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历史真题(361题)



第282题

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该卫星以我国古代一位先贤命名,以纪念他对自然科学做出的贡献, 这位先贤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参考答案:C


解析:

2016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第284题

全球大部分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人们为了缩短航程,在19世纪到20世纪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其中,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


A.地中海与红海

B.太平洋与加勒比海

C.北海与波罗的海

D.印度洋与南中国海


参考答案:A


解析:

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地中海和红海。


第285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A.秦

B.汉

C.隋

D.唐


参考答案:B


解析: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86题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与人类使用生产工具分不开的,考古学根据人类所使用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历史时期的是(  )。


A.石器时代

B.陶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类古代的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第287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把现实与幻想巧妙结合起来,在科学知识基础上大胆地设想和预言未来,具有典型的“预言性,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凡尔纳的是(  )。


A.《基地》

B.《神秘岛》

C.《地心游记》

D.《海底两万里》


参考答案:A


解析:

《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


第288题

《红楼梦》塑造了数百名人物形家,尤以女性形象最为出色,金陵十二钗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下列剪纸作品中,人物形象为林黛玉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D


解析:

D项展示的是黛玉葬花的图片,图片中黛玉拿着花锄,地上还有些落花。


第289题

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下列选项中,被誉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


A.巴赫

B.莫扎特

C.海顿

D.贝多芬


参考答案:C


解析: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


第290题

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周围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常设在园林中或风景名胜处,供人们观赏和休息。下列中国名亭中,得名于杜牧《山行》诗句的是()。


A.醉翁亭

B.陶然亭

C.爱晚亭

D.沧浪亭


参考答案:C


解析: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第291题

在Word中如果进行了多次剪切或复制,此时点击“粘贴”按钮,光标所在处插入的内容是(  )。


A.第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B.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C.无任何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D.所有被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word中,如果进行了多次剪切或复制,此时点击“粘贴”按钮,光标所在处插入的内容是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第292题

制作课件时如需插入背景音乐,下列选项中,应该选择的素材文件是()。


A.汉宫秋月.wav

B.夕阳箫鼓.gif

C.平沙落雁.xls

D.梅花三弄.jpg


参考答案:A


解析:

“WAV”为声音文件格式,故选A。


第293题

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人—中国工人”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教授一助教

B.军人一军医

C.农民一公民

D.法官一警察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的包含关系,故选B。


第294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种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将选项中的数字填入“11、16、29、47、(  )、127”空缺处,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


A.75

B.76

C.77

D.78


参考答案:D


解析:

前面两个数字相加再加2得第三个数,就此规律可得出29+47+2=78。


第295题

30.材料:

下面是对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班上有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有时

还会说上几句“俏皮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的作业字迹草,龙飞凤舞……

经过现察,我发现小安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特别喜欢绘画,我就经常和他交流绘画心得,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我是一个坏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也嘲笑我。听了小安的话,我心里一紧,小安由于不断受到否定的评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找到症结后,我便对症下药。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看,这样乱糟糟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写好吗?”“老师,我想写好,但就是写不好!”我接着说道:“你没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试试看,好吗?”他点了点头,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字,虽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不失时机地说:“写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写小点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见他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了,等他把作业交上来时,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个“优”,并且盖上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

渐渐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写得越来越好,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了,还

赢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二等奖。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老师的做法符合新时期教育观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材料中,老师没有否定小安的绘画爱好,反而鼓励他参加比赛,体现了老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材料中,老师没有放弃这个“后进生”小安,反而对他格外关注,帮助小安各方面提升,体现了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老师不仅帮助小安在绘画(美育)方面得到了提升,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小安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也有明显改善。体现了美育,智育和德育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材料中小安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绩和自信心都提高了上来,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296题

31. 班主任王老师在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地面上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打扫,自己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劳动委员见老师走后停止了打扫,心想放学后就该值日生值日了。不料,一会儿检查工作的校领导发现了班里卫生极差,给班级以严厉的批评。劳动委员与值日生因为扣分问题发生了争执,值日生说劳动委员不合格应该“引咎辞职”。

