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与房室数目无关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统计矩分析则是一种非房室分析(NCA)方法
统计矩分析则是一种非房室分析(NCA)方法,是根据统计矩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它不受房室模型的限制,不必考虑药物的体内房室模型特征,其分析结果更加客观。
示统计矩分析中的零阶矩,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暴露量的是AUC。表示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的是MRT。
第322题
表示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统计矩分析则是一种非房室分析(NCA)方法
统计矩分析则是一种非房室分析(NCA)方法,是根据统计矩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它不受房室模型的限制,不必考虑药物的体内房室模型特征,其分析结果更加客观。
示统计矩分析中的零阶矩,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暴露量的是AUC。表示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的是MRT。
第323题
属于对因治疗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1.对因治疗指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例如,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控制感染性疾病。
2.对症治疗指用药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例如,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缓解疼痛;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抗高血压药降低患者过高的血压等属于对症治疗。
3.补充疗法指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又称替代疗法例如,补充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补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补充疗法也可以纠正发病原因,但引起缺乏症的原发病因并未去除,因此严格讲与对因治疗并不相同。
第324题
属于补充疗法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1.对因治疗指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例如,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控制感染性疾病。
2.对症治疗指用药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例如,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缓解疼痛;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抗高血压药降低患者过高的血压等属于对症治疗。
3.补充疗法指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又称替代疗法例如,补充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补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补充疗法也可以纠正发病原因,但引起缺乏症的原发病因并未去除,因此严格讲与对因治疗并不相同。
第332题
多剂量包装打开后最多用4周的有
A.滴眼剂
B.气雾剂
C.滴耳剂
D.涂剂
E.软膏剂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除另有规定外,涂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涂膜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眼用制剂贮存应密封避光,启用后最多可用4周。多剂量包装的鼻用制剂在开启后使用期最多一般不超过4周。多剂量包装的耳用制剂在开启后使用期最多不超过4周。
第333题
包衣的目的包括
A.掩盖气味,改善顺应性
B.提高稳定性
C.避免配伍
D.改善外观
E.控制释放部位和速度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包衣的主要目的如下:①掩盖药物的苦味或不良气味,改善用药顺应性,方便服用;②防潮、避光,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③可用于隔离药物,避免药物间的配伍变化;④改善片剂的外观,提高流动性和美观度;⑤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实现胃溶、肠溶或缓控释等目的。
第334题
药物时-效曲线反应的药理参数有
A.起效时间
B.最小有效浓度
C.最大效应时间
D.有效维持时间
E.作用残留时间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从时-效曲线衍生出如下药理学基本概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起效时间 指给药至时-效曲线与有效效
应线首次相交点的时间,代表药物发生
疗效以前的潜伏期。
2.最大效应时间 即给药后作用达到最大值的时间。
3.疗效维持时间 指从起效时间开始到时-效曲线下降到与有效效应线再次相交点之间的时间。这一参数对连续多次用药时选择用药的间隔时间有参考意义。
4.作用残留时间 指曲线从降到有效效应线以下到作用完全消失之间的时间。
第335题
下列关于热原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A.被氧化
B.被过滤
C.耐热性
D.水不溶性
E.挥发性
参考答案:ABC
解析:
1.水溶性 由于磷脂结构上连接有多糖,所以热原能溶于水。
2.不挥发性 热原本身没有挥发性,但因溶于水,在蒸馏时,可随水蒸气雾滴进入蒸馏水中,故蒸馏水器均应有完好的隔沫装置,以防止热原污染。
3.耐热性 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一般经60℃加热1小时不受影响,100℃也不会发生热解,但在120℃下加热4小时能破坏98%左右,在180℃~200℃干热2小时或250℃ 30~45分钟或650℃ 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由此可见,在通常采用的注射剂灭菌条件下,热原不能被完全破坏。
4.过滤性 热原体积较小,在1~5nm之间,一般滤器均可通过,不能被截留去除,但活性炭可吸附热原,纸浆滤饼对热原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5.其他性质 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以及超声波破坏。热原在水溶液中带有电荷,也可被某些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
第336题
以下属于药物的协同作用的是
A.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B.普鲁卡因注射液+肾上腺素
C.普萘洛尔+氢氯噻嗪
D.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奥美拉唑
E.肝素+鱼精蛋白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两药同时或先后使用,使原有药效增强,包括: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肝素+鱼精蛋白属于化学性拮抗。
第339题
醋酸氢化可的松是药品的
A.商品名
B.化学名
C.通用名
D.俗名
E.品牌名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的通用名。
通用名:醋酸氢化可的松(一个药物只有一个通用名)。
商品名:比如:信谊(由厂商决定)。
化学名为: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由化学结构式决定)。
【考点延展】
1.商品名:①针对最终产品;②不同厂商,不同商品名;③可注册专利;④不能暗示药效。
2.化学名: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其命名原则为:①选母体结构;②给母体编号;③其余均为取代基;④规定手性化合物构型。
第340题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非处方因素是
A.pH
B.温度
C.溶剂
D.离子强度
E.表面活性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温度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pH、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
【考点延展】
1.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与水分、包装材料。
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制剂因素)包括: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巧记】温湿光氧金宝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