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160题)


第21题

简述对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空间范围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与交通建设项目的规模、等级和标准等有关,可由目标人口来确定。凡属目标人口的范畴,都可以划为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目标人口是指受拟建项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那部分人口,目标人口所在的社会范围即为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

(1)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指交通建设项目所经过的行政区域,如省、市、县、乡等,这与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范围一致。

(2)交通建设项目沿线范围。交通建设项目沿线范围是指拟建交通建设项目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交通建设项目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不仅是自然环境直接影响评价的主要范围,也是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范围。

(3)间接影响区。间接影响区是指与直接影响区接壤的行政区域。对于交通建设项目来说,由于其在很大区域内对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有时需要分析它对间接影响区的影响。


第22题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请分别简述这两个层次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衡量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可以用外部成本这一概念进行分析,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运输系统与非再生资源(如环境系统)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

第二层次是运输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如交通拥堵。



第23题

简述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层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衡量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可以用外部成本这一概念进行分析。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运输系统与非再生资源(如环境系统)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第二层次是运输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如交通拥堵。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是运输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对社会财富的扣除。

(1)交通运输的环境污染。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汽车(特别是私人小汽车)的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人们在享受交通运输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它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据统计,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有三个来源: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加热、冷却和建筑电力。

(2)交通事故。交通运输带动了现代经济的起飞,促进了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转动的车轮也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3)交通拥堵。交通拥堵是交通运输外部性的重要表现,它所造成的外部成本也很高。在拥堵造成的成本中,主要是时间损失,另外还有多次制动和启动造成排污量增加及拥堵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失等。

(4)交通噪声。

【注意】题干为外部性,所以答题时首先说明外部性有正负,降到外部性的层次主要说的是负外部性。写了层次后要对外部成本的内容加以解释。


第24题

随着我国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在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中,环境评价越来越重要。请问交通运输次生环境评价如何开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原因: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外部性

定义: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建交通建设项目在实施后产生的次生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步骤:确定评价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指标体系: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部分

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

评价结论:次生环境质量现状指数

【注意】本题考查次生环境评价的内容。本题关键是把相关内容用评价方案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25题

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实际发生法。

(2)替代市场法,即不是用直接的市场价格来衡量环境物品或交通服务的价值,而是用替代物来间接衡量。替代市场法主要包括旅行成本法、内涵定价法、防护支出法。

(3)间接方法,即不直接揭示人们对环境产品的偏好,而是通过计算污染及其影响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然后再测定人们对所产生影响的偏好程度,又称剂量反应法。

(4)支付意愿法,即通过向经济行为人询问为消除环境不适而愿意支付的成本(或者是忍受某种不适所需的补偿数额),从而获取对环境不适的经济评价。


第26题

请论述交通运输外部成本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是运输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对社会财富的扣除。内容包括以下四项:

(1)交通运输的环境污染。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汽车(特别是私人小汽车)的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

(2)交通事故。交通运输带动了现代经济的起飞,促进了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转动的车轮也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3)交通拥堵。交通拥堵是交通运输外部性的重要表现,它所造成的外部成本也很高。在拥堵造成的成本中,主要是时间损失,另外还有多次制动和启动造成排污量增加及拥堵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失等。

(4)交通噪声。


第27题

简述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建交通建设项目在实施后产生的次生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目的是鼓励在交通建设项目规划和决策中考虑次生环境因素,使人类活动更具环境相容性。

(1)总体属于间接影响评价类型。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是一种继发性的影响。对自然环境来说,它是间接的或诱发性的改变。因此,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属于间接影响评价类型。

(2)进行定量分析的难度大。交通建设项目本身产生的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已有较为规范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但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要考虑由于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而诱发的社会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这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对相关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要确定这部分社会经济效果和计算社会经济效益是很困难的,进行定量分析的难度较大。

(3)影响因素多。交通建设项目次生环境影响评价要考虑由于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而诱发的社会经济影响,而影响社会经济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第28题

简述对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含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外部性也称外部效应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伴生影响,并且没有为之付费或受偿。这种伴生影响是强加的,不是协商的。

