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统计师《中级统计业务知识》题库(1658题)


第141题

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   )。


A.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B.只与全距大小有关

C.组数多少成反比

D.全距的大小成反比

E.组数多少成正比


参考答案:AC


解析:

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距/组数,因此组距大小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与组数多少成反比。


第142题

某学生对其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保留小数)采用如下分组,正确的是( )。


A.30 分以下,31-60 分,61-80 分,80 分以上

B.50 分以下,50-70 分,70-90 分,90 分以上

C.60 分以下,60-70 分,70-80 分,80 分以上

D.40 分以下,41-59 分,60~79 分,80 分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分组时,应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选项 A 和 D 不能涵盖所有数据;同时要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按照这一原则,选项 B 无法体现不及格的成绩。


第143题

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元,最低为1000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300

B.200

C.1600

D.100


参考答案:B


解析:

每组上限、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即:组距=上限-下限。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元,最低为1000元,若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的组距=(2600 -1000)/8= 200。


第144题

某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其中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差异的分组是()。


A.80~89%,90—99%, 100—109%,110%以上

B.80%以下,80—100%,100%以上

C.80%以下,80—90%,90~100%,100%~110%,110%以上

D.85%以下,85~95%,95—105%,105%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分组的目的是观察数据分布特征,因此组数的多少应以能够适当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为准。一般的分组个数在5~15之间。


第145题

按连续变量进行分组,第一组为65以下,第二组为65 - 75,第三组为75 - 85,第四组为85以上,则数据()。


A.65在第一组

B.75在第三组

C.75在第二组

D.85在第三组


参考答案:B


解析:

统计各组频数时,为解决“不重”问题,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


第146题

大型企业每月月末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供财务报表数据。这属于( )。


A.重点调查

B.统计报表

C.普查

D.抽样调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第147题

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9。()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如果组距取为9,而组数是6,由组距=,有全距=6 ×9 =54<56,则此种分组必然不能包含所有数据。所以组距取9是不恰当的,可以取组距为10。


第148题

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是指()。


A.每组的最小值

B.每组的最大值

C.每组的中点数值

D.每组的起点数值


参考答案:B


解析:

组距数列中每组有两个组限: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


第149题

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既可以用于定量数据,也可用于定性数据的展示。(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定性数据图表表示方法都适用于定量数据,但定量数据在使用这些图表时应先进行数据分组处理。而定量数据特定的图示方法,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如直方图、茎叶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第150题

描述GDP与消费的关系适宜的图形是()。


A.饼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环形图


参考答案:B


解析:

ACD三项,饼图、直方图、环形图,描述的都是单变量数据。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可以采用多变量的图示方法,常见的有散点图、三维散点图、气泡图、雷达图等。其中B项,散点图即是用二维坐标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第151题

下列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方图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

B.折线图利用线段的升降来说明数据方向变动

C.散点图可以用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直方图也可以用来反映定性数据


参考答案:D


解析:

直方图适合用于展示分组后的定量数据。


第152题

在反映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身高的分布时,将其分组为120厘米以下、120~130厘米、130~140厘米、140厘米以上,则()。


A.120厘米在第一组,130厘米在第二组

B.120厘米在第一组,130厘米在第三组

C.120厘米在第二组,130厘米在第二组

D.120厘米在第二组,130厘米在第三组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统计各组频数时,频数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在第一组中120厘米属于上限,应包含在第二组;在第二组中130厘米属于上限,应包含在第三组。


第153题

反映某地区每日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适宜采用的图形是(    )。


A.散点图

B.饼图

C.折线图

D.环形图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反映每日变化情况,宜采用折线图。折线图是利用线段的升降起伏来表现描述的变量在一段时期内变动情况的图形,主要用于显示时间数列的数据,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第154题

折线图和散点图都可以用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折线图和散点图都可以用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155题

在坐标轴中,纵坐标表示直方图的()。


A.频数

B.组中值

C.变量分组

D.组限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于定量数据,其直方图是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图形。它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这样,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


第156题

下列各项中,即适用于定性数据,又适用于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


A.饼图

B.直方图

C.条形图

D.环形图

E.散点图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定性数据常用的图示方法有饼图、条形图和环形图。适用于定性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如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


第157题

某幼儿园有58名小朋友,其年龄(单位:周岁)的直方图如图2-2所示,则小朋友年龄的众数为()。

2-2直方图


A.4

B.5

C.25

D.58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直方图2 -2可以直观地看到4周岁的小朋友有25人,人数最多,因此4为众数。


第158题

样本容量是指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样本容量是指一个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


第159题

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

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参考答案:ADE


解析:

重复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单位的时候每次只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观察记录之后再放回到总体中参加下一次的抽样,这样在抽样的过程中总体单位总数始终不变。BC两项属于不重复抽样的特点。


第160题

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条件下,构造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使用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χ2分布

D.F分布


参考答案:B


解析:

如果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条件下,需要用样本方差代替总体方差,样本均值经过标准化以后的随机变量服从自由度为(n -1)的t分布,需要采用t分布来建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