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2005题)


第721题

服用辛伐他汀患者,应定期监测的生化指标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722题

临床注射肝素患者,应定期监测的生化指标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INR测定主要用于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抗凝效果的监测。PT主要用于监测肝素类抗凝效果。辛伐他汀长期服用有横纹肌溶解毒性,应定期监测横纹肌功能指标,即血肌酸激酶。


第723题

能客观地反映过去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增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及其他高血糖状态。


第724题

在一定范围内,其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的指标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限制动脉壁胆固醇的积存速度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呈负相关。

【考点延展】

①TG:甘油三酯;

②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③TC:总胆固醇


第725题

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限制动脉壁胆固醇的积存速度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其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呈负相关的生化检查指标是


A.胆固醇

B.三酰甘油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E.乳糜微粒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血脂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主要在肝脏合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出体外。其在限制动脉壁胆固醇的积存速度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呈负相关。


第726题

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为


A.胆固醇

B.三酰甘油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糖化血红蛋白

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三酰甘油。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是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主要在肝脏合成;此外,人体的小肠黏膜在类脂吸收后也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三酰甘油大约占总脂的25%,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并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合成。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三酰甘油水平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


第727题

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出体外。其在限制动脉壁胆固醇的积存速度和促进胆固醇的清除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HDL-C水平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呈负相关。 


第728题

是人体储存能量的形式,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合成的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三酰甘油。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是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主要来源于食物。内源性的主要在肝脏合成;人体的小肠黏膜在类脂吸收后也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三酰甘油大约占总脂的25%,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并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合成。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三酰甘油水平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 


第729题

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可将胆固醇运输到肝外组织的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在血浆中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转变而来的,其合成部位主要在血管内,降解部位在肝脏。LDL-C是空腹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约占血浆脂蛋白的2/3。其是运输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主要运载工具。LDL-C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变程度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第730题

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可影响含量水平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对胆固醇的影响。药物服用避孕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可影响胆固醇水平升高。


第731题

影响脂代谢、致使总胆固醇异常升高的药物有


A.避孕药

B.氯氮平

C.普伐他汀

D.甲状腺激素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对胆固醇的影响。药物原因导致胆固醇升高的有:避孕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氯氮平)。


第732题

人体健康参数:血脂水平正常值(区间)是


A.LDL-C<27mmol/L,甘油三酯<1.5mmol/L

B.LDL-C<2.9mmol/L,甘油三酯<1.6 mmol/L

C.LDL-C<3.lmmol/L,甘油三酯<1.6 mmol/L

D.LDL-C<3.4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E.LDL-C<3.3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血脂正常值。人体健康参数:血脂水平正常值(区间)是LDL-C<3.4mmol/L,甘油三酯正常参考范围0.56-1.70mmol/L.


第733题

以下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中,能提示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的是


A.血清TC升高、TG升高或HDL-C降低

B.血清TC升高、TG降低或LDL-C升高

C.血清TC升高、TG降低或HDL-C升高

D.血清TC升高、TG升高或CK降低

E.血清TC升高、TG升高或CK升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能反应血脂和动脉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既能提示动脉硬化又能提示高脂血症:血清TC升高、TG升高或HDL-C降低,本题中CK是磷酸激酶,为诊断骨骼肌和心肌疾病最敏感的指标。


第734题

容易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的药物是


A.华法林

B.普通肝素

C.利伐沙班

D.口服避孕药

E.低分子肝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的药物。

口服避孕药可以导致女性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其他选项中药物都是抗凝药,可延长PT。


第735题

以下维生素类药物中,最可能导致纤维蛋白原增多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凝血酶原时间。维生素K参与凝血酶原的合成,故补充维生素K可以使凝血酶原增加,从而促进凝血。


第736题

我国规定,使用华法林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关于测定INR的原则,下述错误的是


A.用药前必须测定基线值

B.给药第一天可以不测

C.给药第二天可以不测

D.给药第三天可以不测

E.给药第三天必须测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华法林时测定INR的原则。给药前和给药第三天必须测定,给药第一天和第二天可以不测。


第737题

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的有效安全范围是


A.0.8~1.5

B.1.5~2.0

C.2.0~3.0

D.3.0~4.0

E.4.0~4.5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临床意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正常参考范围:为0.8~1.5。国人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INR的安全有效范围通常为2.0~3.0。INR最高警戒点为3.0,超过3.0时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小于1.5时则血栓的发生率增加。


第738题

我国规定,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起始剂量一般是每日


A.3ug

B.30ug

C.3mg

D.30mg

E.300ug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临床意义。我国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一般从每日3mg开始,用药前必须测定基线INR,用药的第一和第二天可以不测定INR,第三天必须测定INR,根据INR确定下次服用华法林的剂量。


第739题

一新生儿确诊感染乙型肝炎,提示其生母妊娠期间血清学检查结果是


A.HBsAg为阳性

B.HBeAg为阳性

C.HBsAg,HBeAg均为阳性

D.HBsAB.HBeAg均为阳性

E.HBsAg,HBeAb均为阳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其感染的阳性率为70-90%。


第740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

B.HBcAb主要包括lgM和lgG两型,其中HBc-lgG常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C.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检测出HBsAg、HBeAg和HBcAb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

D.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检测出HBsAb、HBeAb和HbcAb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

E.HBcAb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项指标,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可以抑制HBV的增殖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也非中和抗体,不能抑制HBV的增殖,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项指标,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常紧随HBsAg和HBeAg之后出现于血清中,主要包括IgM和IgG两型,抗HBc-IgM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的判断均有较大的价值,因此,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如在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见AST及ALT升高,为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应尽快隔离。“小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