放在里面,先安的后装放在外边。当运距较远,又可能遇有风浪时,装船时要采取固定措施,以防止方块之间相互碰撞。

(3)在安装底层第一块方块时,方块的纵、横向两个方向都无依托,为达到安装要求,又避免因反复起落而扰动基床的整平层,一般在第一块方块的位置先粗安一块,以它为依托安第二块,然后以第二块方块为依托,重新吊安第一块方块。

(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对方块安装规定:安装所用构件的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对基床进行检查,基床面不得有回淤沉积物。空心方块安装就位稳定后应及时进行箱格内回填。



第1435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总长543m,最大可停靠 2.5 万 t 级集装箱船,三个泊位,高桩梁板式码头。

问题:

(1)高桩码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沉桩时为了防止偏位,应采取什么措施?

(3)桩的极限承载力如何控制?

(4)如何控制沉桩时桩的裂缝产生?



参考答案:↓


解析:

(1)高桩码头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基桩、上部结构、接岸结构、岸坡和码头设备等。

(2)沉桩时要保证桩偏位不超过规定,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安排工程进度时,避开在强风盛行季节沉桩,当风、浪、水流超过规定时停止沉桩作业。

2)要防止因施工活动造成定位基线走动,采用有足够定位精度的定位方法,要及时开动平衡装置和松紧锚缆,以维持打桩架坡度、防止打桩船走动。

3)掌握斜坡上打桩和打斜桩的规律。拟定合理的打桩顺序,采取恰当的偏离桩位下桩,以保证沉桩完毕后的最终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并采取削坡和分区跳打桩的方法,防止岸坡滑动和走桩。

(3)桩沉完以后,应保证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一般是控制桩尖标高和打桩最后贯入度(最后一阵平均每击下沉量),即“双控”。在黏性土中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作校核;在砂层、强风化岩层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作校核。必要时,进行高应变动测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4)在沉桩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桩锤、合适的冲程、合适的桩垫材料,要随时查看沉桩的情况,如锤、替打、桩三者是否在同一轴线上,贯入度是否有异常变化,桩顶碎裂情况等等。桩下沉结束后,要检查桩身完好情况。



第1436题

(1)绘制水上抛填块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2)写出+ 5.8m 以下和+ 5.8m 以上两部分扭王字块安装的纵向施工顺序。

(3)根据施工单位自有船舶机械设备表,堤心石水上粗抛和垫层块石水上抛填施工选用的船舶机械设备分别是什么?

(4)计算临时通道总宽,并分析280t履带式起重机能否安装外坡第一排扭王字块?(不计吊索具重量,计算结果精确至mm)

(5)选择船舶防台锚地应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


解析:

(1)

水上抛填块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2)

+5.8m 以下扭王字块安装由堤根往堤头(由岸向海)方向推进;

+5.8m 以上扭王字块安装则由堤头往堤根(由海向岸)方向逐段推进。

(3)

堤心石水上粗抛施工选用的船舶机械设备是自航开体驳和定位方驳。

垫层块石水上抛填施工选用的船舶机械设备是自航平板驳+挖掘机和定位方驳。

(4)

+5.8m 标高堤心石及垫层块石顶面总宽:

外坡第一排扭王字块中心距280t 履带式起重机转轴中心的最小距离(或幅度)是:35.204-2.704-1.8 + 1.0 +(6.4 + 1.2)÷2 = 35.5m。

对照280t 履带式起重机(臂长 48m)起重性能表:幅度 36m 时对应起重量是 21.1t >21t,结论是:自有 280t 履带式起重机能安装外坡第一排扭王字块。

(5)

1)满足施工现场船舶、设施的水深要求;

2)在施工作业区或靠近施工作业区的水域;

3)周围无障碍物的环抱式港湾、水道;

4)有消除或减弱涌浪的天然屏障或人工屏障的水域;

5)有足够回旋距离的水域;

6)泥或泥沙混合的底质;

7)流速平缓;

8)便于通信联系和应急抢险救助。

 

 


第1437题

某施工作业队承接了2.5 万 t 级高桩梁板式码头预制构件的安装任务。问题:

(1)构件安装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构件安装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3)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时,有什么规定?



