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741题
使用后容易引起脱发的药物包括
A.多柔比星
B.红霉素
C.环磷酰胺
D.依托泊苷
E.紫杉醇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处理。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紫杉醇等容易引起脱发。
第1742题
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治疗时需要使用G-CSF的指征为
A.WBC<2.0x109/L
B.WBC<1.5x109/L
C.WBC<1.0x109/L
D.WBC<0.5x109/L
E.WBC<0.3x109/L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通常Ⅰ~Ⅱ度白细胞抑制不需处理,多可自然恢复且不影响下个疗程的化疗;Ⅲ度~Ⅳ度白细胞抑制需要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CSF 的用法分为治疗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①当白细胞总数下降至<2.0×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时开始应用,G-CSF5~7μg/kg体重,一般用到WBC>10×109/L。②预防性用药:如果患者上个疗程化疗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为了使下个疗程化疗能够正常进行,可以预防性用G-CSF3~5μg/kg体重,多于化疗结束48h开始用药,用到患者安全度过白细胞的最低点而开始回升后,多数需用7~10天。
第1743题
可引起手足综合征,严重时水泡、溃疡伴随剧烈疼痛的抗肿瘤药物
A.柔红霉素
B.氟尿嘧啶
C.卡培他滨
D.白消安
E.博来霉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皮肤不良反应。氯尿嘧啶可沿静脉出现迂回线状色素沉着和迅速晒黑而无灼痛或红斑。博来霉素可在躯干部引起鞭打状色素沉着和膝肘部及甲周色素沉着。白消胺可引起弥漫性青铜色色素沉着,酷似Addison病。卡培他滨可引起手足综合征,初期出现手掌、足底、指(趾)末端感觉异常、刺痛感、麻木、充血,可伴有皮肤增厚、粗糙等,继而出现疼痛、皲裂、脱皮,严重患者可出现水泡、溃疡伴随剧烈疼痛。
第1745题
应嘱患者避免冷饮冷食,避免暴露于低温或接触冰冷物体以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比较特殊,常累及感觉神经末梢,表现为肢端麻木,面部、咽喉部感觉异常,遇冷刺激时加重,可导致喉部痉挛,甚至呼吸困难。因此,奥沙利铂用药期间应嘱患者避免冷饮冷食,避免暴露于低温或接触冰冷物体。卡培他滨等药物可引起手足综合征,初期表现为手掌、足底、指(趾)末端感觉异常、刺痛感、麻木、充血,可伴有皮肤增厚、粗糙等,继而出现疼痛、皲裂、脱皮,严重患者可出现水疱、溃疡伴随严重疼痛;可告知患者采取如穿戴宽松的鞋袜和手套,避免反复揉搓手脚,避免长时间阳光直射等措施予以预防。
第1746题
蒽环类抗肿瘤药可引起
A.出血性膀胱炎
B.溶血性尿毒症
C.心脏毒性
D.末梢神经炎
E.肺纤维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
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蒽环类有心脏毒性;丝裂霉素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博来霉素引起肺纤维化;紫杉醇、长春新碱、奥沙利铂容易引起外周神经炎。
第1747题
患者,女, 65岁,因乳腺癌接受第二周期化疗。禁用的止吐药物是
A.甲氧氯普胺
B.昂丹司琼
C.地塞米松
D.苯海拉明
E.阿瑞匹坦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化疗药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处理。
选项均为止吐药,乳腺癌患者禁用甲氧氯普胺止吐。所以正确答案为“甲氧氯普胺”。
【考点延展】止吐药分类
①多巴胺受体阻断剂(甲氧氯普胺);
②5-HT3受体阻断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
③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
④抗胆碱药和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及NK-1受体阻剂(阿瑞匹坦)。
第1748题
患者,男,大肠癌晚期,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迟发性腹泻,应给予的对抗措施,正确的是
A.立即开始服用洛哌丁胺胶囊,每次2mg,每日3次
B.立即开始服用洛哌丁胺胶囊,初次服用4mg,随后每8小时给药一次
C.尽早口服洛哌丁胺胶囊4mg,随后每2小时服用2mg,直至末次水样便停止后12小时,但每日总剂量不能超过16mg
D.尽早口服洛哌丁胺胶囊4mg,随后每2小时服用2mg,不得少于3日
E.尽早口服洛哌丁胺胶囊4mg,随后每2小时服用2mg,直至腹泻停止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洛哌丁胺的用法。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数日后一旦出现大便性状改变甚至水样便,应尽早口服洛哌丁胺胶囊4mg,随后每2小时服用2mg,直至末次水样便停止后12小时,但每日总剂量不能超过16mg。洛哌丁胺服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引起依赖性。
第1749题
具有肾毒性,需要大量输注时,需同时给与利尿剂的是
A.氨氯地平
B.顺铂
C.紫杉醇
D.多柔比星
E.谷光甘肽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肾脏毒性。铂类药物中的顺铂是可引起肾毒性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血清肌酐升高,充分的水化和碱化尿液可以预防肾毒性的发生。
第1750题
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包括
A.骨髓抑制
B.肺毒性
C.神经毒性
D.腹泻
E.血性膀胱炎
参考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环磷酰胺主要的毒副作用为出血性膀胱炎,另外还可以引起脱发和骨髓抑制等。
第1751题
环磷酰胺可引起
A.出血性膀胱炎
B.溶血性尿毒症
C.心脏毒性
D.末梢神经炎
E.肺纤维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的肾脏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急性或亚急性反应指在用药后当时和疗程内出现的过敏、恶心呕吐、腹泻、血像和肝肾功能变化、手指麻木、皮疹、手足综合征和脱发等。长期不良反应指在停药后甚至停药多年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神经毒性、造血功能障碍、间质性肺炎、心脏毒性、皮肤色素沉着、内分泌失调、畸胎、继发第二肿瘤、免疫抑制、不育等。部分药物还有特殊毒性反应,如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蒽环类的心脏毒性、丝裂霉素引起溶血性尿毒症、博来霉素引起肺纤维化以及紫杉醇、门冬酰胺酶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
