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该怎样理解消费者可支配收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是指消费者个人货币收入减去税款及非税性负担以后所余部分,即个人能够用作消费支出、储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的收入数额。消费者用于运输方面的支出取决于其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第102题
在运输消费者的购买活动中,有的消费者往往以价格作为决定是否购买的决策依据,这类消费者属于哪种行为类型?该类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题干所述消费者类型为价格型。价格型是指十分重视运输价格的购买行为。这类消费者往往以价格作为决定是否购买的决策依据。
(2)价格型在实际中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类是廉价型,以追求低运价为主要目标;另一类是高价型,以高舒适度、高运价的运输产品为购买对象。
第103题
简述影响运输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社会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文化
文化包括一定时期内的道德规范、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是引起消费者需求与购买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在对运输产品的购买和消费上同样存在明显差异。一种开放的、注重交流的文化会对运输产生较大的依赖,而封闭的文化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运输的需求。
2.相关群体
相关群体是指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群体,包括社会群体、经济群体、职业群体等。
3.家庭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它对消费者的影响贯穿于消费者生活的始终。不同家庭的人员构成、文化程度、价值观念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社会阶层
一个社会按一定的社会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一个阶层是由具有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利益和价值观的人组成的群体。
第104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运输服务购买中的互动性空前提高,对此该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交媒体、交互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消费的互动性大大增强。网上购物的互动性,一方面让供应商更加充分地了解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让品牌和商品信息传播有了更多样化的途径。消费者在网上提前购买运输服务已经逐渐普及到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服务的购买者可将消费感受进行网络分享,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一些消费偏好群体,进而影响运输服务生产者的生产活动。
第105题
根据材料,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选择高铁出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影响购买者行为的因素看,材料中的行为受经济因素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运输消费者购买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消费者(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取决于其可支配收入水平、该收入的稳定性以及存款和其他财产的多寡。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是指消费者个人货币收入减去税款及非税性负担以后所余部分,即个人能够用作消费支出、储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的收入数额。消费者用于运输方面的支出取决于其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第106题
从个人角度看,有没有哪些具体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选择高铁出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个人角度看影响消费者选择高铁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方式。(1)年龄。年龄越大,越偏安静。(2)职业与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运输的接触程度大不相同。另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对运输产品的消费观也有所不同。(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显然也是影响个人对运输产品购买的重要因素。
第107题
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对运输的购买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社会因素:(1)文化。文化具体来说,它包括一定时期内的道德规范、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开放的、注重交流的文化会对运输产生较大的依赖,而封闭的文化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运输的需求。(2)相关群体。相关群体是指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价值观的群体,包括社会群体、经济群体、职业群体等。(3)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它对消费者的影响贯穿于消费者生活的始终。不同家庭的人员构成、文化程度、价值观念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社会阶层。一个社会按一定的社会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一个阶层是由具有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利益和价值观的人组成的群体。
二、心理因素: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愿望与理想。购买动机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础。
(1)健康动机。消费者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就医、疗养等。(2)娱乐动机。很多人外出可能是单纯的娱乐。(3)文化与交流动机。很多人外出是为了求学或同他人接触与交流。(4)业务动机。为了特定的公务或商务活动而产生的外出动机。
第108题
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规模
运输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扩大运输工具规模可降低运输的成本。综合分析,对每种交通运输方式而言,都存在最佳企业规模和最佳运输工具规模。
2.运量、运距
同样基于规模经济的原理,运距与运输成本呈递减的相关特性。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经济合理的运距范围。在总成本中发到作业、中转作业的费用和运行作业的费用一样,都要分摊到每吨公里、人公里,随着距离延长,分摊到每吨公里、每人公里上的与距离无关的成本也越来越少,单位运输成本也越来越低。
3.利用率
利用率包括载运率和运输密度。载运率也称载运系数,载运率越高,平均运输成本就越低,运输企业的利润也就越大。运输密度是指在单位运输网络内的运输量。随着运输密度的增加,可以通过运输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第109题
简要概括对航空公司产品成本中“旅客层次成本”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旅客层次成本即每名旅客边际成本由旅客服务链流程决定,从旅客订票开始,经过离港服务、机上服务、进港服务,最后延伸到航空公司对于旅客的后续问题处理。因此,旅客层次的成本主要包括销售代理手续费、计算机订座费、票证印制费、旅客服务费、VIP旅客服务费、燃油消耗费(航油成本)、餐食供应品费、客舱服务费以及后续问题处理(如行李损害赔偿费等)。
第110题
我国社会运营成本中物流运输成本所占比例过高。请问: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强化运输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2.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3.提高企业物流运输管理水平
