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21题
若正在接受IFNa治疗的乙肝患者意外妊娠,建议向妊娠妇女和家属充分告知风险,由其决定是否继续妊娠,若决定继续妊娠则要换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NAs的特殊人群用药。
若正在服用恩替卡韦,可不终止妊娠,建议更换为TDF继续治疗;若正在接受IFNa治疗,建议向妊娠期妇女和家属充分告知风险,由其决定是否继续妊娠,若决定继续妊娠则要换用TDF(替诺福韦酯)治疗。
第1322题
拉米夫定与利福平合用时,两药的药动学变化是
A.促进拉米夫定的代谢
B.抑制拉米夫定的代谢
C.促进利福平的代谢
D.抑制利福平的代谢
E.无代谢上的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核苷(酸)类抗肝炎病毒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核苷(酸)类抗肝炎病毒药不是细胞色素P450 (CYP450)酶系统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服用通过抑制或诱导CYP450系统而代谢的药物对NAs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而且,同时服用NAs对己知的CYP底物的药代动力学也没有影响。
第1323题
以下属于核苷酸类抗肝炎病毒药物的有
A.拉米夫定
B.替比夫定
C.恩替卡韦
D.阿德福韦酯
E.替诺福韦酯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核苷(酸)类抗肝炎病毒药物的分类。
核苷(酸)类药物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选择,包括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
第1324题
核苷(酸)类抗肝炎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肌酸激酶升高
B.乳酸性酸中毒
C.肾小管功能障碍
D.软骨病
E.低磷血症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核苷(酸)类抗肝炎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1) NAs可导致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其中以替比夫定引起的最为常见,可表现为无症状的CK升高,或出现肌痛、肌炎和肌无力等症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对CK定期监测。(2) NAs类药物因具有线粒体毒性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的潜在风险。(3)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治疗2~9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累计发生率高达15%。(4) NAs类药物对肾小管的损害引起低磷血症、骨质矿化不足进而发展成为软骨病。(5) CHB患者使用替比夫定存在周围神经病变风险。
第1325题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不良反应包括
A.流感样症候群
B.骨髓抑制
C.精神异常
D.自身免疫病
E.视网膜病变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不良反应。
(1)流感样症候群:发热、头痛、肌痛和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或用药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2)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计数≤0.75×l09/L和(或)血小板计数<50×l09/L,应降低剂量;1~2周后复查,如恢复则增加至原量。中性粒细胞计数≤0.5×l09/L和(或)血小板计数<25×l09/L,则应暂停使用。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者,可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3)精神异常: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应及时停用,必要时会同精神心理方面的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4)自身免疫病:部分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仅少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血小板计数减少、银屑病、白斑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应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诊治,严重者应停药。(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视网膜病变、间质性肺炎、听力下降、肾脏损伤、心血管并发症等,应停止治疗。
第1326题
用于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的抗病毒药
A.阿昔洛韦
B.利巴韦林
C.阿糖腺苷
D.碘苷
E.金刚烷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利巴韦林的适应症。
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肝功能代偿期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考点延展】阿昔洛韦、阿糖腺苷属于抗疱疹病毒药,金刚烷胺属于抗流感病毒药。
第1327题
下列关于利巴韦林作用机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抑制病毒合成酶
B.减少病毒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C.破坏病毒复制与传播
D.可竞争性抑制DNA多聚酶
E.可自黏膜部分吸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
利巴韦林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不完全清楚。本药并不改变病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药,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三磷酸鸟苷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制。
第1328题
下列关于利巴韦林注意事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B.哺乳期妇女暂停哺乳
C.除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外,也可用于其他病毒性眼病
D.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E.严重贫血者慎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利巴韦林用药注意事项。
(1)严重贫血、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2)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授乳。(3)若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可能会产生与全身用药相似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和血象的异常。(4)本品不宜用于其他病毒性眼病。
第1329题
为喹啉类衍生物,对红外期无效,能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的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奎宁