第1754题
可导致间质性肺炎,应定期行胸部X线或肺功能检查,早诊早治;一旦出现,应停药、吸氧并尽早给予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预防、治疗措施。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可导致间质性肺炎,一旦出现,应停药、吸氧并尽早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等尿道刺激症状,继而出现血尿,异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风险更高;因此,治疗时需同步给予美司钠解救,预防剂量通常为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剂量的20%。长春新碱引起的神经毒性常表现为肢端麻木及感觉异常,可应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等减轻症状。
第1755题
属于癌痛治疗第二阶段止痛药物为
A.吗啡
B.曲马多
C.羟考酮
D.美沙酮
E.二氢埃托啡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疼痛控制的总体原则。按阶梯给药:按照疼痛的程度和性质选用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物。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指NSAIDs药物,对轻度疼痛疗效肯定,并可以增强二、三阶药物的效果,有封顶效应。当疼痛得不到缓解时,不宜换用另一种NSAIDs类药物,应该直接升到第二阶梯。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二氢可待因、曲马多等。首次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加NSAIDs有良好效果,目前有很多弱阿片类与NSAIDs药物的复合剂,弱阿片类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往往被复合制剂中有封顶效应的NSAIDs剂量所限。第三阶梯: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药物种类及剂型多,合理使用将使90%以上的中重度疼痛患者免除疼痛。无封顶效应,即无天花板效应。主要药物有吗啡(有多种剂型,如注射剂,即释、缓释口服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美沙酮、二氢埃托啡、羟考酮。
第1756题
关于晚期癌症患者缓和医疗的说法,正确的有
A.正视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 , 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
B.全面管理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C.尽可能尝试现有治疗方法,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D.总体原则是“尊重、有益、不伤害和公平”
E.提倡跨学科团队(包括医疗、护理、营养、心理支持、志愿者服务)提供“全人性化管理”服务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疼痛控制的总体原则。
缓和医疗多针对肿瘤患者,当晚期出现转移后,不再针对原发病治疗,改为对不适症状的缓解:也可称之为直接针对患者“身、心、灵”的治疗措施而不是针对疾病本身。所以“尽可能尝试现有治疗方法,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说法是错误的。
第1757题
关于癌痛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疼痛评估是规范化镇痛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B.需要根据疼痛的强度选择理想的药物
C.按需给药
D.对于预期生命小于2周的患者,不推荐过度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E.止痛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减轻痛苦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疼痛控制的总体原则。在疼痛控制的总体原则中是“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
第1758题
临终关怀是对于预期寿命少于几个月的慢病终末期患者的一项特殊疗护项目
A.12
B.10
C.6
D.5
E.3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对于预期寿命少于6个月的慢病终末期患者的一项特殊疗护项目,考虑到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参考台湾的翻译,称为安宁疗护。
第1759题
和缓医疗总的原则不包括
A.尊重
B.有益
C.不伤害
D.无痛苦
E.公平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和缓治疗总原则。尊重,有益,不伤害和公平。尊重是指尊重患者的意愿和价值观,保障个人的行动权利,但是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有益是指医生对患者的职责是减轻痛苦,恢复健康(如果可能)及保护生命;公平是指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医生们有责任做到不存偏见,在医疗中应在资源合理使用方面保证公众利益。
第1760题
下列药物中属于弱阿片类药物的为
A.吗啡
B.可待因
C.羟考酮
D.哌替啶
E.美沙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按阶梯给药。按照疼痛的程度和性质选用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物。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指NSAIDs药物,对轻度疼痛疗效肯定,并可以增强二、三阶药物的效果,有封顶效应。当疼痛得不到缓解时,不宜换用另一种NSAIDs类药物,应该直接升到第二阶梯。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二氢可待因、曲马多等。首次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加NSAIDs有良好效果,目前有很多弱阿片类与NSAIDs药物的复合剂,弱阿片类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往往被复合制剂中有封顶效应的NSAIDs剂量所限。第三阶梯: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药物种类及剂型多,合理使用将使90%以上的中重度疼痛患者免除疼痛。无封顶效应,即无天花板效应。主要药物有吗啡(有多种剂型,如注射剂,即释、缓释口服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美沙酮、二氢埃托啡、羟考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