参考答案:↓


解析:

(1)预制构件安装前,应进行下列工作:

1)测设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线和标高控制点;

2)对预制构件的类型编号、外形尺寸、质量、数量、混凝土强度、预留孔、预埋件及吊点等进行复查;

3)检查支承结构的可靠性以及周围钢筋和模板是否妨碍安装;

4)为使安装顺利进行,应结合施工情况,选择安装船机和吊索点,编制预制构件装驳和安装顺序图,按顺序图装驳及安装。

(2)预制构件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搁置面要平整,预制构件与搁置面间应接触紧密;

2)应逐层控制标高;

3)当露出的钢筋影响安装时,不得随意割除,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4)对安装后不易稳定及可能遭受风浪、水流和船舶碰撞等影响的构件,应在安装后及时采取夹木、加撑、加焊和系缆等加固措施,防止构件倾倒或坠落。

(3)用水泥砂浆找平预制构件搁置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在砂浆硬化后安装构件;

2)水泥砂浆找平厚度宜取 10~20mm,超过 20mm 应采取措施;

3)应做到坐浆饱满,安装后略有余浆挤出缝口为准,缝口处不得有空隙,并在接缝处应用砂浆嵌塞密实及勾缝。



第1438题

某项目部承接了5000t 级单锚板桩结构顺岸码头工程。问题:

(1)板桩码头建筑物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板桩码头建筑物的施工程序有哪些?

(3)对拉杆的安装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1)板桩码头建筑物主要组成部分有:板桩墙、拉杆、锚碇结构、导梁、帽梁和码头设备等。

(2)板桩码头建筑物的施工程序包括:预制和施工板桩;预制和安设锚碇结构;制作安装导梁;加工和安装拉杆;现场浇筑帽梁;墙后回填土和墙前港池挖泥等。

(3)拉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如设计对拉杆的安装支垫无具体规定时,可将拉杆搁置在垫平的垫块上,垫块的间距取5m 左右;

2)拉杆连接铰的转动轴线位于水平面上;

3)在锚碇结构前回填完成和锚碇结构及板桩墙导梁或胸墙的现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张紧拉杆;

4)张紧拉杆时,使拉杆具有设计要求的初始拉力;

5)拉杆的螺母全部旋进,并有不少于 2~3 个丝扣外露;

6)拉杆安装后,对防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有涂料缺漏和损伤之处,加以修补。



第1439题

某斜坡式防波堤建于软基上,在堤基上铺设一层软体排和砂垫层,堤心采用开山石,护面采用四脚空心方块。

问题:

(1)砂垫层抛填时应考虑哪些自然影响因素?对砂质有何要求?

(2)简述软体排铺设应遵循的原则。

(3)对开山石的质量有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1)砂垫层抛填时应考虑水深、水流和波浪等自然影响因素;砂垫层的砂宜采用中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宜大于5%。

(2)软体排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宜事先加工成铺设块,其宽度宜为 8~15m,铺设块的长度应按设计堤宽加上一定富裕长度。水下铺设富裕长度宜为1.5~2.5m;陆上铺设富裕长度宜为0.5~1.0m。

(3)对开山石的质量要求:开山石应有适当的级配、含泥量应小于 10%、不成片状、

无严重风化和裂纹,最大重量可采用300kg、深水堤可用 800kg。



第1440题

某项目部承建了总长为551m 的斜坡式结构防波堤工程,基础底为淤泥质亚黏土。问题:

(1)对用于堤心石的石料质量有什么要求?

(2)在软土地基上抛石时其顺序如何?

(3)爆破排淤填石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解析:

(1)用于堤心石的石料质量要求:一般采用 10~100kg 的块石,无级配要求。石料的外观质量要求不成片状,无严重风化和裂纹。对夯实基床块石饱水抗压强度≥ 50MPa,对不夯实基床≥ 30MPa。

(2)软土地基上的抛石顺序要求:

1)当堤侧有块石压载层时,应先抛压载层,后抛堤身;

2)当有挤淤要求时,应从断面中间逐渐向两侧抛填;

3)当设计有控制抛石加荷速率要求时,应按设计设置沉降观测点,控制加荷间歇时间。

(3)爆破排淤填石的原理是: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淤泥质软基中埋放药包群,起爆瞬间在淤泥中形成空腔,抛石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达到置换淤泥的目的。经多次推进爆破,即可达到最终置换要求。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