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41题
在消化性溃疡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为
A.Hp感染
B.胃酸
C.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D.黏膜血流减少
E.前列腺素E分泌过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PU的发病机制分三个方面: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即“无酸不溃疡”。②幽门螺杆菌感染,约90%的DU和80%的GU均由Hp感染所致。HP破坏胃黏膜屏障(“屋顶”),致使H+反向弥散(“漏雨”),即“尾漏学说”。根除Hp,修复“屋顶”,可以显著降低PU的复发率。③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修复能力下降,以药物性溃疡和应激性溃瘍为代表。这些因素叠加增加发病风险,如Hp阳性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增加PU或胃黏膜损伤的风险,建议先根除Hp。
第1442题
消化性溃疡病的攻击因子包括
A.吸烟
B.碳酸氢盐分泌
C.严重创伤使得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受损
D.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
E.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攻击因子
包括:①胃酸与胃蛋白酶:遗传、饮食、精神因素、胃排空延缓、以及慢病(如肝硬化、肺心病、尿毒症、充血性心衰等)均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肿瘤,刺激胃酸大量释放;②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③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E合成,其他如糖皮质激素、某些抗肿瘤药、口服铁剂或氯化钾等可直接损害黏膜屏障,氯吡格雷延缓溃疡的愈合;④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脑病变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使得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受损;⑤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其中胆盐、磷脂酶A和胰酶等破坏胃黏膜屏障;⑥吸烟,胃黏膜血流量下降;⑦酒精,直接破坏黏膜屏障。其中胃酸、Hp和NSAIDs是最主要的病因。
第1443题
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主要并发症是
A.穿孔
B.胃癌
C.出血
D.心肌梗死
E.幽门梗阻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并发症。
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是消化道溃疡主要的并发症。胃溃疡是否会发生癌变尚无定论。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和消化性溃疡也无直接联系,所以不选“胃癌”“心肌梗死”。
第1444题
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病因是
A.吸烟
B.遗传因素
C.化学物质的刺激
D.强烈的精神刺激
E.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消化性溃病病的诱因。大约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由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第1445题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表现包括
A.病程长
B.节律性
C.无明显症状
D.易反复发
E.无规律上腹隐痛或不适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上腹痛并有如下特点:①慢性病程: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②复发性:反复发作,常有季节性,常在秋冬及冬春之交发病。③节律性:DU常表现为饥饿痛(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持续至下餐进餐后缓解)、夜间痛或清晨痛;GU表现为餐后痛(餐后约1h出现,持续1~2h后缓解)。
2.不典型表现
缺乏上述特异性表现,仅为无规律上腹隐痛或不适,可伴上腹胀、灼热、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可无症状,而是以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PU并发症就诊。
3.体征
局限性上腹压痛。
第1446题
患者,男,72岁,患有十二指肠溃疡,青霉素皮试阳性,首选的四联治疗方案中抗生素组合是
A.四环素+甲硝唑
B.四环素+左氧氟沙星
C.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D.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E.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阿莫西林是根除Hpylori治疗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首选四环素替代阿莫西林,组合为:①四环素+甲硝唑;②四环素+呋喃唑酮;③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又因喹诺酮类有心脏毒性,不建议应用于老年人。
第1447题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方案典型组方中不包括的药物是
A.铋剂
B.甲硝唑
C.克拉霉素
D.质子泵抑制剂
E.组胺H2受体阻断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一线方案典型组方中包括铋剂、甲硝唑、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或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如果以“组胺H2受体阻断剂”替代“质子泵抑制剂”根除率会降低;一线方案典型组方中不包括组胺H2受体阻断剂。
第1448题
下列药物中,可引起黑便的药物为
A.铝碳酸镁
B.枸橼酸铋钾
C.硫糖铝片
D.复方氢氧化铝
E.莫沙必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枸橼酸铋钾的不良反应。枸橼酸铋钾的不良反应有黑便,大量长期服用可有脑、肾毒性。
第1449题
