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解析:
1.公布招标信息的平台不够全面,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发布招标公告,邀请具备相应资格的不特定的法人投标。
招标文件售卖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2.还缺少:对潜在投标人的资质要求。
3.双信封评标法是指投标人将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单独密封在一个报价信封中,其他商务和技术文件密封在另外一个信封中,分两次开标的评标方法。第一次开商务和技术文件信封,对商务和技术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确定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名单。第二次再开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信封,当场宣读其报价,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对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其报价信封将不予开封,当场退还给投标人。
还可以采用:合理低价法、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分包歧视性条款:
(1)以分包的工作量规模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
(2)对投标人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分包计划设定扣分条款;
(3)按照分包的工作量规模对投标人进行区别评分;
(4)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投标人进行分包的行为。2.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有综合评估法或者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包括合理低价法、技术评分最低价法和综合评分法。
3.合理低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不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财务能力、技术能力、业绩及信誉进行评分,而是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对评标价进行评分,并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推荐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技术评分最低标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对排名在招标文件规定数量以内的投标人的报价文件进行评审,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参与报价文件评审的投标人数量不得少于3个。
综合评分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的评标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其中评标价的评分权重不得低于50%。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排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1)设定的资质、业绩、主要人员、财务能力、履约信誉等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2)强制要求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特定人员亲自购买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或者参与开标活动;
(3)通过设置备案、登记、注册、设立分支机构等无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不合理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入项目所在地进行投标。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
(1)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
(2)投标人少于3个的;
(3)所有投标均被否决的;
(4)中标候选人均未与招标人订立书面合同的。
3.《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在公路施工招标条件方面明确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准后,方可开展施工招标”。而《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是“初步设计批准后就可以施工招标”。
参考答案:↓
解析:
1.施工顺序的优化、施工机械组织的优化。
2.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宜配置挖掘机(或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施工。
3.全标段挖土方的平均运距
=(50×150000+200×100000+3000×80000)/(150000+100000+80000)=811m
4.路堑开挖方法是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第一台阶出土的通道。
5.取土试验还应确定土的CBR值(或最小强度)和含水量。标准试验是标准击实试验。
参考答案:↓
解析:
1.四个专业队完成该工程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6-41所示。根据取大差法求得K1,2=2,K2,3=4,K3,4=14。
计算工期T=(2+4+14)+2×3+1=27月。
2.确定专业队数:b1=2/2=1;b2=4/2=2;b3=6/2=3;b4=2/2=1;专业工作队总数n1=7。
确定流水工期:T=(7-1+3)×2+1=19月。增加相应专业工作队后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6-42所示
参考答案:↓
解析:
1.A 为横梁,预制工期= 2 + 22×7 = 156d。