交通运输的外部性是外部性问题在运输活动中的具体化,也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及其建设过程产生的外部性。其核心是运输经营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在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噪声、污染、拥堵、交通事故等,这些都是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具体表现。


第29题

简述对可持续交通运输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既满足特定区域的需要又不对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和削弱的发展。

从时间尺度上看,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从空间尺度上看,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某一特定区域的需要,又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须注重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及协调发展。

一般来说,可持续交通运输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运输,包括以下四项基本内容。

(1)交通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需求应相平衡,即可持续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2)交通运输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可持续交通运输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系统,其运行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交通运输资产能够完好地运行,交通运输财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并实现有效和公平的代际转移。

(3)交通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即交通运输活动对环境与生态造成的损害能够完全纳入公共或者私人的交通运输决策框架中,以使交通运输受益者承担交通运输外部性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交通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即交通运输改善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利益应在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配。


第30题

许多产品或服务具有网络性产品的特点,如电话、电力、互联网、运输等。网络型产业提供的产品具有网络性,是网络性产品。运输业是网络型基础产业,运输产品的生成(供给)和消费都是基于一定网络实现的它产生于网络,消费于网络。请问:基于网络特性的运输产品都具有什么特征?应该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区域性与方向性。制造业的生产是点状,而运输业的生产则是网状。不同的运输网分布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其运输需求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对运输产品的需求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运输网的繁忙程度要高于不发达地区,运输产品多形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运输网。基于网络特性的运输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性。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原因,网络的某一方向运输量明显高于相反方向的运输量。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在一年内的不同时间内,某一方向上的旅客运量也会明显高于相反方向。运输产品的区域不均衡性和方向不均衡性导致运输网络负荷在区域和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

(2)转换成本与锁定。一些基础产业提供服务的转换成本比较明显,如固定电话、自来水、天然气等。基于网络特性的运输产业也存在转换成本,有时比较突出。例如,将一条铁路运煤专线的煤炭运输转移到其他运输方式上(如公路)时,由于运费、运输规模等方面的差别,存在较大的转移成本。有时,用户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被合约锁定在特定运输服务上,运输企业也可能通过某些方法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如航空公司为老客户提供里程津贴,使其长期选择该航空公司。

(3)规模经济性。运输网络的建设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其沉没成本十分高昂。但在一定条件下,运输的边际成本很低。例如,一列旅客列车在未满员的情况下,增加一名乘客的成本几乎为零。一架未满员的飞机,增加一名乘客的边际成本同样很低。很高的固定沉没成本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边际成本意味着,平均成本函数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因网络上的运输产品数量越大,分摊到每一产品的成本就越低。运输产品本身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

 


第31题

由于产品是消费者通过购买所得到的某种满足,所以,一切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都属于产品的内涵,也都是产品的组成部分。请问:运输产品整体都有哪几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包括什么内容,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对于运输产品(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来说,其整体构成也包括三个部分,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大产品。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产品:运输产品的核心功能与效用是满足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的要求。

形式产品:运输产品的形式层是旅客和货主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例如,运输企业的品牌和标识,车站或港口、机场的设施与环境,客货运输载体的技术性能、外观以及运输企业人员的精神风貌等。

扩大产品:这是运输产品购买者应该得到的其他附加利益。例如,信息服务(运输企业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产品信息、服务承诺(安全、及时、迅速运输、延伸服务(送票业务、货物承运业务)等。

在运输产品的核心层,位移的计量单位是复合制单位,即运输距离与运输量的复合,用运输周转量(旅客人公里和货物吨公里)表示。运输产品的形式层也有相应的指标及指标体系如时刻表、客座占用率、运输方式或企业名称等。运输产品的扩大层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制度,如客票预订制度、赔付制度、信息提供(通过各种媒介、延伸服务等。


第32题

简述运输业总产值的含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运输业总产值是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运输活动追加到物质产品中去的价值,即运输企业的货运、装卸和仓库经营方面的收入。运输业总产值是衡量一定时期内运输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是综合反映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总规模、总水平,表明运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是用以研究运输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分析运输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三是作为计算运输业净产值、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依据。


