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1402题)


第1261题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最为实质性的要件是(   )。


A.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B.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C.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D.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合同的订立。

承诺必须具备的要件:

(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这是承诺最实质性的要件。

ABC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262题

下列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的有(  )。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C.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D.依照法律订立合同

E.在遵守信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合同的签订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合同的订立。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其具体情形有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A正确。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B正确。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C正确。

DE都属于合同订立的正确行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1263题

甲乙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合同约定甲先供货,乙后付款。在供货前,甲有证据证明乙经营严重恶化无力付款能力,对此,甲可依法主张行使( )。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合同撤销权

C.先履行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不安抗辩权(先履行义务当事人行使)

①含义: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人具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以中止自己先给付义务的履行。

②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现的,应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债务的履行。

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B.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C.丧失商业信誉

D.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但如果以上情形消失了,对方经营状况变好了,还应继续履行义务。

【思路点拨】

抗辩权是债务人在法定条件下对抗权利人的请求权而暂时拒绝履行债务的权利。

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1264题

 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同种类的给付义务时,将两项义务相互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下列债务不适用抵销的有(  )。


A.当事人双方同种类的债务均已到履行期

B.相互提供劳务的债务

C.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债务

D.法律规定禁止强制执行的债务

E.侵权行为所发生的损害赔偿债务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考查合同的终止。

有关抵销的规定如下表:

根据上表,BCDE属于不能抵销的情形,A为适用于抵销的条件。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E。


第1265题

合同终止的最正常和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合同的履行

B.抵销

C.提存

D.免除债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合同的终止。

合同终止的最正常和最主要的形式是合同的履行,当事人通过合同的履行而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BCD也属于合同终止的形式,但不是最正常和最主要的形式。

【思路点拨】本题也在考查合同终止的含义,合同的终止又称为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当事人双方之间权利义务于客观上不复存在。当事人自觉履行完毕各自的权利义务后,合同会消灭,所以合同的履行是最正常和最主要的合同终止方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26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保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B.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C.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D.保证合同是一种从合同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合同的担保。

(1)国家机关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A选项正确。

(2)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之分。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C选项错误,只说了“保证人”,应该是“保证人与债务人”。

(3)保证合同是一种从合同,因此,保证责任因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保证合同需以书面形式订立。BD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267题

下列关于定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担保效力是定金的主要效力

B.定金合同从实际支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C.违约金与定金的罚则并不能并用,二者只能择其一适用

D.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三十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合同的担保。

(1)定金的效力:①证约效力: 交付定金的事实可以证明主合同的成立。②预先给付和抵销的效力。③担保效力。是定金所具有的主要效力。A选项正确。

(2)我国《担保法》第90条中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B选项正确。

(3)我国《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D选项错误。

(4)《合同法》第116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可见,违约金与定金的罚则并不能并用,二者只能择其一适用。C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268题

合同担保方式包括(    )。


A.保证

B.承诺

C.定金

D.抵押

E.质押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考查合同的担保

合同担保的方式,担保物权(抵押、质押和留置)都是合同担保的形式,除了这些物权担保之外,合同担保还有保证及定金。

B为干扰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第1269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债务人的下列行为中,债权人认为对自己造成损害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有( )。


A.放弃到期债权

B.无偿转让财产

C.拍卖优良资产

D.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E.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且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考查合同的保全。

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的情形有: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ABD正确,属于债权人可申请行使撤销权的情形。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思路点拨】C拍卖优良财产不能对应“无偿处分”或“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以明显不合理高价受让”的规定,不符合;

E后半句“受让人不知道”错误,根据规定“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后半句应该是“受让人知道”。



第1270题

下列关于合同保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合同保全是债的对外效力的体现,也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

B.合同保全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

C.合同保全的基本方法是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

D.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合同的保全。

合同保全的法律特征包括:

(1)合同保全是债的对外效力的体现,也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A选项正确。

(2)合同保全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B选项正确。

(3)合同保全的基本方法是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C选项正确。

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行使代位权,D选项错误。

【思路点拨】根据“怠于”对应选出代位权,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所为的减少其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得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该行为的权利。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271题

关于合同权利转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同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必须经过原债务人同意

B.合同权利的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C.合同权利转让的前提是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D.所转让的权利应具有可转让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的转让。

合同权利的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合同义务的转让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A项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含义,更能便于理解“合同权利的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合同义务的转让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和选择出错误选项。

