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61题
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结构中的一些活泼基团与活性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结合,药物被结合的基团不包括
A.苯基
B.羧基
C.氨基
D.杂环N原子
E.羟基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代谢的本质。药物经过Ⅰ相代谢后暴露出羧基、氨基、羟基、杂环N原子、磺酸基或巯基,然后依靠这样的基团与极性小分子的羟基、氨基、羧基发生成酯、成酰胺反应。
第462题 属于第Ⅱ相生物结合代谢的反应有
A.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
B.与硫酸的结合
C.与氨基酸的结合
D.与蛋白质的结合
E.乙酰化结合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Ⅱ相生物结合反应。
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酯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应、甲基化结合反应等。
第463题
使药物分子脂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有
A.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B.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C.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D.乙酰化结合反应
E.甲基化结合反应
参考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结合反应。
药物的结合反应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前四项均使亲水性增加)、乙酰化结合反应与甲基化反应(后二者皆降低亲水性)。
第464题
上述药物代谢反应途径中,属于Ⅱ相代谢反应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代谢类型。通过代谢物与药物结构区别判断代谢类型。A选项的酚羟基引入了甲基,为甲基化反应,属于Ⅱ相代谢。
第465题
上述药物代谢反应途径中,具有立体选择性代谢特征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代谢类型。D选项的代谢物引入了新的手性碳原子,代谢产物为单一的光学异构体,具有立体选择性。
第466题
使药物分子水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有
A.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B.乙酰化结合反应
C.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D.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E.甲基化结合反应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结合反应。
药物的结合反应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脱甘肽的结合反应(前四项均使亲水性增加)、乙酰化结合反应与甲基化反应(后二者皆降低亲水性)。
第467题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类型有
A.O的葡萄糖醛苷化
B.C的葡萄糖醛苷化
C.N的葡萄糖醛苷化
D.S的葡萄糖醛苷化
E.P的葡萄糖醛苷化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的Ⅱ相生物转化。
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共有四种类型:O、N、S和C的葡萄糖醛苷化。
第468题 第Ⅱ相生物结合中参与反应的体内内源性成分不包括
A.葡萄糖醛酸
B.硫酸
C.甘氨酸
D.Na+-K+-ATP酶
E.谷胱甘肽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的Ⅱ相生物转化。
第Ⅱ相生物结合反应中,结合剂主要有葡糖醛酸、硫酸、甘氨酸及乙酰化或甲基化反应。有酶参与的为第Ⅰ相反应。
第469题 含氨基的药物可发生
A.与葡萄糖醛的结合代谢
B.与硫酸的结合代谢
C.脱氨基代谢
D.甲基化代谢
E.乙酰化代谢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的Ⅱ相生物转化。
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共有四种类型:O、N、S和C的葡萄糖醛苷化;在磺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羟基、氨基、羟胺基可发生与硫酸的结合代谢结合反应;可经乙酰化结合反应代谢的基团有:伯氨基、氨基酸、磺酰胺、肼、酰肼;参与甲基化结合的基团为:酚羟基(ArOH)、氨基(NH2)、巯基(SH)。
第470题
下列药物在体内发生生物结合反应,属于Ⅱ相代谢反应的有
A.吗啡与葡萄糖醛酸反应生成3-O-葡萄糖醛苷物和6-O-葡萄糖醛苷物,前者是弱的阿片受体阻断药,后者是强的阿片受体激动药
B.水杨酸在体内可生成代谢物水杨酰甘氨酸
C.白消安与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生成硫醚的结合物
D.具有儿茶酚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的甲基化代谢
E.华法林的左旋体易发生苯环羟化代谢,右旋体主要发生侧链酮基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代谢类型。华法林的左旋体易发生苯环羟化代谢,右旋体主要发生侧链酮基还原反应,羟基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均属于Ⅰ相代谢。
第471题 第Ⅱ相生物结合代谢中发生的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重排反应
C.卤代反应
D.甲基化反应
E.乙基化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的Ⅱ相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为两相,第一相有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为结合反应,主要发生乙酰化或甲基化反应。
第475题
药物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A.药物结构中的毒性基团与体内生物大分子结合
B.药物与非治疗部位的靶标结合
C.药物存在一药多靶现象
D.抑制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
E.前药在体内经酶代谢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毒副反应的原因。药物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药物结构中的毒性基团在体内会直接与核酸、蛋白质或其他重要成分中的亲核基团发生反应(烷基化反应或氧化反应),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表现为毒性、致癌性或致突变性。②药物与非治疗部位的靶标结合,产生毒副作用。③药物存在一药多靶现象,与非治疗靶标结合产生的副作用。④药物抑制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产生心脏不良反应。⑤药物对肝药酶产生抑制或诱导作用。前药本身没活性,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活性,而不是毒性。
第476题
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产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原因是
A.选择性抑制COX-2,同时也抑制COX-1
B.选择性抑制COX-2,但不能阻断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
C.阻断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但不能抑制血栓素(TXA2)的生成
D.选择性抑制COX-2,同时阻断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
E.阻断前列环素(PCI2)的生成,同时抑制血栓素(TXA2)的生成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毒副作用原因。罗非昔布选择抑制COX-2,抑制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药效,但对血栓素不产生抑制作用,故易引起血栓,造成心血管不良反应。
第477题
因药物与非治疗部位靶标结合产生的副作用,引发的血管栓塞事件较多,导致撤市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毒副作用的原因。罗非昔布、伐地昔布强力抑制COX-2而不抑制COX-1,导致与COX-2有关的前列腺素PGI2产生受阻而与COX-1有关的血栓素TXA2合成不受影响,破坏了TXA2和PGI2的平衡,从而增强了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引发血管栓塞事件。导致罗非昔布、伐地昔布等药物撤出市场。
第478题
因药物与非治疗靶标结合产生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明显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毒副作用的原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类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14元环的内酯化合物在产生抗菌作用的同时也刺激了胃动素的活性,增加了胃肠道蠕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
第479题
药物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包括
A.药物对hERG产生抑制作用
B.药物对肝药酶具有诱导或抑制作用
C.药物代谢物具有明显毒性
D.药物在非治疗部位与靶标结合
E.药物在治疗部位与非靶标结合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毒副作用原因。毒副作用原因包括:含有毒性基团;在非结合靶标产生非治疗作用(包括非治疗部位与靶标结合、治疗部位或非治疗部位与非靶标结合);对hERG产生抑制;代谢影响(包括对肝药酶产生抑制、诱导作用,代谢物毒性强)。
第480题
患者在服用红霉素类抗生素后,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与毒副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类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14元环的内酯化合物在产生抗菌作用的同时也刺激了胃动素的活性,增加了胃肠道蠕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但12元环和16元环内酯抗生素对胃动素的刺激活性很弱,胃肠道副反应就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