4.消除运输中不合理现象
5.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6.科学设计运输网络,实现优化运输
7.运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8.通过整合运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输成本
9.通过提高物流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
10.加强物流运输管理和操作人才的培养
第111题
运输企业的规模对运输成本有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运输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
企业规模增大,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被称为“规模经济”;企业规模增大,产品的平均成本不降反升,则被称为“规模不经济”。当“规模经济”效应存在时,增大规模可减小平均成本;当“规模不经济”效应存在时,增大规模会增大平均成本。
通常,生产规模较小时,报酬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幅度,但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增加投入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平均成本曲线常常呈先降后升的U形规律。通常,大型运输企业往往因其较低的运输成本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运输工具的规模也会影响运输成本,巨大的运输工具往往具有成本优势,扩大运输工具规模可降低运输的成本。综合分析,对每种交通运输方式而言,都存在最佳企业规模和最佳运输工具规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正确的观点是二三五。原因如下:
航空公司产品成本中,旅客层次成本占15%左右,低于航班层次成本。航班层次成本只要航班运行就会发生,而不论该航班有多少位旅客。航线层次成本是经营某条航线支出的成本,与飞行次数无关。航线网络层次成本与飞行业务量无关,与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相关。
第113题
简述机场成本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机场成本的特点包括:
(1)人工成本最高。近二十年来,此项成本占机场服务成本的比例从15%增加到30%左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机场服务旅客数量日益增加;二是通货膨胀导致人工成本不断增加。
(2)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较高。近二十年来,此项成本占比从35%下降到20%左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机场采购设施设备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折旧期限更长;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机场发展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固定资产不需计提折旧。
第114题
在航运业中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如果存在,体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在航运业中存在规模经济。船舶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当船舶吨位增大时,建造成本并不同比例增加;(2)当船舶吨位增大时,船员人数并不同比例增加;(3)当船舶吨位增大时,燃油消耗并不同比例增加;(4)当船舶吨位增大时,维修费、物料费、管理费等经营成本并不同比例增加。
第115题
从运输生产功能角度看,运输成本可以分为哪几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运输生产功能角度看,运输成本可以分为三类,即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及运营成本三个部分:
(1)固定设施成本:固定设施对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
(2)移动设备拥有成本:管道是唯一仅使用固定设施的运输方式,其他各种运输方式都同时包括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
(3)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中有两类直接与运输量相关的可变成本,一类是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另一类是运输工具消耗的燃料。
第116题
铁路运输成本的特征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铁路运输成本中没有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占比大。
2.运输成本表现为递远递减的规律。
3.运输成本随运输量的增长而降低。
4.全国铁路的运输成本才能反映完整的成本。
第117题
简述公路运输成本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区别于铁路和水路运输,公路运输到发费用和中转费用低。
(2)固定资产占用少,可变成本高。长距离运输时,公路运输成本消耗较铁路、水路高;短途运输时,较铁路、水路低。此外固定成本比例小。
(3)公路运输成本的地区差异较大。受物价、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全国各地成本差异较大。在社会成本的计算上不能采用全国平均水平,而是以各地区的平均水平作为该地区的社会成本水平。
第118题
公路运输成本由哪些项目构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公路运输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人员工资:指按照规定支付给司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和生产性奖励金等。
(2)职工福利费:指按照规定的工资总额和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费用:指营运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燃料费。
(4)轮胎费:指营运车辆运行中所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等的费用支出,轮胎翻新费和修补费。
(5)维修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种维修、保养发生的工料费、维修费等,以及行车耗用的机油费和车辆大修费用。
(6)车辆折旧费:指营运车辆按照规定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费。
(7)车辆保险费:指向保险公司缴纳的营运车辆的保险费用。
(8)事故费:指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为车辆行车事故而造成的事故损失,扣除保险公司赔偿以后的事故费。
(9)其他费用。
第119题
在移动运输工具上的投资是否属于沉没成本?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在移动运输工具上的投资不属于沉没成本。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管道是唯一仅使用固定设施的运输方式,其他各种运输方式都同时包括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可移动的运输工具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各类卡车、公共汽车、小汽车、各类客货船舶和飞机等。由于这些运输工具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运输市场之间,甚至不同用途之间转移,也就是说它们的用途不是唯一的,能够允许人们进行选择,因此在移动运输工具上的投资不属于沉没成本。
第120题
从运输生产功能角度看,运输成本包括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固定设施成本:固定设施对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与使用这些固定设施提供的运输量关系不大,是一种沉没成本。
2.移动设备拥有成本:移动运输工具上的投资不属于沉没成本。有些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按照使用年限计算,其折旧成本是每年或每月固定的成本。还有些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转移成本与其使用中提供的运输量直接相关,属于可变成本。
3.运营成本:与运输量相关的可变成本,一类是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另一类是运输工具消耗的燃料,间接运营成本的一部分是与运输量有关的可变成本,其他部分与运输量变动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