2.如果预制场布置示意图的预制台座道数号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为1 道、2 道、3 道等,那么,第一个8 片梁应是图中第2 道和第4 道,因为这样组合先张法张拉预应力对横梁受力对称平衡。
3.此题中平行流水的平行含义是指第2 道和第4 道中8 片梁预制之间的平行,或者第1 道和第5 道中8 片梁预制之间的平行。要进行流水的原因是模板只有8 套,资源受限才需要流水。流水是指第2 道和第4 道与第1 道和第5 道8 片梁的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之间1d 的流水。
4.如果这5 座桥是共为22 跨简支梁桥,那么这5座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空心板安装是采用顺序作业。因为,一般一跨预制梁的时间大于一跨梁的安装,一跨梁的安装设备顺序逐跨安装能满足要求。
5.如果第一跨预制完成马上就安装梁3d,势必窝工等待4d 才能安装第二跨。为保证安装空心板连续施工,参考下图,则台座的最后4 片预制完成与空心板安装之间的流水步距K4 片预制,安装= 22×7-21×3 = 91d,91÷7 = 13 跨,13 跨×20 片= 260 片。所以为保证安装空心板连续施工存放空心板的梁区至少需要容下260 片空心板。
6.有人计算该题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为:35×20÷8 = 87.5 施工段,取88 个施工段,工期=(88-1)×1 + 7 = 94d。如果要94d 完成所有空心板预制,在只有8 套模板不变的情况下从下图可以看出7个8 片过后第一个8 片预制台座将可以腾空,第8 个8 片就可以进行预制,所以预制场应满足2 道×7 = 14 道预制台座。
参考答案:↓
解析:
1.网络工期为320d。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⑦→⑩(或:A → C → F → I)。
2.针对背景中的网络计划,C、D、E 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合理性分析如下。
C 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不合理。因为事件一导致C 工作中断的原因是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
D 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不合理。虽然事件二中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属于天气原因,施工单位理应可以索赔工期,但是,工作的总时差为30d,晚开工15d 没有超过其总时差,所以不可提出工期索赔的申请。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属于双方共同的风险,停工损失的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承担(释义:天气原因只赔时间不赔钱),所以也不可提出费用索赔的申请。
E 工作:工期索赔不合理,费用索赔合理。事件三图纸晚到造成E 工作的停工10d 责任应由建设单位承担,但只能提出费用索赔的申请。因为E 工作有10d 的总时差,停工时间没有超过总时差,因此不可提出工期索赔的申请。根据09 版公路合同范本第1.6.1 新规定此项费用索赔还应考虑利润。
3.可索赔的费用为:10×(1.5 + 0.2)= 17 万元(事件三导致E 停工10d)。解析:监理人应在发出中标通知书之后42d内,向承包人免费提供由发包人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2 份,并向承包人进行技术交底。承包人需要更多份数时,应自费复制。由于发包人未按时提供图纸造成工期延误的,按第11.3 款的约定办理。【注:11.3 款是发包人造成的工期延误,应延长工期和(或)增加费用(费用索赔),并支付合理利润】
4.结合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应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有:高边坡处理方案,石方爆破方案,挡墙基础施工方案,桥梁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方案,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高处作业施工方案,水上水下作业施工方案,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等。
参考答案:↓
解析:
1.120÷5=24次周转,T=(5-1)×2+24×10=8+240=248d。可以参见图16-45
2.如果只有四个预制梁台座,120÷4=30次周转,T=(4-1)×2+30×10=6+300=306d。参见图16-46:
从第5片梁预制开始A工序出现的不连续是“窝工”,参见上图中“Δ”处。
3.如果有六个预制梁台座,参见图16-47,此时同一台座预制梁之间不连续,如果将台座作为工作面此时不连续是“间歇”,说明五个台座足够,出现了一个多余工作面(台座)。
参见图16-48更容易理解流水工期的计算,T=(120-1)×2+10=238+10=248d,与五台座相同。
4.在桥台的施工模板仅有一套的条件下,合理组织施工。因为西侧桥台基础为桩基,施工时间长(25d),而东侧桥台为扩大基础,施工时间短(8d),故应将原施工网络计划中西侧桥台和东侧桥台基础施工完毕后再施工东侧桥台的施工组织方案改为在东侧桥台和西侧桥台基础施工完毕后,再组织施工东侧桥台,这样改变一下施工组织方式,可以将该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缩短到55d,小于要求工期60d,也不需要增加费用。调整后的网络图如图16-49所示。
参考答案:↓
解析:
1.按顺序作业法组织四道涵洞施工的工期
T顺序=(6+2间歇+2+4+5)d+(7+2+2+3+4)d+(4+2+4+4+3)d+(5+2+4+5+4)d=74d。
2.流水步距计算和流水工期计算
(1)累加数列:
4.根据《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验收时还必须邀请建设单位代表参加。
5.基坑验收时缺漏的项目:土质情况、标高。
参考答案:↓
解析:
1.“开挖进尺3m”偏大;应该减小进尺(或:进尺宜为0.5~1.0m)
2.⑥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④,⑤,⑥,⑦;防水层:②,③;二次衬砌:①。
3.④;⑤
4.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正确的做法是:两侧混凝土保持分层、对称、均匀上升
5.评估方法;评估步骤;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对策建议。
参考答案:↓
解析:
