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变量值( )。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一个统计样本中,其标准差越大,说明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得越分散,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差。反之,其标准差越小,说明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得越集中,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好。
第102题
下列关于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平均数可以反映某一事物的平均水平
B.
对于未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C.
对于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D.平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计算方法更是简单
E.平均数可以用于定性数据集中程度的测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E项,对定性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的方法是计算比例、百分比、中位数和众数。
第103题
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50,第二组为 50-60,第三组为 60-70,第四组为 70-80,第五组为 80 以上,按照组距分组的规定,( )。
A.80 在第四组,50 在第二组
B.70 在第四组,80 在第五组
C.60 在第二组,80 在第五组
D.50 在第一组,70 在第四组
参考答案:B
解析:
上限不在组内
第104题
八名受访者表示6月份网购的次数为:2,2,3,2,5,1,3,6。则其6月份网购次数的()。
A.算术平均数等于3
B.中位数等于3
C.众数等于3
D.中位数等于2.5
E.众数等于2
参考答案:ADE
解析:
6月份网购的次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2,2,2,3,3,5,6,故算术平均数为3,中位数等于(2 +3)/2 =2.5,众数等于2。
第105题
下列选项中,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方差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E.极差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为: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众数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为: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位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分数
第106题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众数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D.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E.一组数据可能不存在众数
参考答案:BC
解析: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它是一种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众数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测度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能不存在众数。
第107题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8分,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是65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参考答案:B
解析: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差异度量: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和方差。由于题中只给了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所以只能计算极差。
第108题
下面几个关于集中趋势测量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B.中位数可用来反映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C.均值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
D.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
E.均值提供的信息比中位数和众数多
参考答案:ADE
解析:
对定性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的方法就是计算比例、百分比、中位数和众数。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平均数的使用场合很多,但其主要缺点是更容易受少数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和众数提供的信息不像平均数那样多,但它们也有优点,比如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
平均数可以将处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某现象进行空间对比分析,也可以讲不同时间内的某现象进行时间对比分析,反映现象一般水平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因此均值提供的信息比中位数和众数多。
第110题
某运动中心有20个篮球场,30个羽毛球场,40个排球场,15个手球场。在上面的描述中,则运动场的众数是()。
A.40
B.30
C.排球场
D.手球场
参考答案:C
解析:
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因为排球场有40个,所以众数为排球场
第111题
将产品质量分成 1/2/3 级品,这种等级具有数值特征,可以对其进行数值运算。(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1/2/3 级品虽然以数值的形式出现,但仍然只是用来反映产品之间质量上的差异,无法计算相互之间大小、高低或优劣的距离。
第112题
如果用x表示样本均值,m表示总体均值,当E(x ) = m时,表示()。
A.x是 m的有效估计量
B.用 x估计 m是没有误差的
C.x是 m的无偏估计量
D.x是 m的一致估计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第113题
某10家统计师培训机构在各种媒体宣传的花费分别为(万元):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则样本方差为()。
A.19.54
B.39.19
C.381.94
D.343.74
参考答案:C
解析:
样本均值为:所以样本方差为:
第114题
已知A、B两公司职工年收入的平均值分别为9万元和12万元。若两家公司职工年收入的标准差相等,要比较职工收入的差异程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公司大于B公司
B.B公司大于A公司
C.两家公司相等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数据差异程度一般采用离散系数进行度量,离散系数越大,数据的差异程度越大,其计算公式为:离散系数=标准差/均值。在两家公司标准差相同的情况下,由于B公司均值大于A公司,所以B公司离散系数小于A公司,即B公司的收入差异程度小于A公司。
第115题
某区 1000 名学生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数为 560 分,标准差为 6 分,其中 1 名考生的分数为 620 分,其在该区 1000 名学生考分中的相对位置得分是( )。
A.-10
B.10
C.1.67
D.-1.67
参考答案:B
解析:
标准分数计算公式为原始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用以测定某一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第116题
调查了某企业 10 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 3 人缺勤 0 天,2 人缺勤 2天,4 人缺勤 3 天,1 人缺勤 4 天,则缺勤天数的( )。
A.中位数为 2
B.平均数为 2.5
C.中位数为 2.5
D.众数为 4
参考答案:C
解析:
10 名员工的缺勤天数从小到大排列如下:0,0,0,2,2,3,3,3,3,4。中位数为第 5、6 两个数的平均值,即(2+3)/2=2.5。众数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 3;平均数为(3*0+2*2+3*4+4*1)/10=2。
A.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题可得,对于具有不同水平的数列或总体,不能直接用平均数或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而应计算相应的变异系数,以相对数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变异系数又称为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它是将一组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其均值,用来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数。
第120题
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是()。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方差
D.众数
参考答案:D
解析:
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非常直观,不仅适用于定性数据,也适用于定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