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2题
16-妊娠双烯醇酮亚微乳注射剂的处方组成为16-妊娠双烯醇、大豆油、蛋黄卵磷脂E-80、维生素E、泊洛沙姆、甘油、注射用水。其中维生素E是作为
A.乳化剂
B.助乳化剂
C.抗氧剂
D.制药用水
E.等渗调节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16-妊娠双烯醇酮亚微乳注射剂
【处方】16-妊娠双烯醇酮 300mg大豆油10g
蛋黄卵磷脂E-80 1.5g维生素E 0.01g
泊洛沙姆 0.3g甘油2.5g
注射用水 稀释至100ml
【注解】16-妊娠双烯醇酮是主药,大豆油和蛋黄卵磷脂E-80是乳化剂,泊洛沙姆是助乳化剂,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甘油为等渗调节剂。作为给药载体,脂肪亚微乳可以保护被包封药物16-妊娠双烯醇酮,载药量高、稳定性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毒副作用、使药物具有缓控释和靶向等作用。
第263题
颗粒剂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粉末不得超过
A.5%
B.10%
C.15%
D.20%
E.25%
参考答案:C
解析: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还有:①颗粒剂一般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颗粒及粉末总和不得过15%。②除另有规定外,中药颗粒剂中一般水分含量不得过8.0%。③一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颗粒剂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于105℃干燥至恒重,含糖颗粒应在80℃减压干燥,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④除混悬颗粒以及已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颗粒剂可不进行溶化性检查外,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泡腾颗粒剂5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均不得有异物,中药颗粒还不得有焦屑。
第265题
关于药物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用药,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B.应用的剂量过大,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C.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D.正常用法用量时,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适反应
E.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异常免疫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副作用的定义: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第266题
某患者使用链霉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听力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停药反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继发反应
E.变态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其严重的耳毒性和肾毒性,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用。
第267题
甲、乙两种药物的适应证相同,甲药的LD50和ED50分别为30mg/kg与3mg/kg,而乙药分别为10mg/kg与2mg/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药的毒性较大,但效价强度低
B.甲药的毒性较大,且效价强度高
C.甲药的毒性较低,且效价强度低
D.甲药的毒性较低,但效价强度高
E.甲药的毒性较低,但最大效应强
参考答案:C
解析:
毒性看LD50,数值越大,毒性越小。效价强度看ED50,数值越小,效价强度越大。题目数据无法对比最大效应。
第268题
阿托品是乙酰胆碱的竞争性拮抗药,可以使乙酰胆碱的量效曲线
A.平行右移
B.平行左移
C.平行下移
D.平行上移
E.不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竞争性拮抗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其最大效应不变。例如,阿托品是乙酰胆碱的竞争性拮抗药,可使乙酰胆碱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不影响乙酰胆碱的效能。
第269题
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是
A.甲状腺激素受体
B.胰岛素受体
C.肾上腺素受体
D.糖皮质激素受体
E.维生素D受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受体的类型
1.G-蛋白偶联受体: M胆碱受体、5-HT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
3.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及一些生长因子受体。
4.细胞内受体:甾体激素受体(细胞质),甲状腺激素受体(细胞核)、维生素D、维生素A、细胞核激素受体。
5.其他酶类受体:心钠肽可兴奋鸟苷酸环化酶(GC)。
第270题
对于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慢性疾病,根据时辰药理学,糖皮质激素适宜的用药方法是
A.一日两次.