1.(1)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2)影响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材料消耗等重要因素的环节。
(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环节。
(4)质量信息反馈中缺陷频数较多的项目。
2.(1)路基原地面处理,按施工技术合同或规范规定要求处理,并认真整平压实。
(2)分层压实,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使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参考答案:↓
解析:
1.路基土方工程(1~3km 路段)、排水工程(1~3km 路段)、砌筑防护工程(1~3km路段)、路面工程(1~3km 路段)。
2.计算“软土地基”分项工程的得分值和评分值,并评定等级如下:
(1)加权得分值=(70×2 + 94×3 + 85×2 + 92×3 + 90×1 + 96×1 + 85×2)÷
(2 + 3 + 2 + 3 + 1 + 1 + 2)= 87.43
(2)评分值= 87.43-1 = 86.43
(3)评分值大于75 分,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
参考答案:↓
解析:
1.路面基层的检验内容还有平整度与强度。
2.路面面层的检验内容还有平整度、弯沉值、渗水系数、摩擦系数。
3.检查频率均为每200m测4点,但路基中还应检查弯道上的HY、YH两点。检测中所用仪器有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钢尺等。
参考答案:↓
解析: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不属于扩大基础的主要控制点。
2.(1)桩位坐标控制;(2)钢筋笼接头质量。
3.基本要求:(1)成孔后应清孔,并测量孔径、孔深、孔位和沉淀层厚度,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2)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灌注时钢筋笼不应上浮;(3)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锚固长度。
实测项目:混凝土强度(△)、桩位、孔深(△)、孔径、钻孔倾斜度、沉淀厚度、桩身完整性(△)。
参考答案:↓
解析:
1.目的是使水能从路面区域及时排出。
2.首先清除混凝土路面并挖至稳定层,然后换填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材料。
3.① 错误,改为:路面破碎时,应先两边再中间(或先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再破碎行车道2和行车道3);
② 正确;
③ 错误,改为:为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灵活调整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
④ 错误,改为: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应切割移除。
4.仰斜式挡土墙。该种挡土墙的优点是:挡土墙墙背与开挖边坡较贴合,因而开挖和回填量均比较小;缺点是:挡土墙墙后填土不易压实,不便施工。
5.花岗岩碎石预算单价=(91+4.5×22)×(1+4%)×(1+2.5%)=202.54元/m3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完备,还应检测跨径(支座中心至支座中心)。
2.预拱度和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参考答案:↓
解析:
1.现场质量检查控制制度中,工序交接检查制度不完整,对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要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程序。另外,还应增加开工前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
2.钻孔桩的质量控制点还有:孔径的控制,钢筋笼接头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参考答案:↓
解析:
1.扩大基础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有:
(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
2.钻孔灌注桩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有:(1)桩位坐标控制;(2)垂直度的控制;(3)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4)清孔质量;(5)钢筋笼接头质量;(6)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3.明挖地基的主要检验内容如下:(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3)地基所用材料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参考答案:↓
解析:
1.质量控制点有错误和遗漏:柱身钢筋骨架质量控制应该是柱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柱身模板强度、刚度和支撑定位控制应该是柱身模板接缝错台控制。应当增加柱身垂直度控制。
2.按给定条件,不能进行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因为主要检测内容中没有混凝土强度检验。
参考答案:↓
解析:
1.质量控制点按以下原则分级设置:
(1)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2)影响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材料消耗等重要因素的环节。
(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环节。
(4)质量信息反馈中缺陷频数较多的项目。2.该技术人员所列的质量控制点不妥当,支架施工及后浇段收缩控制不是简支梁
桥的质量控制点。简支梁桥的质量控制点除上述的(3)、(4)、(5)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简支梁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2)预拱度的控制。
(3)大梁安装梁与梁之间高差控制。
(4)梁板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