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历史真题(361题)


第221题

22.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诗称赞的诗人是(  ) 。


A.李白

B.白居易

C.庾信

D.鲍照


参考答案:A


解析:

《春日忆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第222题

23.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讲究用笔、结构、章法和墨法等艺术表现手段,形成了风格多样的书体。右图是宋徽宗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书体被称为(  )。


A.柳体

B.馆阁体

C.颜体

D.瘦金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柳体是指唐朝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馆阁体即台阁体,明代的一种文体,要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


第223题

24.蒙学是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塾。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蒙学读本的是(   )。


A.《道德经》

B.《千字文》

C.《百家姓》

D.《三字经》


参考答案:A


解析:

《道德经》不属于我国古代启蒙读本。




第226题

27.在PowerPoint编辑状态下,下列功能不能实现的是(  )。


A.插入图片

B.插入版式

C.插入表格

D.插入图表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PowerPoint编辑状态下,不能实现的是插入版式。


第227题

28.下列选项中,与“小说-散文”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汽车”和“赛车”

B.“黄瓜”和“芹菜”

C.“工人”和“青年”

D.“红色”和“颜色”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说-散文”属于全异关系,“黄瓜”和“芹菜”也属于全异关系。


第228题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1=2、 2=4、 3=12”的规律。下列选项中应填入“4= (  )中的是(  )。


A.48

B.58

C.68

D.78


参考答案:A


解析:

从题干中1=2、 2=4、 3=12,可以看出规律为从第二个等式开始,每一个等式的前一个数字乘以前一个等式的后一个数字,构成本等式的后一个数字。所以本题选A,即2X2=4,4X3=12,12X4=4


第229题

32.材料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把元代的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等并称,这一系列再加上明清小说,完整地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一脉相承的进化史。

但是,悉心琢磨一下这些文学体裁在各自时代中,其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目的,以及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和总体数量,就会发现,用这样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作为通俗文化的戏曲作品与属于精英文化的经典文学体裁和作品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

王国维所赞赏的元曲,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的戏曲文学作品,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共同进入了知识分子的阅读史。但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在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的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戏曲文学之外的元素才构成了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本质特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称:“世之为此学者自余始,其所贡于此学者亦以此书为多。”这话不假,这种将戏曲史纳入正统文学进化史,侧重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的观念,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戏曲史的主流研究思路。虽说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到五十年代徐慕云的《中国戏剧史》可以看出,确实也有学者在努力拓展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有所涉猎,但仍然是以经典戏曲研究为主体,缓慢积累着周边的知识信息,没有能够通过戏曲史的研究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

公平地讲,《宋元戏曲史》诞生的年代,正是梁启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的话音刚落之时,而王国维就已经把几百年来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都不入流的元曲,纳入了中国正统古典文学的进化系列。在当时,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震撼性的时代意义自不待言。

而研究内容局限于文学也有其不得已之缘由。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考察“宋金以前杂剧院本,今无一存”,而戏曲演出相关的全部活动也限于传统历史记载的偏见,都只能在边边角角的史料中找到寥寥数语。

在其后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仍然长期受到局限,也不能归咎于对王国维的路径依赖,而要归因于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可以说直到二十世纪末,国内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各项文化产业均市场化之后,国人才开始对于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会,才能够有基础去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这其实是个有趣的历史悖论,我们常说,学习历史是为了解现在,但是如果没有现实经验的对照,我们往往也认不出历史曾经的面貌。 

       ——王艺《当我们在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问题:

(1)文章认为,不能把戏曲作品与经典文学作品相提并论,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我们应当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戏曲作品是通俗文化,经典文学是精英文化,用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二者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

(2)研究古代戏曲史的方法是:

①不能单纯地从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角度进行比较,要全面地综合地进行衡量作品。

②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戏曲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文学研究,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都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都应进行考量。

③努力拓展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有所涉猎,不要只以经典戏曲研究为主体,要能够通过戏曲史的研究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