B.一日三次
C.每日清晨一次
D.每日晚上一次
E.隔日一次
参考答案:C
解析: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时,08:00时1次予以全天剂量比1天多次给药效果好,不良反应也少。
第271题
抗过敏药阿司咪唑因可导致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脏不良反应,被宣布撤市。阿司咪唑引起这种心脏不良反应的原因是
A.诱导了心肌细胞的凋亡
B.阻滞了心肌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
C.抑制了心肌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
D.激动了心脏的β2受体
E.增加了心肌中活性氧的生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过敏药物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因干扰心肌细胞K+通道,引发致死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药源性心律失常,被美国FDA从市场撤回,并建议修改这类药物的说明书,引起关注。
第272题
重金属的限度通常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重金属系指能在实验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以铅(Pb)为代表,其限量通常为百万分之十;砷盐(As)的检查法有古蔡氏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C)法,限量通常为百万分之一;干燥失重主要是检查药品中微量的吸附水分,通常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失重限度一般为0.5%;水分测定法则适用于含水量较高或同时存在结晶水与吸附水的药品,通常采用费休氏法测定;炽灼残渣是检查药品中能与硫酸生成硫酸盐的无机杂质,通常与硫酸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后称量其遗留的残渣量,限量通常为0.1%。
对于表观含量在0.1%及以上的杂质,以及表观含量在0.1%以下的具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予以定性或确证其结构。
第273题
砷盐的限度通常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重金属系指能在实验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以铅(Pb)为代表,其限量通常为百万分之十;砷盐(As)的检查法有古蔡氏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C)法,限量通常为百万分之一;干燥失重主要是检查药品中微量的吸附水分,通常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失重限度一般为0.5%;水分测定法则适用于含水量较高或同时存在结晶水与吸附水的药品,通常采用费休氏法测定;炽灼残渣是检查药品中能与硫酸生成硫酸盐的无机杂质,通常与硫酸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后称量其遗留的残渣量,限量通常为0.1%。
对于表观含量在0.1%及以上的杂质,以及表观含量在0.1%以下的具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予以定性或确证其结构。
第274题
结构未知的有关物质的限度通常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重金属系指能在实验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以铅(Pb)为代表,其限量通常为百万分之十;砷盐(As)的检查法有古蔡氏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C)法,限量通常为百万分之一;干燥失重主要是检查药品中微量的吸附水分,通常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失重限度一般为0.5%;水分测定法则适用于含水量较高或同时存在结晶水与吸附水的药品,通常采用费休氏法测定;炽灼残渣是检查药品中能与硫酸生成硫酸盐的无机杂质,通常与硫酸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后称量其遗留的残渣量,限量通常为0.1%。
对于表观含量在0.1%及以上的杂质,以及表观含量在0.1%以下的具强烈生物作用的杂质或毒性杂质,予以定性或确证其结构。
第275题
药物浓度较高、变化较大,采样后若不能立即分析,需加入防腐剂后冷藏保存的生物样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尿液在放置时可因细菌繁殖而变混浊,因此,尿液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若不能立即测定(如需收集24小时的尿液),必须采集后立即处置,低温保存或加入防腐剂后冷藏保存。血药物浓度监测,除特别说明是全血外,通常都是指血浆或血清中药物浓度的测定。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
第276题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时,其药物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状况的生物样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尿液在放置时可因细菌繁殖而变混浊,因此,尿液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若不能立即测定(如需收集24小时的尿液),必须采集后立即处置,低温保存或加入防腐剂后冷藏保存。血药物浓度监测,除特别说明是全血外,通常都是指血浆或血清中药物浓度的测定。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
第277题
反式己烯雌酚与雌二醇活性相当,而顺式己烯雌酚没有活性,其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顺反属于几何异构;S、R是药物的手性结构不同;变药物的化学结构,有时会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常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生物活性。例如:巴比妥酸在其5位没有取代基,pKa值约4.12,在生理pH 7.4时,有99%以上呈离子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而当将其5位双取代以后,pKa值达到7.0~8.5之间,在生理pH下,苯巴比妥约有50%左右以分子形式存在,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
第278题
巴比妥酸无法通过血-脑屏障,无抗癫痫活性,引入取代基得到的苯巴比妥有活性,其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顺反属于几何异构;S、R是药物的手性结构不同;变药物的化学结构,有时会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常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生物活性。例如:巴比妥酸在其5位没有取代基,pKa值约4.12,在生理pH 7.4时,有99%以上呈离子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而当将其5位双取代以后,pKa值达到7.0~8.5之间,在生理pH下,苯巴比妥约有50%左右以分子形式存在,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
第279题
R-氯胺酮有麻醉作用,而S-氯胺酮有中枢兴奋作用,其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顺反属于几何异构;S、R是药物的手性结构不同;变药物的化学结构,有时会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常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生物活性。例如:巴比妥酸在其5位没有取代基,pKa值约4.12,在生理pH 7.4时,有99%以上呈离子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而当将其5位双取代以后,pKa值达到7.0~8.5之间,在生理pH下,苯巴比妥约有50%左右以分子形式存在,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