第33题

无形性或许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对运输产品最常见的描述,请简要概述对运输产品无形性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无形性是运输产品最明显的特征。运输产品是位移,而位移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具有无形性特征的运输产品,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一种劳务(具有无形性),这种劳务同其他类型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仅仅描述运输产品的无形性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从劳务性的角度分析运输产品,才能把握其生成、存在的缘由与形式,把握其最精髓的部分服务。


第34题

对于运输产品(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来说,其整体构成也包括三个部分,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大产品。请简述运输产品整体构成中形式层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对于运输产品(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来说,其整体构成也包括三个部分,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大产品,其中,形式层的内容包括:

形式产品:运输产品的形式层是旅客和货主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例如,运输企业的品牌和标识,车站或港口、机场的设施与环境,客货运输载体的技术性能、外观以及运输企业人员的精神风貌等。


第35题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请根据高铁发展的情况回答中国高铁产品的形式产品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题要点:结合本题,应回答高铁的品牌标识,高铁车站的设施环境,高铁列车的时速舒适性,高铁乘务人员的形象风貌等。

本题考查运输产品形式层的含义。运输产品的形式层是旅客和货主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例如,运输企业的品牌和标识,车站或港口、机场的设施与环境,客货运输载体的技术性能、外观以及运输企业人员的精神风貌等。


第36题

根据材料,机场是城市或国家的第一道门,请从运输产品构成角度说明机场属于什么产品?此外,运输产品其他构成部分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对于运输产品(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来说,其整体构成也包括三个部分,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大产品。机场属于形式产品。

(1)形式产品:运输产品的形式层是旅客和货主能够直观感受到的。

(2)核心产品:运输产品的核心功能与效用是满足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的要求。

(3)扩大产品:这是运输产品购买者应该得到的其他附加利益。例如,信息服务(运输企业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产品信息)、服务承诺(安全、及时、迅速运输)、延伸服务(送票业务、货物承运业务)等。


第37题

上面材料反映了运输产品的什么特征?此外,运输产品还具有其他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本材料反映了运输产品的无形性。材料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位共268个,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需求,体现了大兴机场每天巨大的旅客和货物的吞吐量,为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这正是运输产品无形性的特征。

2.运输产品除了无形性,还具有的其他特征包括:

(1)运输产品的效用特性:运输产品的效用是二元的,即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2)运输产品的网络性。运输业是网络型基础产业,运输产品的生成(供给)和消费都是基于一定网络实现的,它产生于网络,消费于网络。基于网络特性的运输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3)运输产品的完整性。任何一个确定的货物运送和旅客旅行都有其明确的始发和终到地点,没有把货物或旅客送到目的地,运输服务就没有完成。 (4)运输产品的替代性与互补性。具有替代性表明运输企业间具有竞争性。

(5)运输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定义包括两点,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完全具有上述两点特征的是纯公共物品。运输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物品属性。


第38题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请根据高铁发展的情况回答问题:如何评价高铁竞争力体系中的准时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运输产品准时性评价指标的内容。运输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准时性的评价指标包括运行正点率、发车正点率和到站正点率。


第39题

很多城市都把地铁建设当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很多规划和发展目标,但中央政府为城市兴建地铁项目设置了很多条件,请结合运输产品的网络特性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题要点:基于网络特性的运输产品具有以下特征:区域性与方向性、转换成本与锁定、规模经济性。地铁产品的区域性和方向性符合现代城市运转的特征,转换成本及锁定是城市地铁产品的吸引力所在,地铁产品的规模经济性又为计划兴建地铁的城市设置了必要的门槛。

【提示】论述题的回答必须既要包含教材的理论,同时要将理论与论述题的背景紧密结合。


第40题

请简述对运输产品的替代性与互补性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不同的运输方式都可以实现位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有的运输过程也可以由同一运输方式内的不同运输企业完成,这意味着运输产品具有替代性。具有替代性表明运输企业间具有竞争性。运输产品间也有互补性,有的运输过程由一种运输方式是无法完成的,而必须是几种运输方式联合协作。联合运输是运输产品互补性的突出体现。运输产品的互补性表明,运输企业间不仅要有竞争,还要有协作。大力发展不同运输方式间无缝隙的接续运输是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