④结合时代背景,突破局限,文化产业市场化后,要对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


第230题

31.材料

“老师,小樱又大闹天宫了!”班长气急败坏地跑着告诉正准备去上课的唐老师,唐老师来到教室,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作业本撒了一地,小樱眼含泪水,非常愤怒,周围的同学有的面露不满,有的幸灾乐祸,等着看老师怎祥收拾小樱,唐老师却平静地说:“为什么一大早就哭了呀?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赶紧把作业本捡起来。唐老师走近小樱说:“先坐下,有什么事上完课再告诉老师。”小樱缓慢坐下来,紧握的双拳松开了,目光也变得平和了。唐老师说:“开始上课吧”下课后,唐老师对小樱说:“你能安静下来上课,很好,此前发生了什么事?能考诉老师吗?”小樱告诉唐老师,一大早,几个调皮的男生看见教室里的桌椅被弄得东倒西歪的,因为她以前做过这种恶作剧,就起哄说是小樱干的,小樱顿时火冒三丈脱口就骂,那些同学回了几句,她更火了,便把同学们的作业本扔到了地上。

听完小樱的述说,唐老师把起哄的学生也叫到办公室,听了各人的陈述,弄清了当时的情形,让他们各自反思,并向对方道歉。唐老师肯定了小樱和几位同学的认错并希望大家用宽容、公正的心对待同学,共建一个积极奋进,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开始慢慢接纳小樱了。

问题:请从职业道德角度,评析唐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唐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唐老师做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不挖苦,不讽刺,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唐老师针对小樱的做法没有批评训斥,而是尊重学生,仔细询问原因,做到了这一点。

其次,唐老师做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书育人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的唐老师耐心引导学生,用宽容、公正的心对待同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做到了这一点。

再次,张老师做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唐老师没有忽视小樱的以及学生们的问题,在课下积极引导教育,对工作高度负责,做到了教书育人。

最后,唐老师做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材料中唐老师对于班级里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认识问题,互相道歉,营造了一个积极奋进,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体现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到了这一点。

总之,我们应该向唐老师学习,规范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做一名优秀教师。


第231题

30.材料

调入特殊教育学校不久,李老师便组建了“学生启明艺术团”,组织学生学习声乐、器乐等,面对家长们的不解和质疑,李老师诚恳地解释道:“ 音乐也许不能成为他们谋生的手段,但一定能让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唱歌和朗诵,还多次邀请校外专家教他们拉二胡,吹葫芦丝.....孩子们的艺术天分逐渐显现。

因为身体的缺陷,媛媛郁郁寡欢,不太合群。自从参加艺术团后,媛媛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听歌、学歌几乎成了她课余生活的全部。李老师发现后,便帮助她训练气息,矫正发音,媛媛的演唱水平大幅度提高,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孩子们举手投足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盲态,李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开设形体训练课,练习坐姿、立姿、走姿,帮学生塑造形体,因为生理缺陷,同学们只能通过触摸来感知肢体动作,李老师就让学生触摸她的肩部、颈部、背部和腰部,体会头正、胸挺、腰直的感觉。渐渐地,孩子们改变了先前的盲态,走路变得昂首挺胸、洋溢着自信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李老师面对特殊学生的生理缺陷,没有放弃他们,反而通过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努力发掘学生们的艺术天分,促进学生成长,做到了这一点。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进行教育。材料中,李老师面对媛媛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她训练,因材施教,使得媛媛演唱水平大幅度提高,性格也开朗起来,做到了这一点。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独立于老师头脑之外,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唱歌朗诵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做到了这一点。

总之,我们要向李老师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第232题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住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角保尔柯察金以其钢铁般的意志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二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平凡的世界》里农村青年人物一孙少平,在苦难面前咬牙坚持,积极抗争,让一代代人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立意】