第二天有班会课,王老师决定以“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作为班训,同时结合“扫屋风波”以此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班风莫定思想基础。第二天,王老师抓紧一切时间,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午,班会如期举行。

教室墙上贴上了火红的“班训”: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劳动委员和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纷纷上台发了言,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认为以前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等,纷纷表示不会让“扫屋风波”在班级中重演。同学们很快有了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级卫生责任制。劳动委员也打消了“引咎辞职”的念头,化内疚为动力,勤奋工作。

此后,这个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在学校保持先进,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他们很快就获得了学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体现了以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材料中王老师发现劳动委员与值日生因为扣分问题发生争执后,并没有批评学生,反而以开主题班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充分体现了王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2)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王老师并没有仅仅关注班级卫生状况,而是发现问题后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且在班会后找劳动委员和值日生谈心,肯定了学生的积极努力,增强学生班级认同感,体现了王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视,有效地做到了教书育人。

(3)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材料中王老师在了解到学生间的冲突后,在课后组织相关班会,让同学们统一了认识,提高了觉悟,体现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

(4)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老师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材料中王老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语言、行为规范得体。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这些都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答出其中3条可得满分)


第297题

32.

庄严的科学殿堂其实是一座仅靠几根“虚空支柱”撑持起来的室中楼阁”,它很像北岳恒山的那座悬空寺——离地五十余米,唯见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上延霄客,下绝器浮”,藏于万仞峭壁之中。

全部科学体系仅仅依靠几条基本假设撑起,这些人为的假设定律你只能接受,必须承认别问为什么,也完全无须和你讲明道理——“能量守原理”“物质不生不灭”“绝对零度不可达”“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相对论假设“光速不变”,量子论假设“能量不连续”——虽说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经历过严格的验试,但唯独支撑全部科学的这些看似武断的基本假设与定律却全都没有经过任何论证,没有谁知道它们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哪一位权威解释过其中的道理。在这些足可视为“天条”的基本假设面前,再桀骜不驯的科学家也得俯首听命,再惯于怀疑一切的科学家也会坚信不疑,都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其实科学理论才是真正的糊涂始,打从根本就没想让你知晓这些基本律则之所以然,然而令人折服的是,这些根本性假设却是那么的傲睨自若,安如磐石,经得起任何诘问一一纵然无须证实我时,但任何人休想将我“证伪”!全部需要严格证实的科学体系却是靠着几条完全未经证明的假设来支撑一一真乃普天之下最大的“悖论”!然而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依靠“假设”支撑起来的这屋神圣庄严,坚实无比的科学“悬空寺”竟是何等的宏伟壮观,前来朝拜的科学信徒又是多么的敬畏虔诚!假说自有假说的威力!

其中最有魅力的莫过于化学关于“原子”的假说。自古希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立“原子论”假说以来,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结合“定比定律”“倍比定律”把“原子说”变成为一个科学概念,此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人们精确地测出了每个元素的原子量,定出了每个原子的化合价,给出了每一元素的“原子序”,写出了由各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式,搭出了立体的分子结构模型,排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甚至建立了庞大的化学工业,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定量生产出了数不胜数的化学制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又有谁见过原子,证实过原子的存在呢?完全没有!无怪乎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在其《基本粒子》一书中承认:关于原子的概念仍旧是一种“假说”!当我们习以为常地享受各种琳琅满目的化学制品的时候,又有谁会去想,独自支撑整座化学殿堂的最主要的支柱,长达两千多年来竟然只是一种虚之又虚,未经证实的“原子假说”!值得庆幸的是,只是在近几十年人们通过持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总算看到了原子的直观图像。科学从源头上就已成功地驾驭了“真”假相反相成的依存关系,不仅删繁就简地设立一些假想的,现实并不存在的理想状态(质点、点电荷、点、线、面),还通过精深的悟性确立一些假设定律来作为科学殿堂的支撑。

问题:

(1)以悬空寺做例子,是为了表明科学体系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以“原子假说”衍生出完整的化学科学大厦为例,证明的观点是什么?文中发复提及假说的“力”这样的“威力”来自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科学体系是宏伟壮观的“空中楼阁” 。②全部科学体系仅靠几条未经证实的基本假设撑起。

(2) ①以未经证实的科学假说作为支撑,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②文中反复提假说的“威力”源自于:这种“威力”来自于假想的、现实并不存在的理想状态,还来自于精深的悟性。


第298题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

过草地时,饥寒交迫,一位红军战士实在挺不住了,将他的战友叫到身边,以微弱的声音说:“我不行了,你们继续前行,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材料2:

一位老革命家晚年时,曾有人问他,参加长征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不假思索,用浓重的乡音回答:“跟着走!”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立意解析】

话题材料表现了长征中红军对于信念的坚定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老红军的“跟着走”则更是对党的领导的绝对肯定。因此作文需要围绕“信念”“坚持”“跟着党走”等核心进行写作。既可以歌颂红军长征的艰辛,也可以叙述新时代对于党的信念的坚守(如为人民服务意识、坚守岗位、乡村教师不怕艰苦始终在教育第一线)。从话题的特点及命题意图来看,只要围绕“信念”“坚持”“跟党走”来记叙描写就是符合题意的。

范文:

坚持信念

再高的山峰,只要肯攀登,终会超越;再远的地方,只要敢向往,终会实现。环境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信念。

他,是一位音乐天才,从小热爱音乐,创造了众多着名的乐曲,可他同时又是一位不幸者。在他创作的高峰期,一个悲剧出现了,他双耳失聪成了聋子。作为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简直比判处死刑还要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选择安于天命,结束自己的音乐生涯:可以选择一蹶不振,就此消沉下去。但是,他没有,他的选择是在艰难的处境中与命运进行抗争,他默默的用笔在五线谱上继续创作,写出比过去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最后,他成功了,他创造了奇迹——一个聋子,创作出了激动人心的乐曲。

他,就是贝多芬,在失聪的境地中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合唱幻想曲》等优秀作品,成为千百人仰慕的英雄。那么是什么让贝多芬在如此境地中达到这么高的成就呢?不错,那就是坚定的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试想一下,如果贝多芬当时没有对音乐的坚持,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那他又怎会成为人们心中仰慕的巨人呢?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作家欧·亨利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患者琼西得了重病,医生告诉她将不久于人世。当时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开始落叶,琼西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自己就该离开了。可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一片叶子竟怎么也不肯落下,一直顽强地与死神斗争,琼西因此受到鼓舞,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在医生的帮助下,琼西一直坚持着她的信念,始终不肯向死神屈服,最终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

纵观世界,古往今来,那些名声显赫,流传千古的伟人,哪一位没有过心酸的过去,没有遭受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司马迁受宫刑,却完成《史记》,爱迪生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出电灯,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差点被炸死……正因为这些人有了坚定的信念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才创造出了今天的辉煌。

信念是成功的垫脚石,是逆境中那抹明亮的曙光,坚定了信念,好似扬起风帆的船,将一路远航。


第299题

在某校举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经验交流会上,王老师经常课后问自己:“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这个表明王老师的( )


A.教学管理意识

B.教学调控意识

C.教学创造能力

D.教学反思意识


参考答案:D


解析: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换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题干中,王老师经常在课后问自己教学是否达到目标,亮点和不足是什么,体现了王老师的教学反思意识。


第300题

马老师说道:“过程性评价就是多布置几次作业,并对学生的课业成绩做好记录,以便有成绩数据可查。”该说法表示马老师( ) 。


A.缺乏同伴互助能力

B.正确理解了过程性评价

C.具备同伴互助能力

D.片面理解了过程性评价


参考答案:D


解析:

片面理解了过程性评价。所谓过程性评价,即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与判断,目的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否与学习目的相符解释出来,用于评判学生能否实现学习目标。评价的内容包含学习策略、阶段性成果、学习方式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