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41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A.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
B.牛皮癣、湿疹、天疱疮
C.肺吸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D.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E.高脂血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3)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别学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4)药物 应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芐、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等抗生素。
(5)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6)传染病 猩红热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肾上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
第642题
过敏性疾病、皮肤病与寄生虫病可呈现
A.淋巴细胞增多
B.单核细胞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结核病、水痘、嘛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血液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肺炎等)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血液病,创伤及中毒(铅、铋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等。
第646题
泼尼松主要会造成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对血细胞的影响。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可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烟酸、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氯霉素、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利奈唑胺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第647题
血液病、创伤及铅、铋中毒可呈现
A.淋巴细胞增多
B.单核细胞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结核病、水痘、嘛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血液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肺炎等)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血液病,创伤及中毒(铅、铋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等。
第648题
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可呈现
A.淋巴细胞增多
B.单核细胞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结核病、水痘、嘛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血液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肺炎等)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血液病,创伤及中毒(铅、铋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等。
第649题
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会使淋巴细胞
A.先增多后减少
B.减少
C.不稳定
D.先减少后增多
E.增多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1)传染病 白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
(2)血液病 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绝对性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也可引起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多
(3)移植排斥反应
第650题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可呈现
A.淋巴细胞增多
B.单核细胞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单核细胞的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结核病、水痘、嘛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血液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肺炎等)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血液病,创伤及中毒(铅、铋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等。
第651题
对于男性成人而言,下列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值属于正常的是
A.14mm/h
B.16mm/h
C.18mm/h
D.20mm/h
E.22mm/h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红细胞沉降率。
男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参考区间为0-15mm/h。
【考点延展】女性红细胞沉降率:0-20mm/h。
第652题
氯霉素可引起
A.血小板计数增高
B.血小板计数降低
C.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D.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E.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氯霉素、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利奈唑胺等可引起血小板计数降低。此外,氯霉素也能引起白细胞计数降低。
第653题
镰形细胞贫血时,红细胞形态不利于缗线状聚集,实验室检查可发现
A.血沉加快
B.血沉减慢
C.血红蛋白计数增多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单核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红细胞沉降率的临床意义。血沉增快与贫血程度相关,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但是当小细胞低四色素性贫血时,因红细胞体积较小,血红蛋白不足而血沉缓慢;镰形细胞贫血时,红细胞形态不利于缗钱状聚集,血沉减慢。
第654题
以下所列药物中,最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是
A.呋噻米
B.硝酸甘油
C.维生素E
D.阿司匹林
E.对乙酰氨基酚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血药肝素、依诺肝素、磺达肝葵那也可引起血小板较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第655题
成人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区间是
A.(100-300)×109/L
B.(200-300)×109/L
C.(4.0-10,0)×109/L
D.(11.0~12.0)×lO9/L
E.(15.0-20.0)×109/L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的正常参考区间为(100~300)×109/L。
第656题
以下所列药物中,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是
A.氯霉素
B.磺胺类药
C.头孢菌素
D.甲砜霉素
E.氯吡格雷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药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葵那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第657题
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是
A.酚磺乙胺
B.泼尼松龙
C.西洛他唑
D.人促红素
E.氯霉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血小板数减低的临床意义。①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造血功能损伤(再障、贫血、急性白血病)、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风疹、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以及母亲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导致婴儿血小板减少症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变态反应,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外循环及脾功能亢进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⑤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血药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类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第658题
血糖正常、尿葡萄糖阳性主要见于
A.心肌梗死
B.糖原累积症
C.肾性肾小球肾炎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功能性α、β细胞胰腺肿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尿葡萄糖的临床意义。血糖正常性糖尿: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也称肾性糖尿。主要见于肾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等。
第659题
以下药物中,可能使尿液酸碱度降低的是
A.氯化钾
B.氯化钠
C.氯化铵
D.硫酸镁
E.硫酸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尿常规检查。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值降低。
第660题
以下数据中,血清白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在正常参考区间的是
A.>1
B.1.5:1
C.2.0:1
D.2.5:1
E.1.5:1—2.5:1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尿蛋白参考值。血清白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在正常参考区间的是1.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