1.克服困难

2.勇于拼搏

3.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4.做命运的主宰者

5.珍惜时间

6.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参考范文】

爱拼才会赢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奋斗精神,是熔铸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伟大精神。个人的奋斗,成就个人多彩的人生;集体的奋斗,建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有奋斗,才能待到花开;拼尽全力,方可博得一赢。

  奋斗是个人的奋斗,在成就小我的同时也助推大我的发展,让奋斗之花愈开愈艳。石油工人王进喜,以自身坚定的信念奋力攻坚,拿下大庆油田,成就“铁人”传说。他的奋斗不仅为自己赢得劳动楷模的荣光,更是为国家工业的蒸蒸日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通过自身的奋斗筑起一座座希望的城堡,不仅使自己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更让贫困地区的儿童也能为中华的崛起而读

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就是这样一群奋斗者,通过个人的拼搏,实现了小我与大我的双赢。

  奋斗是集体的奋斗,集体的奋斗离不开个人的`参与,个人的奋斗离不开集体的支持。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离不开郎平教练的悉心指导,离不开队员们的刻苦训练,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呐喊助威,也离不开祖国的大力支持。港珠澳大桥顺利竣工背后,是设计师林鸣的潜心研究,工人们的餐风沐雨,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任何伟大事业的背后,都离不开集体的齐心协力奋斗。同样,只有集体的支持,个人的奋斗才能立竿见影。阿里巴巴能有今天的一骑绝尘,不单是马云的能力卓绝,也有团队的不离不弃;小米科技的“发烧”,除却雷军的敏锐,更重要的是国家战略的支持。个人是奋斗的种子,集体是奋斗的土壤,个人与集体紧密相连,奋斗才能开花结果。

  个人在奋斗,集体在奋斗,国家才能永续发展,复兴之路才能越走越远。然而在这个人人皆奋斗,人人皆可成才的时代,也不乏有些自甘堕落,过于“佛系”的青年。“月光族”“啃老族”未曾消弥,“中国式巨婴”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面对阻碍积极奋斗的诸多不利影响,实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处于奋斗的浪潮之中,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急功近利,也不可懈怠颓丧,无所事事。

  个人爱拼,才能拥有精彩人生;集体爱拼,才能做出一番伟大事业;团结一心来拼,方可迈过雄关漫道,走向共赢,实现伟大复兴。

  爱拼,才会赢。

 



第233题

1.王老师经常让同学们相互批改作文。大家都非常认真,不仅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而且从语言表达、篇章结构、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王老师则及时给予点评。王老师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  )


A.发挥了学生的调控性

B.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性

C.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D.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理念中“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指的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是权责的主体。题目中,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互改作文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第234题

2.如果将右图比喻为某教师的教育行为。该教师的做法(  )


A.不恰当,忽视了学生均衡发展的要求

B.不恰当,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C.恰当,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D.恰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老师做法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即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违背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教育理念。


第235题

3.彤彤性格内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学交往,课间常一个人在座位上看书。罗老师对她说:“你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啊,你应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跟大家一起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罗老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B.罗老师注重学生主动发展

C.罗老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D.罗老师注重学生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彤彤性格内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学交往,罗老师让彤彤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多跟大家一块玩”,体现了注重学生主动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236题

4.董老师上完公开课后回看自己的课堂录像,找出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改进教学。该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同伴互助

B.教学观摩

C.进修培训

D.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材料中老师的行为体现的教学反思。


第237题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A.劳动权

B.休息权

C.罢工权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中规定公民具有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未规定公民有罢工权。


第238题

6.某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向学校收取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政府责令该机关退还所收费用,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


A.依法给予处罚

B.依法提起诉讼

C.依法给予处分

D.依法提出复议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育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239题

7.教师魏某工作态度消极,多次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对魏某予以解聘

B.给予魏某行政处罚

C.对魏某予以罚款

D.要求魏某具结悔过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40题

8.小学生梁某欺凌同学,扰乱课堂纪律,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将其开除。该校做法(  )


A.不合法,学校只能劝退学生

B.不合法,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C.合法,学校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D.合法,学校有处分学生的权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