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统计师《中级统计业务知识》题库(1658题)


第1题

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获得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推断统计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第2题

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理论统计

D.数理统计


参考答案:B


解析: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描述统计计是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如何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如何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如何对数据进行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所关心的数据特征。


第3题

下列方法中,属于推断统计的是()。


A.搜集数据的方法

B.参数估计的方法

C.用图形展示数据的方法

D.分析样本数据特征的方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前者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如何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如何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如何通过对数据的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所关心的数据特征;后者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ACD三项都属于描述性统计。


第4题 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可分为( )。


A.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B.统计调查和统计实验

C.统计内容和统计手段

D.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


参考答案:A


解析: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推断统计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


第5题 “必须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才能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是( )“实质性科学”的显著特点。


A.国势学派

B.政治算术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参考答案:D


解析:社会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而不是个别社会现象,而且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必须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才能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这是社会统计学派“实质性科学”的显著特点。


第6题

“职业”是一个()。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定量变量

D.定性变量

E.数值变量


参考答案:AD


解析:

A项,只能反映现象特征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职业”;D项,定性变量的最大特点是它只能反映“职业”、“教育程度”等现象的属性特点,而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B项,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教育程度”,中学的教育程度就是比小学高,大学又比中学高,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CE两项,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这些变量就是定量变量,也称为数值变量。故职业为分类变量和定性变量。


第7题

2022年7月1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该数据属于()。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定性数据

D.定量数据


参考答案:D


解析:

定性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定性数据,这类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它只能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而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而定量变量又称数值变量,这些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测结果,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


第8题

下列数据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有()。


A.月工资

B.性别

C.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定量变量(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BC两项是分类数据;D项是顺序数据。


第9题

下列选项中,按数据的计量精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定量数据

B.分类数据、定量数据、顺序数据

C.顺序数据、分类数据、定量数据

D.定量数据、顺序数据、分类数据


参考答案:A


解析:

将计量精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细分为两大层次: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数值数据)。其中,定性数据又可以分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顺序数据是比分类数据的计量精度更高一级的数据。定量数据比顺序数据的计量精度又更高一级。


第10题

下列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职业

B.教育程度

C.身高

D.收入


参考答案:B


解析:

分类变量是指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顺序变量是指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定量变量是指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A项属于分类变量;B项属于顺序变量;CD两项属于定量变量。


第11题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精度,数据类型包括()。


A.分类数据

B.实验数据

C.顺序数据

D.二手数据

E.数值数据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精度,数据类型包括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数据。


第12题

以下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


A.职业

B.业务类型

C.产品质量等级

D.年龄

E.受教育程度


参考答案:CE


解析: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文化程度”,中学的文化程度就是比小学高,大学又比中学高,这种变量的观察结果通常称为顺序数据。


第13题

下列关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分类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B.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强

C.顺序数据可以比较距离

D.定量数据的计量功能大于定性数据

E.定量数据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参考答案:BDE


解析: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顺序变量比分类变量向前进了一步,它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但无法计算相互之间大小、高低或优劣的距离。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相对距离)。显然,数值型数据的计量功能要远大于前面介绍的两种定性数据,其计量精度也远远高于定性数据。


第14题

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要弱一些。()



参考答案:错


解析:

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要强一些,对事物的划分也更精细一些。


第15题

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想确定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的话题。调查结果表明:60%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0%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话题,10%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则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


A.观测数据

B.顺序数据

C.分类数据

D.实验数据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获取数据的方法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第16题

定性数据()。


A.只能反映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B.只能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

C.既能能表示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又能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

D.比定量数据更有意义


参考答案:A


解析:

定性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定性数据,这类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它只能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而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第17题

下列变量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


A.年龄

B.教育程度

C.月收入

D.居民受教育年限


参考答案:B


解析:

定性变量只能反映现象的属性特征,不能刻画出数量的差异。 


第18题

为了便于数据分析,人们常用数字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这个数字l和2()。


A.具有数量上的差异

B.具有实际数字名义

C.只是一个编号

D.可以进行运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即使有时人们用若干个数值来代表不同的类别,这些数值本身也不具有数量差异的意义。


第19题

分类数据可以比较相互之间大小。()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分类数据只能用来区分事物,而不能用来表明事物之间的大小、优劣关系。


第20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8)》中我国四大直辖市GDP数据是( )。


A.面板数据

B.顺序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参考答案:A


解析:

面板数据是对不同样本在不同时间段或时点上所收集的数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