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仍可重复应用的抗菌药物有
A.阿莫西林
B.左氧氟沙星
C.克拉霉素
D.四环素
E.呋喃唑酮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由于克拉霉素、甲硝唑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治疗失败后易产生耐药性,原则上不可重复应用。重复应用甲硝唑需优化剂量(甲硝唑增加至1600mg/d),如初次治疗己用了优化剂量,则不应再次使用。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仍很低,目前应用这些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尚不需要顾虑是否耐药,因此治疗失败后仍可应用。
第1450题
消化性溃疡抗Hp的四联疗法正确的是
A.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法莫替丁+胶体果胶铋
B.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阿奇霉素+胶体果胶铋
C.胶体次碳酸铋+硫糖铝+甲硝唑+胶体果胶铋
D.胶体次碳酸铋+哌仓西平十替硝唑+胶体果胶铋
E.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果胶铋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目前推荐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2种抗生素+PPI+铋剂)。四联疗法中抗生素推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其中不包含“阿奇霉素”。所以正确答案选择“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果胶铋”。
第1451题
消化性溃疡抗Hp的四联疗法正确的是
A.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次碳酸铋
B.奥美拉唑+甲硝唑+阿奇霉素+胶体次碳酸铋
C.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体次碳酸铋+甲硝唑
D.西咪替丁+胶体次碳酸铋+哌仑西平+替硝唑
E.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硫糖铝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四联疗法,根除率较高,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7-l4天;
第1452题
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效果的评估,多采用什么方法
A.内镜检查
B.尿素酶试验
C.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D.粪便隐血试验
E.是否有对应临床症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多数患者根除Hp后不需要复查胃镜,可采用非侵入性方法检测,尿素呼气试验是其中的最佳选择。评估应该根除治疗结束后4-8周进行,注意:需停用PPI至少2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至少4周。
第1453题
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应用中,餐后1-2h服用的是
A.抗酸药(复方碳酸钙)
B.质子泵抑制剂
C.胃黏膜保护剂
D.解痉、镇痛药
E.组胺H2受体阻断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用药。抗酸药(复方碳酸钙)应饭后1-2小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餐前半小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餐前服用;镇痛药不宜服用;组胺H2受体阻断剂餐后或睡前服用。其中强调饭后1-2小时服用的是抗酸药(复方碳酸钙)。
第1454题
抗消化性溃疡常规治疗错误的是
A.用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和止痛
B.口服抗酸药作为辅助治疗
C.口服抑酸剂
D.胃黏膜保护剂
E.一般提倡单一用药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般采用联合用药,包含抑酸药(PPI、H2RA)、黏膜保护剂等。所以选项“一般提倡单一用药”说法是错误的。
第1455题
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抑制胃酸分泌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是
A.丙谷胺
B.哌仑西平
C.西咪替丁
D.奥美拉唑
E.三硅酸镁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抗溃疡治疗。奥美拉唑、西咪替丁、丙谷胺和哌仑西平属于抑酸剂;三硅酸镁是抗酸药。
第1456题
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应用中,餐后口服、不宜与促胃动力药联合应用的是
A.抗酸药
B.质子泵抑制剂
C.胃黏膜保护剂
D.解痉、镇痛药
E.组胺H2受体阻断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用药。质子泵抑制剂不耐酸,服用时不宜嚼碎。抗酸药的作用是中和胃酸,餐后1-2小时服。组胺H2受体阻断剂餐后口服比餐前效果好:不宜与促胃动力药联合应用。
第1457题
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应用中,服用时不宜嚼碎的是
A.抗酸药
B.质子泵抑制剂
C.胃黏膜保护剂
D.解痉、镇痛药
E.组胺H2受体阻断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用药。质子泵抑制剂不耐酸,服用时不宜嚼碎。抗酸药的作用是中和胃酸,餐后1-2小时服。组胺H2受体阻断剂餐后口服比餐前效果好:不宜与促胃动力药联合应用。
A.雷贝拉唑
B.克拉霉素
C.枸橼酸铋钾
D.阿莫西林
E.氨氯地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抗溃疡治疗药物不良反应。
铋剂可引起口巾有氨味、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便秘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导致铋性脑病。
【考点延展】
①PPI(尤其是奥美拉唑)可抑制CYP2C19,从而降低氯吡格雷的疗效,应避免与氯吡格雷合用,可选用泮托拉唑、雷贝拉唑。
②根除幽门螺杆菌首选阿莫西林。
③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餐后立即口服,提高抗菌药在胃内存留时间,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