C.氨苯砜
D.青蒿素
E.伯氨喹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奎宁为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还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抵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对红外期无效,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疟,但对恶性疟的配子体亦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
【考点延展】青蒿素类药物主要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
第1330题
下列关于氯喹说法正确的是
A.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具杀灭作用
B.在肝中浓度高,可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的阿米巴肝脓肿
C.大剂量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D.大剂量可致金鸡纳反应
E.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氯喹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具杀灭作用,在肝中浓度高,可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的阿米巴肝脓肿,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大剂量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日剂量超过1000mg/d时,可导致“金鸡纳”反应。
第1331题
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乙胺嘧啶,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消化道症状等。
第1332题
高效、低毒,通过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生物膜、蛋白质等的药物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青蒿素通过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的生物膜、蛋白质等最终导致虫体死亡。其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
第1333题
对耐氯喹的脑型疟患者,应选用
A.奎宁
B.左旋咪唑
C.伯氨喹
D.哌嗪
E.噻嘧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适应症。
奎宁用于治疗耐氯喹和耐多种药物虫株所致的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间日疟。
第1334题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强大而迅速的杀灭作用
B.对耐氯喹虫株感染有良好疗效
C.口服吸收迅速,有首过消除
D.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型疟有效
E.属于病因性预防首选药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青蒿素通过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的生物膜、蛋白质等最终导致虫体死亡。其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青蒿素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有首关效应,导致血浆药物浓度较低,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也易透过血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故对脑型疟有效。其体内代谢较快,有效血浆药物浓度维持时间短,不利于彻底杀灭疟原虫,故复发率较高。临床用于控制间日疟和恶性疟的症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用于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疟和黄疸型疟疾。该药应用后复发率较高,与伯氨喹合用可降低复发率。疟原虫可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合用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可延缓耐药性发生。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后产生的青蒿素衍生物,其抗疟效果增强,近期复发率降低。
【考点延展】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是乙胺嘧啶。
第1335题
剂量超过1g或连续应用较久,常致“金鸡纳”反应的抗疟药是
A.哌嗪
B.伯氨喹
C.奎宁
D.乙胺嘧啶
E.青蒿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不良反应。
奎宁或氯喹日剂量超过1g或连续应用较久,常致“金鸡纳”反应,可见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产生暂时性耳聋,停药后常可恢复。
第1336题
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阻断疟原虫的营养摄取的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
C.氯喹
D.青蒿素
E.伯氨喹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胞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疟原虫损失大量胞质和营养物质而不得不补充,因而很快死亡。
【考点延展】伯氨喹的抗疟机制可能与干扰DNA的合成有关,该药能抑制线粒体的氧化作用,使疟原虫摄氧量显著减少。
第1337题
奎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致金鸡钠反应
B.哺乳期慎用
C.妊娠期禁用
D.哮喘者慎用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慎用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
奎宁日剂量超过1g/d时,可致“金鸡纳”反应。奎宁哺乳期妇女慎用,妊娠期妇女禁用。对于哮喘、心房纤颤及其他严重心脏疾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和妇女月经期均应慎用。
第1339题
成人使用乙胺嘧啶用于疟疾的预防,服用的时间是
A.应于进入疫区前1~2日开始服用,一般宜服至离开疫区后1~2日
B.应于进入疫区前6~8日开始服用,一般宜服至离开疫区后6~8日
C.应于进入疫区前1~2周开始服用,一般宜服至离开疫区后1~2周
D.应于进入疫区前1~2周开始服用,一般宜服至离开疫区后6~8周
E.应于进入疫区前6~8周开始服用,一般宜服至离开疫区后6~8周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乙胺嘧啶的用法用量。
成人预防用药,应于进入疫区前1~2周开始服用,一般宜服至离开疫区后6~8周,每周服4片。
第1340题
通过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核酸合成的药物是
A.氯喹
B.青霉素
C.青蒿素
D.伯氨喹
E.乙胺嘧啶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乙胺嘧啶作用机制。
乙胺嘧啶通过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疟原虫叶酸代谢过程,阻碍疟原虫的核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