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61题
有关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茵药物
C.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D.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禁止给予抗茵药物经验性治疗
E.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首先应确诊患者是否为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如果不是,则不能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属于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确证患者为细菌感染后,尤其是重症感染患者,应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和合适的治疗药物。因为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在未确定前应给予经验性治疗;待病原菌确证之后,决定是否维持原治疗方案或调整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选择好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第762题
有关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后立即撤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宜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
C.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D.治疗全身性感染或器官组织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E.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宜联合用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原则。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应继续使用3~4天,防止有残留的致病菌复活,导致感染控制不彻底。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隐球菌脑膜炎,可减少两性霉素B用量,减低其毒副作用。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使用时,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产生杀菌效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宜联合用药,且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控制不及时延误病情。
第763题
有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与给药方案,说法正确的有
A.首选静脉输注给药,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h给药
B.预防大肠埃希菌感染,首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预防感染,术前1~2h静脉滴注
C.手术时间短于2h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手术时间超过3h或药物半衰期短,术中可追加给药一次
D.预防用药时间不宜超过48h
E.头孢菌素类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预防感染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与给药方案。一般首选静脉滴注给药,在术前0.5~lh给药;如果给药时间长的药物(如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在术前1~2h给药。因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故预防大肠埃希菌感染不宜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手术在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h。清洁一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h。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h,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第764题
对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清洁手术(I类切口),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B.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
C.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医疗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氨曲南预防感染
D.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E.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
I类切口手术器官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Ⅳ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感染风险或已经感染,须进行抗菌药物预防。预防用药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选择有针对性的抗菌药,如手术部位易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那么首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果手术医疗机构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那么应首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而不是氨曲南,因氨曲南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如果手术发生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高,应选择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的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第765题
Ⅰ类手术切口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应评判为
A.有禁忌证用药
B.无适应证用药
C.过度治疗用药
D.盲目联合用药
E.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Ⅰ类切口手术器官为人体无菌部位,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如需考虑预防用药,通畅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766题
发热的判断标准是指人体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腋下温度超过
A.36.7℃
B.37.0℃
C.37.3℃
D.37.6℃
E.37.9℃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临床表现。当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昼夜间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
第767题
发热的程度按体温状况分级。“低热”者的体温是
A.37℃以上
B.41℃以上
C.37.4℃一38℃
D.38.1℃~39℃
E.39.1℃-41℃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临床表现。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37.4-38℃(99.14-100.4F)
中等热 38.1-39℃ (100.58-102.2F)
高热 39.1-41℃ (102.38-105.8F)
超高热 41℃ (105.8F)及以上
第768题
以下对“发热的指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腋下温度超过37.0℃
B.口腔温度超过37.3℃
C.直肠温度超过37.6℃
D.腋下温度超过37.6℃
E.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临床表现。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0℃、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
第769题
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对乙酰氨基酚的优势是
A.可作用缓和而持久
B.大剂量对肝脏有损害
C.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
D.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
E.对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比对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对为肠道刺激小,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
第770题
治疗发热成人服对乙酰氨基酚,每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1日用量不宜超过
A.2.0g
B.3.0g
C.4.0g
D.4.5g
E.5.0g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大剂量对肝脏有损害,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成人一次0.3~0.6g,每隔4小时1次,或一日4次,用于退热一日安全剂量不宜超过2g;儿童按体重一次10~15mg/kg,或按体表面积一日1.5g/m2,每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每日小于4次,用药不超过3天。
第772题
伴有呕吐的儿童退热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退热药用法。肠溶片制剂在胃中不崩解,对胃无刺激性,一般都选择空腹或餐后2h服用。伴有呕吐的儿童退热不宜口服用药,可选用其他给药途径,如栓剂。
第773题
“对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比对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强”的是
A.布洛芬
B.贝诺酯
C.阿司匹林
D.吲哚美辛
E.对乙酰氨基酚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药物治疗。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比对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
第774题
儿童高热首选的药物是
A.美洛昔康
B.尼美舒利
C.对乙酰氨基酚
D.塞来昔布
E.依托考昔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药物治疗。因为儿童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时期,容易发生高热,儿童使用退热药需根据年龄,病情和健康状况选用恰当的给药方法、品种、剂型和剂量。一般医生推荐的品种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第775题
下列关于解热镇痛药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A.多数宜在餐后服用
B.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减量
C.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会掩盖病情
D.布洛芬可作为首选退热药
E.解热镇痛药大多有交叉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发热的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道刺激小,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是首选的退热药。
第776题
就儿童退热选用解热镇痛药的有关事宜.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A.儿童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Reye’s综合征
B.儿童体温达到37.5℃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
C.儿童体温达到38℃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
D.儿童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
E.儿童退热最好选用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甚酚的滴剂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注意事项。儿童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适当用药,最好选用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不宜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夷综合征。对乙酰氨基酚儿童用量应先基于体重,其次为年龄。
第777题
4岁儿童出现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应避免服用含有哪种成分的感冒药
A.布洛芬
B.阿司匹林
C.氯苯那敏
D.对乙酰氨基酚
E.金刚烷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第778题
“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的主要原因是
A.可能引发哮喘
B.可能导致酸中毒
C.可能导致血管性水肿
D.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症
E.可能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
第779题
感冒治疗中,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的原因是
A.可出现黄疸
B.可出现Reye综合征
C.可出现难治性皮疹
D.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E.可出现骨关节损害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感冒治疗中,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第780题
患者,男, 67岁,诊断为骨性关节炎,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宜选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骨性关节炎全身止痛药用药原则。
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非选择性的传统NSAIDs相比,能明显减少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危险性较高的老年人,宜服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选项中“美洛昔康”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