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有权要求债务人偿还钱财或履行一定行为的人。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

明显可看出“合同权利的转让”是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合同权利的转让与受让发生在债权人和第三人之间,转让本身并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


第1272题

下列关于合同转让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合同转让需经过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

B.具有人身性质的债权不得转让

C.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D.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

E.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受让人不发生效力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通过本题掌握合同转让的有关知识。

合同转让要看是合同权利的转让还是合同义务的转让,如果是合同权利的转让仅通知对方当事人即可,如果是合同义务的转让则需要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A项错误;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E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1273题

下列关于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说法错误的是(  )。


A.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概括承受该合同权利义务的行为

B.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包括意定概括转让和法定概括转让

C.法定概括转让是指当事人之间的转让协议进行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

D.意定概括转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

E.合同转让的情形包括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


参考答案:CD


解析:

考查合同的转让。

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概括承受该合同权利义务的行为。A选项正确。

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包括意定概括转让和法定概括转让。B选项正确。

意定概括转让是指当事人之间的转让协议进行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法定概括转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CD选项错误。

合同转让的情形包括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E选项正确。

本题为反选题,正确答案为CD。


第1274题 下列对合同变更的法律要件表述错误的是()


A.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B.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

C.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

D.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进行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的变更
合同变更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合同变更的对象是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这是合同变更的前提条件。A正确。
②合间的变更是合同内容的变更,不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此处合同的变更是狭义的概念。合同主体的变更属于合同转让的范畴。合同变更的具体内容可以由合同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法律不加以限制。B正确,C错误。
③合同的变更应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进行。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合同的变更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也可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而发生法律效力。D正确。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C。


第1275题

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同解除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

B.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C.合同双方必须达成一致

D.必须有解除行为

E.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约定的期限内行使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考查合同的解除。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在具备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提前消灭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ABD选项正确。

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即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通知对方即可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不必经对方的同意。所以,基于解除权解除合同的属于合同的单方解除。C错误。

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约定的期限内行使。E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E。


第1276题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该情形属于(  )。 


A.协议解除

B.约定解除

C.裁定解除

D.法定解除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合同的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履行完毕前,当事人一方根据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的条件而解除合同的行为。我国合同法律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D正确。
③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④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新增:以持续履行的债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如租赁合同)。《民法典》第七百三十条租赁合同任意解除权的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意思是不定期租赁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随时解除合同,只不过出租人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思路点拨】注意区分选项ABD中的三种解除方式定义:

①协议解除:根据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经协议解除合同的,实际就是通过订立一个新的合同来解除原来的合同。
②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属于基于解除权的解除: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权利。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即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通知对方即可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不必经对方的同意。所以,基于解除权解除合同属于合同的单方解除。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277题

A公司向B公司出售货物,双方约定送货上门。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甲委托快递公司进行运输,快递员乙在送货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货物未能按期交付给B公司,B公司应当向(  )主张违约责任。


A.甲

B.乙

C.快递公司

D.A公司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违约责任的概念。

违约责任只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产生,对于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并不发生违约责任。不论是在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场合,还是在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场合,均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故D正确。


第1278题

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称为(  )。


A.实际违约

B.预期违约

C.不可抗力

D.解除合同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预期违约: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期限届满前的违约行为,预期违约是一种毁约行为。预期违约包括明示的预期违约和默示的预期违约两种。

①明示预期违约:指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向对方当事人表示将在合同履行期到来时不履行合同义务。

②默示预期违约:指在履行期到来时,当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

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B选项。

【思路点拨】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事实。就违约行为发生的时间而言,违约行为可以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实际违约: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发生的违约行为。


第1279题

关于违约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法律责任。

B.当事人违约在先,即使之后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违约责任。

C.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不必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D.就违约发生的时间而言,违约行为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法律责任。A选项正确。

当事人违约在先,即使之后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违约责任。B选项正确。

在违约责任的归责问题上,现行《合同法》采取以严格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补充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就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只有不可抗力可以根据其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因此,当事人一方不能以第三人造成违约为由免除违约责任。C选项错误。

就违约发生的时间而言,违约行为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D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280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履行中,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  )。


A.继续履行

B.支付定金

C.赔偿损失

D.支付违约金

E.抵押


参考答案:ACD


解析:

考查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履行中,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所以ACD正确,BE不属于。

故此题答案为ACD。

【思路点拨】继续履行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行为发生后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强制债务人继续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债务。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