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61题 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是()
A.劳动合同即将期满的
B.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C.用人单位被其他公司合并
D.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E.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终止
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①劳动合同期满的(A错误);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③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④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C错误);⑤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⑥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题答案为BDE。
第1362题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经营者以店堂告示的方式免除经营者责任的内容有效
B.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C.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鲜活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D.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E.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只能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参考答案:ACE
解析:
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选项A说法错误。
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选项B说法正确。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选项C说法错误。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项D说法正确。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选项E说法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ACE。
第1363题
下列各项内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权利的基本内容
B.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C.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个人信息权、监督批评权
D.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E.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消费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个人信息权、监督批评权。安全保障权是消费者权利的基本内容。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
依法求偿权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选项B说法正确。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选项D说法正确。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选项E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为BCD。
第1364题
消费者在商场看中一款衣服,营业人员明知道这件衣服是残次品,却未告知消费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 )权利。
A.知悉真情
B.维护尊严
C.公平交易
D.自主选择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经营者的义务。
知悉真情权是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本题中营业员隐瞒衣服的真实情况,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本题已知“未告知消费者”,据此可选出A。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365题
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 )。
A.安全保障权
B.知悉真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享有10项权利,即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个人信息权。其中最基本的权利是安全保障权。BCD不是最基本的权利(注意审题)。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366题
下列关于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的权利
B.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
C.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
D.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享有试用的权利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自主选择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包括上述ABC及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D选项错误,可以排除。
本题选择表述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D表述太笼统绝对,根据常识可排除,且“试用”不是法律规定的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第1367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列权利中,属于消费者法定权利的有( )。
A.安全保障权
B.无条件退货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E.知悉真情权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的权利 (10项权利):安全保障权(最基本);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个人信息权;监督批评权。
安全保障权属于消费者的权利,A项正确。
无条件退货权不属于消费者的权利,B项错误。
自主选择权属于消费者的权利,C项正确。
公平交易权属于消费者的权利,D项正确。
知悉真情权属于消费者的权利,E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思路点拨】在考试中,经常会将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混合考查。本题中B选项属于经营者义务。关于二者具体包括的内容如表格所示,注意区分。
第1368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时享有保障其人身和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
B.消费者对其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享有绝对的知情权
C.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D.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商品和接受服务的权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者的权利。
A项属于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C项属于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D项属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B项考查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B项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故本题答案为B。
【思路点拨】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定义原文没有表达是“绝对的知情权”,太过绝对。
第1369题
经营者的质量担保义务是指( )。
A.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B.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C.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经营者不承担质量担保义务
D.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是优质产品
E.机动车、计算机、日常用品等,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经营者义务。
质量担保的义务:
①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事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②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③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E选项错在日常用品,D不属于经营者的义务。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1370题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
A.消费者定做的
B.鲜活易腐的
C.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D.交付的报纸、期刊
E.交付的高档家具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经营者的义务。
经营者承担的“无理由退货义务”的内容。
(1)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①消费者定做的;②鲜活易腐的;③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④交付的报纸、期刊。ABCD选项正确。
(2)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E项不属于经营者承担的无理由退货义务,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1371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义务的表述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
B.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C.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经营者对该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等的保证责任免除
D.除确有需要,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E.经营者不得以店堂告示的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营者的义务。
A属于经营者的“标明真实名称和标志的义务”;B属于“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C属于“质量担保义务”中的特殊情形: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事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E属于“格式条款的合理使用义务”。
D错误,违反“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依法获得保障,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因此经营者都无权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思路点拨】除题目中涉及到的五项经营者义务外,还有其他的经营者的义务,总的来说经营者义务有:
1.依法依约履行义务
2.接受监督的义务
3.安全保障义务
4.召回义务
5.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6.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7.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
8.质量担保义务
9.履行"三包"等责任的义务
10.无理由退货义务
11.合理使用格式条款义务
12.不侵犯消费者人身权利的义务
13.信息说明义务
14.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第1372题
下列关于经营者的质量担保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B.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C.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经营者不承担质量担保义务
D.机动车、计算机、日常用品等,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经营者的义务。
质量担保的义务:
①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事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AC选项正确。
②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B选项正确。
③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D选项错在日常用品。应该是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37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经营者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营者对消费者承担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B.经营者承担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C.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消费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D.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除外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经营者的义务。
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C错误)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即意为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①消费者定作的;②鲜活易腐的;③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④交付的报纸、期刊。D正确。A属于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B属于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本题为反选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区分由消费者承担的,“经营者的义务”中对无理由退货的规定是: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第1374题
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是( )。
A.消费者所在的居委会和村委会
B.中国消费者协会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
D.各级人民政府
E.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争议的解决。
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C正确,排除ADE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第1375题
消费者李某从甲商场购买一个乙厂生产的电饭煲,使用时电饭煲发生爆炸,造成李某和其家人烫伤。关于李某主张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只能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由消费者协会决定索赔事项
B.李某只能向甲商场要求赔偿
C.李某可以向甲商场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乙厂要求赔偿
D.李某只能向乙厂要求赔偿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消费争议的解决。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故C正确。ABD说法太过绝对,故不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的,可以自主选择通过以下5种途径来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提请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第1376题
下列各项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的有( )。
A.消费者如果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的,可以自主选择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节组织调节、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5种途径解决
B.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可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C.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E.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不仅可获得补偿性的赔付,还可要求增加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2倍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争议的解决途径。
1.消费者如果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的,可以自主选择一下五种解决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节组织调节、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选项正确。
2.营业执照持有人与租借人的赔偿责任。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可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B选项正确。
3.消费者协会的诉讼资格。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选项正确。
4.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D选项正确。
E项考核增加赔偿的民事责任,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表述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1377题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不仅可获得补偿性的赔付,还可要求增加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A.3倍
B.2倍
C.1倍
D.5倍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不仅可获得补偿性的赔付,还可要求增加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A正确);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还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378题
下列各项中适用《反垄断法》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C.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D.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行为
E.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销售活动中实施的协同行为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反垄断法的概念、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A选项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B选项正确。
(3)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C选项正确。
(4)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本法。DE选项排除。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思路点拨】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即:知识产权的正当使用不适用本法)
第137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垄断行为的有( )。
A.乙大型超市因冷藏设备故障不能继续储存,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水果
B.甲村村民为使花生在销售过程中卖得高价,实施了联合固定价格的行为
C.丁酒厂在产品出厂时限定向第三人售卖的价格
D.丙设备厂对其获得的专利技术实施了独占使用的行为
E.为保障外贸合作中的正当利益,国内5家企业统一产品出口时的价格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反垄断法的概念、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情况:
(1)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D项不属于垄断行为;
(2)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B项不属于垄断行为。
A项属于正常销售行为,不属于垄断行为。
C项属于垄断行为,受反垄断法所禁止;E项属于垄断协议豁免的行为,依然属于垄断行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1380题
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
B.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
C.冻结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D.查封、扣押相关证据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反垄断机构设置。
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
(2)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
(3)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
(4)查封、扣押相关证据;
(5)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注】采用上述规定的措施,应当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书面报告,并经批准。
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A项正确。
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B项正确。
冻结经营者的银行账户错误,只能是查询,C项不正确。
查封、扣押相关证据,D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